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幼学》故事(34)罗盘与浑天仪

作者:刘如

幼学琼林。(古瑞珍/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font print 人气: 508
【字号】    
   标签: tags: ,

【原文】

周公作指南车,罗盘是其遗制;钱乐作浑天仪,历家始有所宗。

【字词义解释】

(1)周公:姓姬,名旦,西周人。周文王之子,武王弟。帮助武王灭殷商,武王崩,辅佐继位的成王。制礼作乐,建立周朝的法制。

周公像,出自《三才图会》。(公有领域)

(2)指南车:一种用来识别方位的仪器,利用齿轮差动系统,车上的小木人,其手指永远指着南方。
(3)罗盘:测定方向的仪器,由有方位刻度的圆盘和装在中间的指南针构成。
(4)遗制:遗留下来的样式。
(5)钱乐:南朝刘宋时人。
(6)浑天仪:又称“浑仪”、“浑象”。是古代研究天文的重要仪器。
(7)历家:即天文学家。
(8)宗:依据、遵从。

【译文参考】

周公发明了指南车,而罗盘是他遗留下来的规制;南朝刘宋时的钱乐,奉命制造张衡创制的浑天仪,观察天体运行,从事天文历法研究的人自此才有所依据。

图为仇英画《帝王道统万年图》册 周公。(公有领域)

【读书笔谈】

这一课,大家可能觉得比较接近现代科学的知识了,觉得我们民族的曾有过的可以引以为傲的高科技,终于出现了。

其实古人即使提到这些科技,跟我们今天的认识,也存在根本观念上的不同。也正是这个根本观念的不同,使得我们古代的科技十分神奇,难以(被现代人)理解。它们往往无从解释智慧的来由,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很多文明科技,早西方千年以上的太多了,可这些东西,好似只能由某些天才突然发现并传给人用,不需要人人都去研究的。这个现象只能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古代科技必须是德高者才能受到启发的。古代带弟子有一个传统和规律:神秘的技能,必须选有德者才能传下去。

随着后世道德逐渐败坏,从医学开始,到一切科技,都出现了这一现象。许多东西不仅失传,留下的,也看不透看不明了。到了今天,就只好接受西方的实证科学了。也看不懂中国神创的文化了。也没有如此高的德行,能够有资格领悟神技的高超了。因此,人们才误以为,现代才有所谓的高科技。

黄帝的手下风后发明了指南车,图为现今模拟模型。(公有领域)

有人指出,道德的败坏,就如同心中丢掉了一个智慧的天眼,再也看不到物质世界以外的真相了。所以,才必须依赖各种现代仪器来摸索宇宙的奥秘,就像盲人摸象,无法看清整个大象,而明眼人,不用摸索,直接用人眼就看到了。所以,古代有神医,也有鲁班这样神奇的工匠,天文学也是如此,东汉张衡也是信神的修道者,道德极高,最早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这些文明,不是人自己能想出来的。就如黄帝,梦中就被点化华胥国如何无为治国,因为道德高尚,治国本身就是修道,就在不断修正自己,他走了就登天而去。还留下《黄帝内经》。如今能看懂的有几人呢?

古代发明家的发明,如同孙思邈等神医的技术一样,他们都是修行者、修道者,看病用天目看,一下就看到病因了。那时整体社会讲究道德,每个人只要重德,无论做什么,就等于是在修行的道路上行走,那时各行各业,不同时代,都会有人直接被赋予神通,拥有比人眼更高的天目,以及其他特异功能,直接就让他看到天机,让他记住然后传给人类使用,不需要大家都来学习,都来研究,通过某个天定的人选,道德高尚的,直接看到做出来就行了。一旦道德败坏,自然就没有了智慧,即使书本还留下来,人也看不到更高层次的天机了。而实证科学,就是盲人摸象,非常慢。

我们知道,古代启蒙教育首先读《三字经》,那里就讲到天地人三才,人从来都是与天地联系在一起的。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古代的科学,直接向天地宇宙学习,有着无比宏大的宇宙观。那么如何向天学习呢?孔子讲“为政以德”,德这个字,与得同音,古代解释为升,解释为福。就是告诉人,围绕德展开人类所有的事业,就能升华智慧,就能得到神的启示,获得福报,何止是治国为政呢?所以孔子传下的教育,不就是祖先天人合一的文化的继承吗?不是正合天机吗?重德不就是获得智慧,获得天机的捷径吗?不就是人这一层最接近道的方法吗?

