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德行不逊于脉术的三位清代名医

文/颜雯
当后人叹服于古代医者将针术、脉术运用得炉火纯青时,就该想到他们必是心性超凡、境界高远的有德之士。(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625
【字号】    
   标签: tags: ,

中医治病对医者德行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那些疗疾如神、能治奇症的古代名医,往往都怀揣着“大慈恻隐之心”、“普救含灵”之愿。道在先,术在后,术只是道的延申与外化。当后人叹服于古代医者将神妙的针术、奇准的脉术运用得炉火纯青时,就该想到他们必是心性超凡、境界高远的有德之士。本篇将介绍几位精于脉术且德行出众的清代名医。

能预知官员仕途的名医徐养恬

徐养恬,字澹成,是谢家桥(位于江苏常熟)人。他儿时曾跟随乡里的名医萧函谷学习医术,不久便大有长进,其脉术更是堪称一绝。

道光十四年(1834年),清代名臣林则徐当时在江苏巡抚的任上,因负责疏通白茆河河道而来到了虞山一带。正当他忙于治水时,身体却出现了异常反应:只要一闭上眼睛,就会看见有人向他进献礼品。除此之外,他饮食如常,并没有其它不适的症状。不少医生看了,认为是疑心病,但无论开出了怎样的药方,都没能治好林则徐的“怪疾”。

一日,林则徐微服出门,来到徐养恬的家。听说那奇怪的症状后,徐养恬便给他号了号脉。然后,徐养恬对他说:“从脉象来看,这是痰症,但也预示着您有大贵之象!”徐养恬不认识眼前这位大人物,因此感到很疑惑。可林则徐却笑着说:“看来,您真是一位良医啊!”就在徐养恬书写药方时,道光帝身边的侍从就来到林则徐的住处,等着宣读加封的圣旨了。

后来,颇受道光帝器重的林则徐一路高升,不仅担任过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还两次被授命为钦差大臣,甚至官至一品。这与徐养恬诊出的“大贵之象”若合符节。

还有一位姓王的观察使,辞官归田后,痰喘的旧疾就经常复发。每次吃完了药,症状会立刻消失,等到再发病时,症状也不那么重了。后来,徐养恬去给他号脉,发现情况并非如此。他对王家人说:“这病没法治了,你们赶快准备后事吧!”果然,第二天,这位观察使就病故了。

徐养恬在当地是出了名的慷慨之人。他给穷人看病从来都不收诊费,若见亲戚、朋友家日子难过,也会施以援手,尽心尽力地帮助他们。对他来说,每年向穷人家施舍棺木,只是略尽绵力而已。

能预知病人有无性命之忧的名医方起英

方起英,字遇春,其祖上都是浙江淳安人。三十岁时,山东巡抚因政务需要,将他招为自己的副手,于是他搬到了山东历城。他年少时很爱读一些经史之类的书籍,诗也写得极好,但考了几次科举都未能榜上有名。他怀着济世救人的愿景,不久便踏上了悬壶之路。他在医术上极具天赋,很快就能参透《素问》、《难经》等古书中的玄奥。他疗疾如神,最擅长的就是诊脉。

一日,有位妇人来找他看病。那妇人看起来行动如常,只是有咳嗽的症状,但每次都能咳出血来。他号脉后说:“这病怕是治不了了,你让家里人准备后事吧!”果然,没几天,就传来妇人病故的消息。另有一位年轻女子,突然昏倒在地,不省人事了。旁边的人以为她死了。可方起英给她诊脉后,说:“不过是气郁而已,没有生命危险。”他让人将那女子抬到屋内,然后开始熏醋。不一会儿,她就醒了。

方起英乐善好施,遇到没钱的病人,就免费给人治疗。多年来,受其恩惠的人已经多得难以计数了。如果有人急需用钱,即使他不认识,也会倾囊相助。他从医多年,却没有留下一点私产。他的房子是租来的,可屋外总是摆满了鞋。他把自己的家当作穷人的避寒之所,每天都为那些饥寒交迫的人们提供饭食。直到他去世,家里都没有一粒存米。

