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清代三醫生脈術精湛 能測人身分前程

文/顏雯
通過切脈,能精準判斷出病人的病情、身分、生死之期,乃至前途、命運如何,就是能讓人感到古代醫術精深微妙的表現之一。(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887
【字號】    
   標籤: tags: , , ,

望、聞、問、切是古代中醫用來診斷病人病情的最常見方式。然而,這四種方式中的每一項又都會因為醫生的領悟力不斷提升而發揮到極致。如通過切脈,能精準判斷出病人的病情、身分、生死之期,乃至前途、命運如何,就是能讓人感到古代醫術精深微妙的表現之一,這也是醫道同源的最有力證明。

把脈後能知病人真假的名醫李柔克

李柔克,字從仲,因脈術精湛,在山東章邱一帶頗有聲名。 一次,縣令的女兒得了重病。前來診治的醫生換了好幾撥,給她服用的湯藥也換了好幾種,可她的病就是不見好。聽聞李柔克療疾如神,縣令最初有點半信半疑。於是,他將自家婢女藏在簾帳後,讓她來冒充得病的女兒。沒想到,李柔克一把完脈,就對縣令說:「此女並未得病,且從脈象來看,她是卑賤之身,而非千金之軀。」縣令聽了,大驚失色,趕緊將女兒的病情如實道來。李柔克很快開出了藥方,只用了一個晚上,就把她的病給治好了。

李柔克不僅能通過號脈,驗明病人真假、是何身分,還能預測出其前程、運勢。他精通太素脈,是眾所周知的。有一次,他給龍山鎮的一位名士把脈,測出其子日後必將在仕途上通達顯貴。後來,名士兒子果然考中了進士,還當上了儀部(即儀制清吏司)主事。

類似的例子數不勝數,當地人都說,李柔克所擅長的太素脈與他開出的方子一樣精準、神奇。

說到李柔克的醫術,其實是跟他鄰居及後來的摯友王生周學的。那時王生周早已在當地久負盛名了,他醫術超群,人們常將他與山東的另一位名醫翟良(字玉華)相提並論。雖說他的醫案已漸漸遺失,可他去世多年後,當地人也仍對他記憶猶新。

李柔克時常跟在王生周身邊看他行醫,他用奇妙的醫術給人療疾,令李柔克十分佩服,一直想拜他為師。起先王生周以為,李柔克只是說說而已,就沒放在心中。後來,他看到李柔克自己買來醫書,在家中勤學苦讀,且知道王生周愛乾淨,就趁他不在家時,將其住所打掃得一塵不染。一天,王生周故意出門,很晚才回來。可到家後卻發現,李柔克仍在他家中用心地灑掃。王生周頓感慚愧,當下就按家中排行,衝著李柔克喊道:「三弟,你若真想學醫,直接告訴我就好了,又何必讓我如此愧疚?」

從那以後,王生周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將其醫術毫無保留地傳給了李柔克。不到一年,李柔克的醫術便大有長進。一日,王生周在一位士大夫家中看到了一張藥方,就立刻問道:「這方子是誰開的?」士大夫告訴他,是李柔克,他便感歎道:「我從此不怕後繼無人了,等我死後,李柔克必能取代我,成為一代良醫。」多年後,李柔克果然聲名鵲起,其懸壺之德在當地被傳為佳話。

把脈後能知病人官運的名醫傅之鉉

傅之鉉,字木希,是清代同治年間隱居在楚地的一位名醫。他生年不詳,只知他祖上是四川長壽人。

傅之鉉自幼學儒,成年後為了準備科考,他日夜苦讀,不想卻出現了咯血的症狀,因久病不癒,於是自己鑽研起醫書來。他極具天賦,悟性極高,耐心地研讀了幾本醫書後,就參透出了醫理中的玄奧。他偶爾給人治病,總能藥到病除,甚至對高深難懂的太素脈也十分精通。

當地有位士大夫想試試他的脈術,於是找來兩名年紀相仿、體貌相似的女子,讓這二人坐在深色的簾帳後面,一人伸出左手,一人伸出右手,再讓傅之鉉來把脈。他一邊把著脈,一邊說道:「這是兩個人。」那士大夫倍感驚訝,很佩服地稱讚道:「您的脈術竟如此精深微妙,可與漢代的郭玉比肩齊名了。」

郭玉是漢代深受帝王信賴的太醫,他以同時精通針術和脈術而聞名於世。當時,漢和帝為了試探他的脈術,甚至找來了一男一女。男子手腕纖細,與那女子的放在一起,就像是一個人的。郭玉隔著簾帳,分別拿起面前的左手和右手把了把脈,然後說道:「這不是一個人,是一男一女。」從此,漢和帝對他更加敬重了。

