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宋代的神奇針術

文/顏雯
有許多疑難雜症、用藥物無法治癒的疾病,古時中醫用針術就能應手而癒。(Pixeljoy/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1222
【字號】    
   標籤: tags: , ,

現代人對中醫或許存在著這樣一種誤解,認為中醫治病療效慢,不如西醫那麼立竿見影。其實,藥到病除的真實例子在中國古代的醫籍中可謂比比皆是。還有許多疑難雜症、用藥物已無法治癒的疾病,用針術就能應手而癒。

大家熟知的「一針見血」,本就源於《後漢書》中神醫郭玉「一針即瘥」的典故。而在郭玉之後的歷朝歷代中,掌握著如此神奇針術的醫生與術士也依然層出不窮。不需要儀器,就能知道經絡與穴位的準確位置,這是西醫怎麼發展都望塵莫及的。

在宋代,不少隱於民間的奇人異士都能用針治病。比如一個叫范九思的,不知是何方人士,一施針就能治好那些久治不癒的頑疾。他曾治過一個喉嚨裡長出了蛾子的病人。因那人怕針,他便將針藏在筆內,一邊說著用筆來上藥,一邊迅速地將針扎進了穴位裡。沒過多久,那人的病就好了。在番禺,一位酒官的妻子即將臨盆,但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孩子卻沒生下來。這時,一個名叫屠光遠的異士見到她,便立刻說道:「孩子的手扯住媽媽的腸子了,那肯定是出不來!」說完,他隔著產婦的肚子施針,一會兒孩子就生下來了。

宋代文人在親筆記下這些故事時,也十分感慨地評說道:針砭之妙,真有起死之功。蓋經絡之會,湯所不及者,中其俞穴,其效如神。

東陽士大夫用針術驅蟲

據《嘉興府志》記載,南宋年間,浙江東陽縣有位精通針術的讀書人,名叫李明甫。一次,義烏的縣令患了心痛病,久治不癒,人已經不行了。李明甫去看他,對他說:「這病是因為肺下有蟲,服藥是不管用的,惟今之計只能用針,但也並非易事,我盡力一試吧!」

李明甫先在他背上點了幾個穴位,然後偷偷取來水,含一口在嘴裡。突然,他將水噴在縣令的背上,就在縣令猛然一驚時,他立刻將針扎進穴位裡。這時,只聽李明甫說道:「蟲子都死了。」過了一會兒,縣令的肚子開始疼起來。當他拉出數升黑水之後,蟲子的屍體就全部從體內排出來了。沒過多久,縣令就痊癒了。

隴州道士用針術驅鬼

據《西齋話記》所記載,陝西隴州有位道士,名叫曾若虛。他懂醫術,能給人治病,其針術更是出神入化。當地有位寡婦得了重病,看起來已經死了,但過了好幾天,胸口還有熱度。她家人把曾若虛請去,讓他看個究竟。

他到了病家,仔細地觀察了一下病人,然後對她家人說:「你們別哭了,她還有救。」他立刻施針,沒過多久,病人就醒過來了。等他走後,寡婦開口說話了,她對家人說:「剛才好像做了個夢,夢見我死去的丈夫來找我,他帶著我往城外走,經過一片田地,走過一段橋梁,又鑽進一大片雜草叢生的林子裡。我緊緊地跟著他,一直往前走。突然,他好像被什麼東西扎到腳,再也走不了了。於是,我只能一人獨自前行。但沒走多遠,我就醒過來了。」

後來,有人去問曾若虛怎麼回事。他回答:「這是早在《黃帝內經》裡就有的針法,我只是照這樣的針法扎了那人的『八邪穴』而已。」晚年時,他編寫了《針灸大成》一書,並流傳於後世。他的弟子姚可久得其真傳,後被徵召入宮,任尚藥奉御一職。

無為軍名醫針到病除

《聞見後錄》上說,北宋時,在安徽無為軍這個地方有個名叫張濟的醫生,擅長用針術治病。以前,有位異人將一種祕術傳給了他。從那時起,他就能透視人體,還能清楚地看到人身體裡的五臟和經絡。後來,他用針時也更加得心應手了。

一位孕婦突然撲倒在地,起來後她的肚子就開始往左偏。張濟在她的右手上施針,肚子馬上就正過來了。有人脫肛多時,請了很多醫生都治不好,遇到張濟,在他心口上施針,病很快就好了。還有一個人得了傷寒,一直吃不下飯,胃裡不停地翻騰,已嘔吐多日了。張濟在他眼眶上扎了一針,這人馬上就能進食了。

有一年,當地收成不好,鬧起了饑荒。饑民流竄,很快使疫病蔓延開來。那時,張濟只帶著一根針走街串巷。他一共看過一百七十人,經他施針後,那些人都恢復了健康。

名臣陳瓘在為張濟寫傳時說,他所用的針術是在任何方書裡都找不到的。

殿前司醫生用火針治肺癰

據《夷堅志》記載,宋孝宗在位時,宮裡有個名叫盛皋的禁軍侍衛突然得了重病。他每天都吃不了東西,只覺得胸口發悶,還有刺痛感。很多醫生來看過,都不知道他得的是什麼病。堂堂六尺男兒就這麼一天天餓著,人已經瘦得不成樣了。

