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趕走焦慮小怪獸(3)勇敢面對恐懼

我很勇敢!
作者: 波比.歐尼爾 譯者:葉妍伶
擬定勇氣計畫,面對恐懼,慢慢克服它。(photos)
font print 人氣: 62
【字號】    
   標籤: tags: , , ,

現在是你鼓起勇氣的時候了。真正的勇氣並不代表永遠不再感到害怕—而是即便感到害怕,還是願意勇敢面對恐懼去行動。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勇氣如何協助你克服焦慮

你能不能回想過去你曾經很勇敢的樣子?把它寫下來或畫出來:

 

放下

現在,我們要來瞭解怎麼放下焦慮的行為。有時候,我們會因為太焦慮而做了許多事,因為我們擔心自己如果不做這麼多事,會有不好的下場。我們來看看法蒂瑪如何把焦慮的行為變成勇敢的行為……。

法蒂瑪最喜歡的玩具是泰迪熊。她剛到新學校,每天都要偷偷帶著泰迪熊上學。有一天被老師發現了,老師就跟法蒂瑪說帶家裡的玩具來學校是違反校規的。一想到自己不能帶小熊上學,法蒂瑪就很慌張也很難受。如果小熊不在身邊,她就會認為即將有壞事降臨到她身上。

法蒂瑪該怎麼做?把小熊留在家裡對法蒂瑪來說太折磨了,可是在學校惹麻煩的話,感覺更糟。法蒂瑪決定跟家長談談她的問題,然後他們一起想出一個計畫。

首先,法蒂瑪問了她的煩惱一些問題,來找出事實。

(圖/大樹林出版提供)

法蒂瑪的勇氣計畫

接下來,法蒂瑪和她的家長擬定計畫,幫助法蒂瑪在未來幾週內逐漸建立她的勇氣。

(圖/大樹林出版提供)

法蒂瑪計畫要一小步、一小步地朝目標前進,每次都比上一次更勇敢一點。如果法蒂瑪要花好幾天的時間才能進行下一步,那也沒關係!當她完成所有的步驟後,她就有足夠的勇氣,可以把小熊留在家裡了。

面對你的恐懼

有時候我們迴避做某些好玩、有趣的事情,僅僅是因為我們對於無法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而感到焦慮。我們來看看小喬是如何找到勇氣,勇敢嘗試原本讓他很緊張的事情……

只要一想到游泳,小喬就非常緊張,還會開始冒汗。他擔心自己會沉到泳池底部,也擔心眼睛會進水。下學期,小喬的班上會有游泳課,他想要學會游泳,可是一想到要下水就變得很緊張。小喬該怎麼做?

小喬和家長談論了他的問題,然後他們一起想出一個計畫。

首先,小喬問了他的煩惱一些問題,來找出事實。

(圖/大樹林出版提供)

做完這個練習後,小喬感覺好一點了,可是一想到游泳還是會讓他焦慮,因為他知道水可能會帶來危險,最糟糕的情況就是他會溺死在水裡。所以小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瞭解溺水的可能性,結果他發現可能性

極低。除此之外,他也發現要避免水中危險事件最好的方法,就是向合格的教練學習正確、安全地游泳。

小喬的勇氣計畫

接下來,小喬和家長想出一些小步驟來實現小喬的目標。

(圖/大樹林出版提供)

小喬打算一次面對恐懼一點點。他不急,因為有些步驟可能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適應。等到勇氣計畫結束的時候,他就能準備好上游泳課了!

──摘自:《趕走焦慮小怪獸:20種有效的塗寫活動,陪孩子克服上學、交友、課業的焦慮與不安》大樹林出版提供@

責任編輯:黎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怎樣分辨普通的焦慮情緒和焦慮症?
    焦慮症最主要的症狀是擔心。一般人多多少少都會因為一些事情而擔心、焦慮,但是焦慮症的擔心有所不同。 霍夫斯特拉大學祖克醫學院精神科副教授陳至暉指出,符合以下3個特徵,就不是普通的焦慮情緒,而是焦慮症: 1. 出現過度的擔心、焦慮情緒,且持續六個月以上。2. 已經影響到生活、工作、社交等方面正常進行。 3. 伴隨其它生理症狀,如心跳加速、出汗、顫抖、口乾、肌肉緊繃、睡眠障礙等。 這樣的焦慮症是最普遍的,被稱為「廣泛性焦慮症」。其實,焦慮症還包含其它許多我們熟知的精神疾病。
  • 西方國家近年普遍面臨學生數學能力不斷下滑的問題。劍橋大學最新完成的一份研究分析了「數學焦慮症」的成因,還發現很多存在焦慮症的學生的數學成績其實處於中上水平,因此教師和家長忽略了他們存在的問題,導致這一潛伏的障礙最終阻礙了他們日後選擇理工類職業的發展,而這些人本應是會在這些領域發展出色的人才。
  • 兒童與青少年心理治療師、育兒專家兼作家赫爾利(Katie Hurley)發現,一些參加大學入學考試或其他一些重要的考試的青少年會出現考試焦慮,更為嚴重的是,隨著小學測試和作業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學齡兒童開始經受考試焦慮的煎熬。
  • 當兒童的焦慮加劇時,父母自然會進入保護狀態。父母可能會盡力解決孩子的問題,幫助孩子避免引起焦慮,或嘗試開啟無憂慮的生活方式。
  • 焦慮不僅僅是成人的專利,事實上,很多孩子在不同階段和場合都可能遭受焦慮困擾,但表現形式卻各不相同。
  • 對孩子來說,要開口討論焦慮感並不容易,但協助他們面對煩惱永遠不嫌晚。
  • 你有個想法,不代表這就是真的。如果你正對某件事情感到焦慮,那種煩惱的感覺可能會很真實、就像事實一樣,但請千萬要記得:你比你的煩惱還要更堅強。
  • 在教育4至7歲的孩子時,有一個絕對不可忽視的重要概念。那就是在教孩子學習時,必須要守護「兒童人權」。
  • 最終,要想解決「如何學習」的問題,父母就要先整理好自己的想法。提示和引導孩子走上自發、主導、有趣和高效的學習之路,正是4至7歲孩子的父母應該扮演的重要角色。
  • 父母教導孩子學習需要很多種能力。看似需要很多能力,但其實可以整理出5種核心能力。接下來,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父母應該具備的5種能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