傅之鉉通過脈象,還能看出為官者的升遷、貶黜之事。當時,一位姓丁的巡撫從豫地調到了楚地,傅之鉉給他診脈後說:「從您的脈象來看,是君相二氣交和之象,您不久還將被升到制府中為官。」另有一位姓張的巡撫,傅之鉉給他診脈後不敢直言,只是後來跟他人提起,這位巡撫的脈象粗且急,怕是要被送去服勞役了。還有一位官員因罪鋃鐺入獄,朝廷打算判他腰斬,傅之鉉為他診脈後說:「別擔心,你此次有驚無險,不會受那麼重的刑,但還是要去服勞役的。」後來,這些事都應驗了。

把脈後能知婦女胎象的名醫呂榮

晚清時,山東黃縣有位名叫呂榮的儒生,醫術極高。得了疑難雜症的人都慕名而來,要請他去治療。

有人舌頭上破了一個洞,血流不止,眼看著已有性命之憂。呂榮診脈後,只開了一劑藥,就把那人的病給治好了。另有一女子昏迷了數日,不吃也不喝,四肢已變得僵硬。呂榮將一顆藥丸放在她嘴裡,等藥丸全化掉了,那女人就甦醒過來了。

他藥到病除,大多是因為他的脈術精準、獨到。有位婦人得了重病,看上去快不行了,被請去診治的醫生都束手無策。後來找到呂榮,他診脈後對其家人說:「無妨,只是懷孕時的不適而已;她懷的是孿生子,必然會有此反應。」

那婦人幾十年了都沒懷上孩子。如今呂榮卻說她懷了雙胞胎,於是怎麼都不肯相信,也不吃呂榮給她配的安胎藥。持續了數日,她的反應一天比一天厲害,最後沒辦法了,勉強服下了呂榮開的藥。很快,不適的症狀就全消失了。幾個月後,果然如呂榮所說,她平安地生下兩個男孩。

類似的醫案還有很多,在呂榮所編撰的《經驗醫書》中,已有二十多卷的記載。而此書也為後世行醫者留下了寶貴的醫學參照。

參考資料:
乾隆二十年《章邱縣誌‧人物誌》
同治八年《江夏縣誌‧雜誌》
同治十年《黃縣誌‧人物誌》@*#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在物慾橫流的當今社會,淡泊名利的高貴品行似乎已成奢談。在腐敗橫行的當下中國,連醫院也都成了追逐名利的場所。不收紅包、不求名利,甚至還傾囊相助的醫生,或許只能在史書中看到。
  • 聽過扁鵲這個人嗎?他可是大名鼎鼎的神醫呢!他看病究竟有多麼神呢?我們就來聽聽神醫扁鵲的故事。
  • 中醫治病對醫者德行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那些療疾如神、能治奇症的古代名醫,往往都懷揣著「大慈惻隱之心」、「普救含靈」之願。道在先,術在後,術只是道的延申與外化。當後人歎服於古代醫者將神妙的針術、奇準的脈術運用得爐火純青時,就該想到他們必是心性超凡、境界高遠的有德之士。本篇將介紹幾位精於脈術且德行出眾的清代名醫。
  • 中藥摻硃砂造成鉛中毒事件引起民眾擔憂,但衛福部中醫藥司表明此為個案。應如何安心使用中藥?(Shutterstock)
    哪怕只翻開中國最後一個王朝——清朝的醫籍,我們依然會發現,懷揣著治疫奇方、偏方的醫生也並不少見。本篇講述的只是這類被記載下來的眾多名醫中的幾位,願以此來洞見古代中醫醫術的深邃與精深。
  • 中藥摻硃砂造成鉛中毒事件引起民眾擔憂,但衛福部中醫藥司表明此為個案。應如何安心使用中藥?(Shutterstock)
    古語云,一德、二命、三風水。可見命數皆源於累世所積攢的陰德。一般來說,人死不能復生,但源於道法自然的古代中醫,卻一直在不斷地演繹著起死回生的醫學奇跡。如果德是命的根本,那些死而復生的人或許就是命不該絕,而懷揣著神妙醫術的醫者能及時出現,也同樣是德與福、祿、壽之間所產生的因果使然。
  • 古代中醫能施行外科麻醉手術,還能「換心」。扁鵲是中醫學的祖師、「脈學之宗」,他是最早運用脈診來診治疾病的醫生,並且提出了相應的脈診理論。他的換心術和起死回生醫術在當代名播遐邇,得有神醫之名。
  • 經前乳房脹痛與情緒改變,屬於經前緊張綜合症,中醫怎麼看?(Shutterstock)
    程士超,號上達,是廣西桂平人。他生於嘉慶年間,在道光、咸豐、同治、光緒這四位皇帝統治期間,一直是廣西一帶頗負盛名的良醫。
  • 中藥 (fotolia)
    在中國古代,能成為皇家要徵召、甚至欽點的御醫是相當難的。他們或因為醫術超群、名噪一方而受到帝王賞識,從而被召入宮中;又或者在官辦的醫療機構中埋頭鑽研、勤學苦練,通過層層考核後被選拔到宮中,逐步成為皇家所信賴的各類醫官。本篇介紹的這三位明代的醫官,因給人治病「取效若神」,不但在宮中被倚重,在宮外也頗負盛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