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郎顗字雅光,北海安丘人。他的父親郎宗,字仲綏,學習《京氏易》,擅長風角、星算、六日七分之類的占算之術,能夠通過觀察氣相占卜吉凶,常常靠賣卜維持生計。安帝徵召郎宗,郎宗在應對帝問時回答得比其它儒生好,此後被授吳縣令。當時經常突然刮起暴風,郎宗通過占卜得知京師要發生大火災,於是將日期記下來,派人等候著,果然與他料想得一樣。
廖扶感歎說:「老子有句話:『名聲輿身體哪一個更親近(名與身孰親)?』我難道為了名聲嗎?」於是斷絕了世俗的念頭。他專心精研經典,尤其明曉天文、讖緯、風角、推算陰陽災異的道術。
折像的祖先張江,封為折侯。張江的曾孫張國擔任鬱林太守,遷廣漢,因而以封地為姓。折國生折像。折國有兩億財產,家僮有八百人。
樊英從小在三輔接受學業,修習《京氏易》,同時通曉《五經》。他又擅長風角、星算、河圖、洛書、七緯書,推算災異。
劉惇字子仁,是平原郡人。他遭受戰亂離開故鄉,漂泊客居在廬陵郡,服事孫輔。他因懂得天象通曉占卜數術在南方地區很出名。每當發生水災、旱災盜匪禍亂,他都能事先推斷日期,沒有算不準的。孫輔對他很驚奇,任命他做軍師,軍中都尊敬他,稱為「神明」。
公沙穆家中貧賤,他自兒童起就不喜歡玩耍,長大以後學習《韓詩》、 《公羊春秋》,尤其專心研究《河圖》、《洛書》和推算陰陽災異的道術。他住在建成山中,傍靠樹林建了房屋,獨自住在裡面。
延熹三年,琅邪賊人勞丙與泰山的賊人叔孫無忌殺害都尉,攻陷琅邪所管轄的縣,殘害官吏百姓。朝廷任命南陽人宗資為討寇中郎將,手持斧鐵率領軍隊,督察州郡聯合進攻叔孫無忌。
單颺,字武宣,山陽湖陸人。單颺方正獨特,清苦自立,他擅長天文和算術。單颺被推舉為孝廉,不久升為太史令、侍中。後出京擔任漢中太守,因公事免職。後來被拜授尚書,在任上去世。
董扶小時候到太學遊學,與同鄉人任安齊名,一同拜同郡人楊厚為師,學習圖錄讖緯。回到家鄉教學,弟子從遠方趕來學習。相府先後十次召用他,公交車三次徵召他,又推舉他為賢良方正、博士、有道,他都聲稱有病不去就任。
費長房,汝南人。曾經做過管理集市的小吏。市場中有位賣藥的老翁,將一隻壺掛在店舖邊,到集市結束,他總是跳到壺裡面,集市上的人沒人能看見,只有費長房從樓上看到。他感到奇異,就去拜見老翁,獻上酒和肉脯。
楊厚,字仲桓,廣漢新都人。楊厚的祖父楊春卿,擅長圖讖學,做公孫述的部將。漢軍隊佔領蜀地,楊春卿自殺,臨終前告誡兒子楊統說:「在我留下的東西裡有先祖傳下來的秘記,可以為漢所用,你要好好研習。」
杜夔,字公良,河南人。因通曉音樂擔任雅樂郎,中平五年,因病辭去官職。州郡和司徒以禮徵召他,因世間紛亂逃奔荊州。
朱建平,沛國人。他擅長相面的方術,在街巷之間看人相貌斷定吉凶,應驗了的不止一個。太祖做魏公時,聽說過他,徵召他為郎。魏文帝做五官中郎將時,聚會在座的賓客三十多人,文帝向朱建平詢問自己的壽命多長,又讓他給所有的賓客看相。
周宣字孔和,樂安人。他做了郡吏。太守楊沛夢見有人對他說:「八月一日曹公會到來,一定會給您一根杖,還把藥酒給您喝。」楊沛讓周宣佔這個夢.這時黃巾賊寇起事,周宣回答說:「杖能支撐起體弱的人,藥能醫治人的疾病,八月一日,賊寇一定會被消滅.」到了那個日子,賊寇果然被消滅了。