所以,今天我们学习古时候的百科知识,科技知识,千万要明白,不是现代人的观念,而是神传文化的概念,讲究道德品行的。是敬神重德的文化,是来自修道的文化。古代的科技,源自超出人的境界的神技。这才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说故事时间】

古代的导航器——指南车、罗盘

有关指南车的发明有二种不同的传说。一是大部分人认定的,由黄帝所发明的。相传黄帝与蚩尤大战时,战场上突然起了漫天浓雾,无法辨别方位,就在紧要关头,黄帝发明了指南车。指南车上有个木头人,不论车子如何转向,木头人的手指永远指着南方;有了指南车的指引,黄帝终于战胜蚩尤。另一种说法是周成王时周公所发明的,当时南方某国的使者到中国朝贡,却在回程中迷了路,周公便造了指南车,指引使者回到自己的国家。

南宋时出现的罗盘,也就是指南针,是根据指南车而来,但指南车是藉齿轮差动的机械原理制造,而指南针则是根据磁体指向地球磁场南北极的原理制成的。

中国堪舆罗盘。(fotolia)

中国人早在战国时期就发现了磁石及其吸引力,并利用磁石能指出南北的特性,制成最早的指南工具——司南。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四种不同装置指南针的方法,分别是水浮法、缕悬法、碗唇法和指甲法。其中缕悬法指针转动灵活,准确性较高,但限制较多,使用时不能有风,不得晃动。而水浮法最为实用,因为磁针漂浮水面,较能保持磁针的水平和稳定。沈括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磁针并不是正好指向南北,而是微偏西北和东南,从而发现了“地磁偏角”现象。而沈括对于磁针装置方法的研究,后来发展成航海罗盘。

中国不但是最早发明指南针的国家,也是最早把指南针运用在航海上的国家。北宋《萍州可谈》中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这是世界上最早利用指南针航海的记录。南宋时,中国人开始把磁针和方位盘相结合,组成“罗盘”,当时叫做“地螺”,又称为“罗经盘”。指南针传到欧洲后对整个世界产生极大的影响。

古代天文观测器——浑天仪

浑天仪又称浑象、浑仪,是中国古代研究天文的主要仪器,用来观测星象、判断节气。古人认为天像鸡蛋,地则似蛋黄包在其中,浑浑然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所以称其为“浑天仪”。

浑天仪又称浑象,是由有刻度的金属圈组成,这些圆形的骨架代表天体的赤道、黄道、子午圈等。金属球代表天体,而浑象的中央通常是地球或太阳。浑象主要用作展示围绕地球的天体轨迹。图为瑞士日内瓦联合国欧洲总部的巨型青铜浑天仪。(法新社)

据说在尧舜时代就有浑天仪,但史书上有明确制作记载的,东汉的张衡可算是第一位。张衡考据前人的数据,制作了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推动齿轮的浑天仪,称做漏水转浑天仪。它是由多个可转动的同心圆环组成,精铜制造的圆环上刻满赤道、黄道、南北极、二十四节气及日月星辰。利用漏壶滴出的水来让浑天仪旋转,浑天仪转动一圈刚好是一天,和地球转动完全相同,能准确地测量天象。

南朝刘宋时的太史令钱乐,曾奉命以铜铸造张衡创制之浑天仪。

(资料来源:正见网传统文化教材)

