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不为良相 便为良医”的祁门名医汪机

文/颜丹
在其父看来,良相之责在于“泽之所及”,要尽全力惠及天下苍生。入仕为官,若成不了良相,就不如用医术“益众”来得更深远、广博。(St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594
【字号】    
   标签: tags: , , ,

安徽祁门一带自古名医迭出,但因“精通医术,治病多奇中”而被记载于明史《李时珍传》的却只有一位,那就是汪机。汪机(1463~1539),字省之,号石山居士。他生于儒医世家,其祖父汪轮、父亲汪渭及叔伯辈同族汪宦皆为名医。其父汪渭不仅精于医术,且著述甚多。而汪宦则是明嘉靖时太医院御医徐春甫的老师。

徐春甫在《古今医统大全》中对汪渭、汪机父子俩进行了这样的概括:汪渭“少习儒业,精医学,存心济物,志不在名,活人甚多”;而汪机则“业《春秋》,补邑庠生,习父医,尤得其精妙。郡人求治,多效,日益众,居士弗容辞”。父“习儒业”,而子“业《春秋》”;父“精医学”,而子“习父医”。不难看出,汪机无论学儒还是从医,皆受父亲影响颇深。

自幼习读儒家经典的汪机未能走上入仕为官之路,转而继承父业,踏上了悬壶济世之途,这并非是因他一味听从父亲之命,而是源于“存心济物,志不在名”的父亲对他的谆谆开导与启发。

汪机自成为“补邑庠生”后,就“屡试不利”。但他父亲开导他说:“昔范文正公尝自祷曰: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意谓仕而不至于相,则其泽之所及,顾不若医之博耳。”在其父看来,良相之责在于“泽之所及”,要尽全力惠及天下苍生。入仕为官,若成不了良相,就不如用医术“益众”来得更深远、广博。在父亲的启悟下,汪机放弃学习“科举浮文”,开始研读“医家诸书”,以“济物”、“活人”为其毕生志向。

徐春甫说,汪机“弃儒就医”;汪机也认为自己是“弃儒业医”,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因他自幼学儒,才使其具备了当良医的德行。儒家有言:“百善孝为先”。孔子曾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夫孝,德之本也”。在学儒之人看来,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立身处世的根本。而汪机最早被人发现其精湛的医术,就是因他治好了母亲多年的顽疾,后来还三次为晚年的父亲治好了重病。

汪机三次为晚年的父亲治好了重病。示意图,图为明代文徵明的《品茶图》轴(局部)。(公有领域)

据《石山居士传略》记载:“其母孺人病头痛,呕吐十余年,居士起之如故。以望公晚年三染疾,亦三起之”;“于是益加研究,诊治病者,百试百中,捷如桴鼓,声名益彰”。《祁门县志》云:“汪机,……母病呕,遂究心医学,凡岐黄扁仓诸遗旨,靡不探其肯綮,殊证奇疾,发无不中。”其高足陈桷也在为其撰写的小传中这样描述:“先生……性至孝。因思事亲者不可不知医,复精于医,赖以存活者众。”

汪机因“孝”、“事亲”而“究心医学”。此后几十年,“凡岐黄扁仓诸遗旨,靡不探其肯綮”,因此才达到“殊证奇疾,发无不中”的境界。可见,他毕其一生,博览医书、潜心钻研医学经典,是实现其医术超凡、精湛的必备条件。

直至年逾古稀,汪机依然手不释卷,尤其对《灵》、《素》、《难经》、《伤寒》等中医古典专着甚为精通。同时,他倾尽心力,花费大量时间来整理、编补医学古籍。自天命之年著书立说,一直笔耕不辍。他为撰写出《医学原理》而“朝究暮绎,废寝忘食,经历八春”;为整理出《伤寒选录》而历经数十年;为订正《脉诀》中的偏误,多次徒步往返于祁门与歙县之间,以重金抄录《脉诀勘误》,最终完成了《补定脉诀勘误》一书。

汪机不仅对医书精通,其出神入化的医术也为世人所称道。据其高足陈桷回忆,汪机“回天之术,曾以极夭扎于同人”、“医足以逼岐黄之真”。他“诊治病者,百试百中”,以至于生病的人只要听到他走到窗外时发出的咳嗽声,就立刻感到欣喜,好像痊愈了一般,最终被他完全治好的人也特别多。

据《石山医案》记载,是凡患者见治于汪机,就如同饥饿之人得到了食物、干渴之人得到了可饮之水;就如同陷入困境的人得到了援助,从此一跃而起,陷入危难的人得到了扶持,从此转危为安。

为订正《脉诀》中的偏误,汪机多次徒步往返于祁门与歙县之间。图为明 唐寅画山水人物册 临溪眺览。(公有领域)

汪机“行医数十年,活人数万计”,与其父“尝以医活人,至数千指”相比,已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父亲很欣慰地对他说,“你有如此高明的医术,功名利禄又有什么好羡慕的呢!”

