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清代三医生扶危济困 视病如亲

文/颜丹
扶危济困,在古代医者的身上又是如何体现的呢?(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374
【字号】    
   标签: tags: , ,

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行似乎已成奢谈。在腐败横行的当下中国,连医院也都成了追逐名利的场所。不收红包、不求名利,甚至还倾囊相助的医生,或许大多只能在史书中看到。

记得名医典范孙思邈曾对真正的医者做出了这样的界定: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很多人尚且不知,这段话的确切涵义到底是什么?在古代医者的身上又是如何体现的?远的不说,仅在清代的医籍中信手拈来,就会看到如下这三位流芳至今的逸事。

名医王广运免费给人治疗 不仅赠药还赠盘缠

王广运,字芥庵,河南商水县人。年少时曾是县学里增补的秀才,因他精于岐黄术,便开始在当地行医。尽管他医术很高,却很平易近人。若有人来请,他就上门给人医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欣然前往。他彻夜守在病人身边,尽心尽力地治疗,直到病人痊愈,才放心离开。病家给他药资或谢礼,他都一概拒绝。遇到家中贫困的,他总是自己花钱给病人买药,即使药材再名贵,他也不收病家一分一毫。

在他居住的地方有个姓柴的人,家中一贫如洗,且膝下无子,惟一的女儿是他最疼爱的。一天,他女儿得了急症,眼看着快不行了,于是赶紧把王广运请来诊治。王广运仔细地瞧了瞧病人,然后对夫妇二人说:“这孩子得的是九死一生的险症,就算吃得起药,也很难治好;况且,你们的日子过得艰难,又如何能让孩子长期服药呢?”

这夫妇二人听了,不禁失声痛哭起来。他们跪在地上不肯起来,一直请求王广运,无论如何都要治好女儿的病。看着夫妻俩爱女心切,王广运心有不忍,最后他决定自己出钱给孩子买药。

他每天去柴家两次,给病人看完病后,就按其病情轻重,开出适当的药方。不管花多少钱,他都会把药材先买好,带在身边,以便能及时地给病人配方、用药。或许是因为这颗无私的救人之心感动了天地,在他悉心治疗了两个月后,那孩子的不治之症竟然彻底好了。

得知购买药材所花的五十两白银全是由王广运来支付的,那家人感激涕零。他们无以为报,于是让自己的女儿拜王公为父。后来,他们经常去王家拜访、走动,像对待自己的家人那般亲厚。

还有一位从楚地来河南做生意的李姓商人,不慎将自己随身携带的银两弄丢了。眼看着没了本钱,不但生意做不成,家也回不去了。这人急火攻心,满腔的幽怨、愤懑难以释怀,身体一下子就瘫了。他不能站着走路,只能在地上爬着前行。一天,他在外乞讨,讨到了王广运家门口。王广运得知他的遭遇后,心生怜悯,于是想帮他治疗。给他诊脉后,王广运告诉他:“你这瘫病能治,不会落下残疾的。”

从那以后,王广运就把他留在自己家里,供给他衣食,还给他开方、配药,细心地照顾他。没过多久,他自己就慢慢地站了起来。一个多月后,他像没得病时那样,能健步如飞地走路了。看到自己的身体康复如初,那人对王广运感佩得五体投地,不停地给他磕头,还长跪不起。王广运把他扶起来,好生安慰他,给了他足够的盘缠,让他顺利地回乡了。

名医陈侠治病穷人优先 赠药供食无微不至

陈侠,字醉石,是浙江瑞安县人。他自幼多病,年少时就萌发了学医的念头。因天赋极高,他跟随乐清的名医陈虬学医后,尽得其真传,医术也日益见长。他住乡下时,不怎么与人打交道。尽管颇有学问,也精通医理,却不愿在人前卖弄、宣扬。他一般不主动给人治病,但遇到盛情难却的,也不摆医生的架子,总是很快就赶到病家。

在自己诊治的病人中,他最关心的有两类:一是家中贫寒的,每遇到这样的,他都会用自己的钱给人买药;二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看病的,他会把人留在家里,做丰盛的饭菜款待人家。有人觉得作为医生,他没必要做这些多余的事,可他却说:“贫穷与饥饿都能伤人,我不能加重他们的病情啊!”

邻居有个人家里很穷,不巧又得了疟疾,只有陈侠不收药资,免费给他治疗。这人尚未痊愈时,瓯海道的道尹也派人来请。陈侠并未多想,就直接告诉来者,他有病人要照顾,没办法离开。后来,当人得知陈侠所说的病人就是那个连药费都付不起的邻居时,都对他肃然起敬、心生佩服。

陈侠的方子总是能药到病除,经他看过的人没怎么吃药,病就好了。那些得了疑难杂症的,其他医生都不敢轻易开方、用药,而陈侠却能很快地开出妙手回春的方子。在病人服药期间,陈侠也不时去探望,以便随时了解病人用药后的反应。

看着他不辞辛劳,将病人当作自家人来关心、照顾,在病家侍疾的人都感到不解。他们对陈侠说:“我们知道您宅心仁厚,但您大可不必这么辛苦自己。”听了这话,陈侠笑着回答:“以前扁鹊给人治病时就曾说过,人之所以能被救活,是因为这个人注定能活下来。若病人自己能活下来,却因为我的大意而丢了性命,那我的罪过可就大了!”