幾個月後,他聽人說起殿前司有個叫劉經絡的外科大夫醫術了得。想著他也在禁軍中當差,盛皋就把他請到家裡來。劉經絡一看盛皋就說:「你得的是肺癰,不是普通的病症,一般人治不了。況且,你病了這麼久,病根也很頑固了,用艾灸和湯藥是不管用的,不妨試試我的火針吧!」

盛皋的妻子起先不同意,但盛皋卻說:「我這樣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什麼時候是個頭啊!不管怎樣,我都要試一下;就算死了,也沒有遺憾了。」

這時,劉經絡已從藥箱中取出兩根針來,約有一尺長,根部有筷子那麼粗。他一邊將針放在火上烤,一邊拿筆點了一下病人左臂和右臂上的兩個穴位,然後再把兩枚「當三大錢」(宋代的錢幣)放在穴位處。

他先在左臂的穴位上施針,儘管針扎進去好幾寸了,但病人卻一點感覺都沒有。兩邊的手臂被扎完針後,也絲毫不見膿血流出。劉經絡讓他將身體往前傾,然後輕輕地拍著他的背部,不一會兒血就流出來了。

臨走前,劉經絡囑咐盛皋的妻子:「這血還得再流兩天呢,不用管它,千萬不要去止血,給病人餵點清粥就行。」第三天,劉經絡再次登門,當他看到盛皋時,高興地對眾人說道:「他體內的毒已經排乾淨了,再過三五日,就能徹底康復了!」他在病人出血的傷口處貼了兩枚膏藥,就離開了盛家,後來果然都如他所言。直到盛皋去世,他的肺癰都沒再復發過。

說起肺癰,宋代醫書《太平聖惠方》上是這麼描述的:由於寒邪入肺後無法排出,長期鬱結所致。剛開始病發時還能治,一旦形成了膿血,就沒法治了。劉經絡只用兩枚火針就治好了膏肓之症,可見其針術決非一般。

參考資料: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物慾橫流的當今社會,淡泊名利的高貴品行似乎已成奢談。在腐敗橫行的當下中國,連醫院也都成了追逐名利的場所。不收紅包、不求名利,甚至還傾囊相助的醫生,或許只能在史書中看到。
  • 聽過扁鵲這個人嗎?他可是大名鼎鼎的神醫呢!他看病究竟有多麼神呢?我們就來聽聽神醫扁鵲的故事。
  • 中醫治病對醫者德行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那些療疾如神、能治奇症的古代名醫,往往都懷揣著「大慈惻隱之心」、「普救含靈」之願。道在先,術在後,術只是道的延申與外化。當後人歎服於古代醫者將神妙的針術、奇準的脈術運用得爐火純青時,就該想到他們必是心性超凡、境界高遠的有德之士。本篇將介紹幾位精於脈術且德行出眾的清代名醫。
  • 中藥摻硃砂造成鉛中毒事件引起民眾擔憂,但衛福部中醫藥司表明此為個案。應如何安心使用中藥?(Shutterstock)
    哪怕只翻開中國最後一個王朝——清朝的醫籍,我們依然會發現,懷揣著治疫奇方、偏方的醫生也並不少見。本篇講述的只是這類被記載下來的眾多名醫中的幾位,願以此來洞見古代中醫醫術的深邃與精深。
  • 中藥摻硃砂造成鉛中毒事件引起民眾擔憂,但衛福部中醫藥司表明此為個案。應如何安心使用中藥?(Shutterstock)
    古語云,一德、二命、三風水。可見命數皆源於累世所積攢的陰德。一般來說,人死不能復生,但源於道法自然的古代中醫,卻一直在不斷地演繹著起死回生的醫學奇跡。如果德是命的根本,那些死而復生的人或許就是命不該絕,而懷揣著神妙醫術的醫者能及時出現,也同樣是德與福、祿、壽之間所產生的因果使然。
  • 望、聞、問、切是古代中醫用來診斷病人病情的最常見方式。然而,這四種方式中的每一項又都會因為醫生的領悟力不斷提升而發揮到極致。如通過切脈,能精準判斷出病人的病情、身分、生死之期,乃至前途、命運如何,就是能讓人感到古代醫術精深微妙的表現之一,這也是醫道同源的最有力證明。
  • 古代中醫能施行外科麻醉手術,還能「換心」。扁鵲是中醫學的祖師、「脈學之宗」,他是最早運用脈診來診治疾病的醫生,並且提出了相應的脈診理論。他的換心術和起死回生醫術在當代名播遐邇,得有神醫之名。
  • 經前乳房脹痛與情緒改變,屬於經前緊張綜合症,中醫怎麼看?(Shutterstock)
    程士超,號上達,是廣西桂平人。他生於嘉慶年間,在道光、咸豐、同治、光緒這四位皇帝統治期間,一直是廣西一帶頗負盛名的良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