能预知腹中胎儿情况的名医苏士珩

苏士珩,字彦升,是湖南新化县人。他儿时聪慧过人,也很爱读书。长大后,在学问上大有长进,他写的文章如行云流水,在同龄人中总是出类拔萃。当时有位名医对他父亲说:“你儿子天资不凡,就是身体有点羸弱。既如此,就让他跟我学医吧!”苏士珩不负所望,那位医生教他读《难经》、《脉决》,他很快就读懂了。后来给人治病时,他总因为脉术精湛,而被人称为“神医”。

一次,他给一位妇人看病。别的医生都说没法治了,可他诊脉后,却说:“这是喜脉,且是龙凤胎,只可惜,这俩孩子都不能生育。”几天后,一位身怀六甲的妇女来找他,他诊脉后说:“你生的是一男一女,男孩会先出生,可以活;女孩后出生,就不能活了。”后来,果真如此。

他救活了很多性命垂危的病人,连他们病愈的日子,也说得一清二楚。他治病救人无数,却几乎从来不收谢礼,对穷人更是免费治疗。尽管他腿脚有些不便,但就算路途遥远,也不让病家派车马来接。

四十岁那年,他知道自己命数已定,便对家中的两位胞弟说:“我为父亲、母亲把过脉了,他们能活到耄耋之年,二弟也能活过古稀,而我福薄,只有三四年的寿命了。”就在他一病不起时,家里人打算去找大夫来看。他却笑着说:“如果我的病能治好,哪还需要去外边请大夫呢?”最终,他什么药都没吃,安然地闭目而逝了。

参考资料:
《重修常昭合志稿‧卷三十二‧人物志‧医家》
道光二十年《济南府志‧方技传》
《济南府志‧人物志》
同治十一年《新化县志‧人物》@*#◇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现代人对中医或存在着这样一种误解,认为中医治病疗效慢,不如西医那么立竿见影。其实,药到病除的真实例子在中国古代的医籍中可谓比比皆是。还有许多疑难杂症、用药物已无法治愈的疾病,用针术就能应手而愈。
  • 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行似乎已成奢谈。在腐败横行的当下中国,连医院也都成了追逐名利的场所。不收红包、不求名利,甚至还倾囊相助的医生,或许只能在史书中看到。
  • 听过扁鹊这个人吗?他可是大名鼎鼎的神医呢!他看病究竟有多么神呢?我们就来听听神医扁鹊的故事。
  • 中药掺朱砂造成铅中毒事件引起民众担忧,但卫福部中医药司表明此为个案。应如何安心使用中药?(Shutterstock)
    哪怕只翻开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清朝的医籍,我们依然会发现,怀揣着治疫奇方、偏方的医生也并不少见。本篇讲述的只是这类被记载下来的众多名医中的几位,愿以此来洞见古代中医医术的深邃与精深。
  • 中药掺朱砂造成铅中毒事件引起民众担忧,但卫福部中医药司表明此为个案。应如何安心使用中药?(Shutterstock)
    古语云,一德、二命、三风水。可见命数皆源于累世所积攒的阴德。一般来说,人死不能复生,但源于道法自然的古代中医,却一直在不断地演绎着起死回生的医学奇迹。如果德是命的根本,那些死而复生的人或许就是命不该绝,而怀揣着神妙医术的医者能及时出现,也同样是德与福、禄、寿之间所产生的因果使然。
  • 望、闻、问、切是古代中医用来诊断病人病情的最常见方式。然而,这四种方式中的每一项又都会因为医生的领悟力不断提升而发挥到极致。如通过切脉,能精准判断出病人的病情、身份、生死之期,乃至前途、命运如何,就是能让人感到古代医术精深微妙的表现之一,这也是医道同源的最有力证明。
  • 古代中医能施行外科麻醉手术,还能“换心”。扁鹊是中医学的祖师、“脉学之宗”,他是最早运用脉诊来诊治疾病的医生,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脉诊理论。他的换心术和起死回生医术在当代名播遐迩,得有神医之名。
  • 经前乳房胀痛与情绪改变,属于经前紧张综合症,中医怎么看?(Shutterstock)
    程士超,号上达,是广西桂平人。他生于嘉庆年间,在道光、咸丰、同治、光绪这四位皇帝统治期间,一直是广西一带颇负盛名的良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