光绪二十八年,浙江一带瘟疫蔓延,陈侠所在的瑞安也不能幸免。当时,其恩师陈虬创办的利济医学堂正在为染疫者提供免费治疗。陈侠得知后,便立刻前去坐诊、帮忙,为此他救活了很多人。

陈侠一生都过着勤俭、克己的生活,每天吃的都是粗茶淡饭,穿的是粗布麻衣。当了几十年医生,却从未接受过病人的丝毫馈赠。

名医姜书钦不愿结交权贵 一心只帮穷人

姜书钦,字子敬,是江苏盐城县人。他熟读经、史、子、集,曾是同治十二年的举人。由于他学问颇高,尤其精通声韵、天算和阴阳术数之理,在当地极负盛名,于是被河北怀来县的沮阳书院请去讲学。

后来,他去了京城,开始试着给人治病疗疾。因他医术颇高,不久便声名鹊起。不少名臣都慕名而来,争相与他畅谈、结交。可姜书钦早已淡泊名利,不愿攀附。尽管他应邀在一些名臣家中讲经论道,却从不与他们有过深的交往。名臣张仁骏任两江总督之前,姜书钦曾为其全家四十多口人治好了重病。但张仁骏升迁后,他却从未索取过任何回报,甚至不去打扰。他一直在深巷中过着隐居的生活,将心思全放在对医术的钻研上,只为老百姓的病痛和疾苦殚精竭虑。

他的药方总是很灵验,尤其在治疗疫病时,往往都能药到病除。光绪四年,北方一些省份遭遇大旱,大量的流民逃到京城,一时间瘟疫大作。御史胡杏芳请他一同来为百姓治疫,他慨然接受了,并用自己的方子救活了很多人。

后来,京城又爆发了一种名叫“烂喉痧”的疫病。看着死去的人越来越多,姜书钦却依然不放弃,仍在尽心尽力地翻查医书、研制药方。没过多久,一种颇有疗效的方子就被他研制出来了。染疫者只要照方服药,很快就恢复了健康。

只是,这药方中有十分名贵的犀牛角,贫苦人家是无力购买的。姜书钦想到这儿,便立刻告知药店,若以后有人拿着他的信札去买药,请不要收取任何费用,他将会用自己的钱为这些人支付药费。就这样,很多没钱治疫的人也都因他的药方而痊愈了。

参考资料:
乾隆四十八年《商水县志·人物志》
民国《瑞安县志稿·人物》
民国二十二年《盐城县志第一辑·人物》@*#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现代人对中医或存在着这样一种误解,认为中医治病疗效慢,不如西医那么立竿见影。其实,药到病除的真实例子在中国古代的医籍中可谓比比皆是。还有许多疑难杂症、用药物已无法治愈的疾病,用针术就能应手而愈。
  • 听过扁鹊这个人吗?他可是大名鼎鼎的神医呢!他看病究竟有多么神呢?我们就来听听神医扁鹊的故事。
  • 中医治病对医者德行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那些疗疾如神、能治奇症的古代名医,往往都怀揣着“大慈恻隐之心”、“普救含灵”之愿。道在先,术在后,术只是道的延申与外化。当后人叹服于古代医者将神妙的针术、奇准的脉术运用得炉火纯青时,就该想到他们必是心性超凡、境界高远的有德之士。本篇将介绍几位精于脉术且德行出众的清代名医。
  • 中药掺朱砂造成铅中毒事件引起民众担忧,但卫福部中医药司表明此为个案。应如何安心使用中药?(Shutterstock)
    哪怕只翻开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清朝的医籍,我们依然会发现,怀揣着治疫奇方、偏方的医生也并不少见。本篇讲述的只是这类被记载下来的众多名医中的几位,愿以此来洞见古代中医医术的深邃与精深。
  • 中药掺朱砂造成铅中毒事件引起民众担忧,但卫福部中医药司表明此为个案。应如何安心使用中药?(Shutterstock)
    古语云,一德、二命、三风水。可见命数皆源于累世所积攒的阴德。一般来说,人死不能复生,但源于道法自然的古代中医,却一直在不断地演绎着起死回生的医学奇迹。如果德是命的根本,那些死而复生的人或许就是命不该绝,而怀揣着神妙医术的医者能及时出现,也同样是德与福、禄、寿之间所产生的因果使然。
  • 望、闻、问、切是古代中医用来诊断病人病情的最常见方式。然而,这四种方式中的每一项又都会因为医生的领悟力不断提升而发挥到极致。如通过切脉,能精准判断出病人的病情、身份、生死之期,乃至前途、命运如何,就是能让人感到古代医术精深微妙的表现之一,这也是医道同源的最有力证明。
  • 古代中医能施行外科麻醉手术,还能“换心”。扁鹊是中医学的祖师、“脉学之宗”,他是最早运用脉诊来诊治疾病的医生,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脉诊理论。他的换心术和起死回生医术在当代名播遐迩,得有神医之名。
  • 经前乳房胀痛与情绪改变,属于经前紧张综合症,中医怎么看?(Shutterstock)
    程士超,号上达,是广西桂平人。他生于嘉庆年间,在道光、咸丰、同治、光绪这四位皇帝统治期间,一直是广西一带颇负盛名的良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