作为儒医,汪机对父母尽孝,也以一颗仁心来对待百姓。无论远近亲疏,是凡来求医问药的患者,他都“竭力治之,至忘寝食”。而对于无法救治的人,他也直言相告,从不隐瞒。他常说,身为医者“不可轻视人之生死”。他还免费为穷苦的病人进行治疗,甚至资助其药物。

明朝嘉靖年间,祁门突发瘟疫,一时间死亡相继,哭声载道。汪机心系当地百姓,于是自己出资购买药材,并配制成汤药,盛放在家门口的大瓦缸中,免费施予民众。未久,瘟疫得以遏制,得救之人不计其数。

嘉靖十年(1531),年近古稀的汪机在《石山先生像赞》中写道:“平居不敢干名而犯义,交际不敢口是而心违。事求免于流俗,礼求合于先儒。谦约节俭,乐易疏愚。不求闻达,甘守穷庐。宁为礼屈,勿为势拘。……惟求无愧于心欤!” 嘉靖已亥年(1539)十二月,一代儒医汪机在故乡祁门与世长辞。@*#

参考资料:

《石山医案刻序》
《石山居士传略》

责任编辑:李婧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现代人对中医或存在着这样一种误解,认为中医治病疗效慢,不如西医那么立竿见影。其实,药到病除的真实例子在中国古代的医籍中可谓比比皆是。还有许多疑难杂症、用药物已无法治愈的疾病,用针术就能应手而愈。
  • 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行似乎已成奢谈。在腐败横行的当下中国,连医院也都成了追逐名利的场所。不收红包、不求名利,甚至还倾囊相助的医生,或许只能在史书中看到。
  • 听过扁鹊这个人吗?他可是大名鼎鼎的神医呢!他看病究竟有多么神呢?我们就来听听神医扁鹊的故事。
  • 中医治病对医者德行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那些疗疾如神、能治奇症的古代名医,往往都怀揣着“大慈恻隐之心”、“普救含灵”之愿。道在先,术在后,术只是道的延申与外化。当后人叹服于古代医者将神妙的针术、奇准的脉术运用得炉火纯青时,就该想到他们必是心性超凡、境界高远的有德之士。本篇将介绍几位精于脉术且德行出众的清代名医。
  • 中药掺朱砂造成铅中毒事件引起民众担忧,但卫福部中医药司表明此为个案。应如何安心使用中药?(Shutterstock)
    哪怕只翻开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清朝的医籍,我们依然会发现,怀揣着治疫奇方、偏方的医生也并不少见。本篇讲述的只是这类被记载下来的众多名医中的几位,愿以此来洞见古代中医医术的深邃与精深。
  • 中药掺朱砂造成铅中毒事件引起民众担忧,但卫福部中医药司表明此为个案。应如何安心使用中药?(Shutterstock)
    古语云,一德、二命、三风水。可见命数皆源于累世所积攒的阴德。一般来说,人死不能复生,但源于道法自然的古代中医,却一直在不断地演绎着起死回生的医学奇迹。如果德是命的根本,那些死而复生的人或许就是命不该绝,而怀揣着神妙医术的医者能及时出现,也同样是德与福、禄、寿之间所产生的因果使然。
  • 望、闻、问、切是古代中医用来诊断病人病情的最常见方式。然而,这四种方式中的每一项又都会因为医生的领悟力不断提升而发挥到极致。如通过切脉,能精准判断出病人的病情、身份、生死之期,乃至前途、命运如何,就是能让人感到古代医术精深微妙的表现之一,这也是医道同源的最有力证明。
  • 古代中医能施行外科麻醉手术,还能“换心”。扁鹊是中医学的祖师、“脉学之宗”,他是最早运用脉诊来诊治疾病的医生,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脉诊理论。他的换心术和起死回生医术在当代名播遐迩,得有神医之名。
  • 经前乳房胀痛与情绪改变,属于经前紧张综合症,中医怎么看?(Shutterstock)
    程士超,号上达,是广西桂平人。他生于嘉庆年间,在道光、咸丰、同治、光绪这四位皇帝统治期间,一直是广西一带颇负盛名的良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