点阅【幼学琼林】连载文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同治九年,曾国藩迈过了六十岁的门槛,到同治十一年他去世,这三年他也没让自己闲下来,仍旧奉旨办差,清理文件,会见外国使臣,并处理了棘手的天津教案。翻阅这三年他的日记,给人最大的感触是,他认真地度过了每一天。他生前,其祖父梦到巨蟒降落;他死后,金陵涌现火光异象。生前身后皆有奇异,皆伴瑞兆荣光。
  • 礼仪有其神圣的智慧。它是一种文明的艺术形式,跨越文化和时代,造福所有参与其中的人—— 如果得到实践,可以防止我们偏离变成无知粗鲁的凡人,并使我们的意识更接近这个物质世界之外的领域。
  • 他在书信中,提到一些有趣的观点,诸如治身以不药为药,养生要诀“惩忿窒欲”“觉有病时,断不可吃药”“药虽有利,害亦随之,不可轻服”“不特无以养德,亦非所以保身”等等。他列举了一些实例,提醒弟弟们保身之道不在于服药多少,而在于修身养德。
  • 自道光十八年(1838年)曾国藩入仕,到了咸丰十年(1860年),他以钦差大臣身份督办江南军务。此时的他是大清朝廷倚重的大员。家族中不仅曾国藩大权在握,他的弟弟们也相继建功立业,为保大清立下赫赫战功。然而他行事仍旧格外谨慎。对待诸弟和子侄,他苦口婆心地督导,要戒掉骄、奢、佚(淫逸)。
  • 同治八年(1869年),曾国藩五十九岁。宦海涛浪载着暮日扁舟,此起彼伏。曾国藩宛如扁舟上的钓客,独自迎着风浪,沉默地看着茫茫大海。宦海沉浮三十多年,他老了,也累了。为大清力挽狂澜,他倾尽了心力。为国立功、立言、立德,每一项都耗尽了他智慧的极限。他的家人无怨无悔地支持他,在每一个领域协助他树起了丰碑。然而,就在这一年他的一封家书,引起了轩然大波。其子曾纪泽“违逆”父命,发起了全家总动员,千里迢迢去找曾国藩。
  • 同治六年(1867年),沅弟曾国荃写信请求兄长训示,让曾国藩给他一些修身上的建议。因为这一年,曾国荃诸事不顺,剿贼无功被摘去了顶戴,并托病以请假开缺,朝廷同意免除他的职务,他心里着实难堪。
  • 同治元年(1862年),大清发生瘟疫。染疫的军民大量死亡,尸体顺着河流漂浮而下。由于尸臭弥漫,凡是闻到秽气的人,十个人中就有八九人病倒。曾国藩看着河中堆积的尸体,大叹:“诚宇宙之大劫,军行之奇苦也。”意思是这情况真是宇宙天地间的大劫难,行军打仗遇到的奇苦!
  • 清军常年与太平军战争,导致百姓饥馑,民不安生。面对人间疾苦,曾国藩除了伤叹,别无选择。他不是圣人,只是朝廷的钦差大臣。当战局扭转,清军接连反败为胜,曾国藩总督的军队所到之处,面对黎民涂炭,他无法再袖手旁观,置若罔闻。于是在辖区发放米票,赈济百姓。百姓凭米票换取救济粮。然而当米票回收后,曾国藩发现竟然多了二千三百多张假票。在如此艰难的时局下,地方官员竟敢公开造假,与民夺利。他直叹:“人心之坏,殊可痛恨。”
  • 同治元年(1862年),正值乱世之秋。朝廷对内忙着剿匪,对外屈膝签订辱国条约。曾国藩在宦海浮沉愈久,愈渴望家族平安。
  • 身为封疆大吏,朝廷重臣,有人想着赶紧捞钱,趁着还在权位,为子孙多办家产。曾国藩和曾国荃兄弟二人,一个封侯爵,一个封伯爵,在当朝风光无限,家门显赫。然而在钱财问题上,曾国藩做出了与众不同的选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