管輅,字公明,平原人。容貌粗鄙醜陋,沒有莊重的儀表而貪愛喝酒,吃喝說笑,不選擇同自己相合的人,所以人們人都喜歡他,而不敬重他。
周群,字仲直,是巴西閬中人。他的父親周舒,字叔布,從小向廣漢人楊厚學習術藝,名聲僅次於董扶、任安。周舒多次受到徵召,但始終不去應召。
後輩學識淵博的儒者譙周常常詢問他的看法,杜瓊回答說:「想要明白這種術藝很難,必須要親自觀察,辨識天象的形貌顏色,不能夠輕信別人。清晨深夜非常艱苦地工作,然後才能熟知天象,卻又要擔憂洩漏出去,不如不知道,因此我不再觀察天象。」
陳訓字道元,是歷陽人。年少時就喜歡道術,天文、算歷、陰陽、占候沒有不研究透徹的,尤其擅長風角。孫皓任命他為奉禁都尉,讓他佔候。孫皓政刑嚴酷,陳訓知道他一定會失敗,但是不敢說出來。
步熊,字叔羆,是陽平發乾人。年少時喜歡卜筮數術,門徒很多。步熊的學舍旁有一個人被燒死,吏人把步熊的門徒抓了起來,認為是失火。
郭璞說: 「我的禍患在江南,為此已謀劃很久,還沒有看到能夠避免的徵兆。雖然這樣,在南方還可以延期,留在這裡過不了多久。」
五歲時,鮑靚對父母說:「我本來是曲陽李家的兒子,九歲時墜入井中死了。」他父母尋訪到李氏,向他調查詢問,全都符合應驗。鮑靚的學問包含內外,通曉天文河洛之書,逐漸陞遷南陽中部都尉,任南海太守。
許曼的祖父許峻,字季山,擅長占卜一類的道術,大多得到顯著的應驗。同時代的人將他比做前代的京房。許峻說自己小時候曾經患重病,三年沒有痊癒,就去泰山拜謁,乞求性命,路上遇到道士張巨君,傳授給他方術。許峻所著的《易林》,到現在還流傳於世。
自古以來承受天命才能為王,帝王的興起何嘗不是用卜筮的方法來取決於天命呢?這在周朝尤其興盛,到了秦朝還可見到。代王入京繼位,聽任於占卜的人。太卜官的興起,從漢朝興起就有了。
孔子說《易》包含君子之道,有四方面,其一是「占卜吉凶的人崇尚《易》的占斷」。
王喬有神仙術,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他經常從縣裡到宮中朝拜。皇帝奇怪他來得頻繁,而又看不到他的車馬,就秘密吩咐太史暗中觀察他。
許曼的祖父許峻,字季山,擅長占卜一類的道術,大多得到顯著的應驗。同時代的人將他比做前代的京房。許峻說自己小時候曾經患重病,三年沒有痊癒,就去泰山拜謁,乞求性命,路上遇到道士張巨君,傳授給他方術。許峻所著的《易林》,到現在還流傳於世。
當時烏程縣長有貪贓的嫌疑,第五倫派謝夷吾逮捕烏程縣長並治他的罪,夷吾到烏程縣以後,並沒有按驗,只是望著閣門趴在地上哭了一場就回來了。全縣的人都感到驚奇,不知道他要做什麼。
有一次,風吹削了樹皮,太守向楊由詢問。楊由回答說:「將有人獻樹上結的果實,顏色是黃紅色。」一會兒,五官掾獻上幾包橘子。
公沙穆家中貧賤,他自兒童起就不喜歡玩耍,長大以後學習《韓詩》、 《公羊春秋》,尤其專心研究《河圖》、《洛書》和推算陰陽災異的道術。
和帝永元年間,太守馬稜因為犯盜賊的事情被徵召,將要去見廷尉,官吏百姓心中不安,李南特地拜訪馬稜,向他致賀。
    共有約 36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