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過了夏至 長夏到 如何養心又養脾胃?

作者:容乃加
長夏到如何養心又養脾胃? (Pixabay)
font print 人氣: 1442
【字號】    
   標籤: tags: , , ,

一年四季的養生,中醫重視五行養生,五行對應季節和五臟的關係指出養生的重點,以掌握養生的功效。季節和五行、五臟的對應關係為何呢?四季中夏季和五行的對應比較特別,怎樣說呢,因為夏天對應火和土,夏至是分野的關鍵節點。夏天養生如何養心又養脾,照顧好基礎健康呢?

夏季養生的重點

五行養生對應季節和五臟的關係,簡單地說:春天為木,在人體為肝;夏天為火,在人體為心,長夏為土,在人體為脾胃;秋天為金,在人體為肺;冬天為水,在人體為腎。夏天對應火和土,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夏天的後半,也就是從夏至到立秋,是燠熱又多濕的「長夏」,人體外陽內陰,容易傷心又傷脾胃,所以在夏天的養生,可以說比其它季節要更用心調理,既要養心還要注重脾胃的養護。

夏天養心 夏至過後兼顧脾胃

從夏至之後到立秋之前,稱為「長夏」,是一年中暑氣最旺之時。所以夏至也是夏季養生的一個具有關鍵意義的時點。過了夏至之後,除了養心之外,還要注重養脾胃;古人說「夏天養心,長夏養脾胃」就是這個意思。

木槿花夏至盛開,到了夏至夏天已過半、一年也過半。(pixabay)

一、夏天養心,長夏養脾胃

夏季炎熱的天氣最容易干擾心神,讓人心煩。因為天熱,因為心煩就會使心跳加快、加重心的負擔,這也是夏季心腦血管疾病、肺心病的發病率高的原因,所以,夏季養生首先重在養心。

夏至到立秋熱氣和濕氣混雜,中醫認為長夏時濕熱之邪當令。暑熱易傷心的陰液,濕氣容易困脾。往往讓人會出現食慾不振,睡醒後仍覺疲累,四肢肌肉酸困沉重,時常覺得咽中有痰,皮膚出現癢疹,還有大便黏膩和腹瀉等症狀。因此,夏至養生要清心火,也要健脾胃。

食物進入身體先經過胃的研磨、消化之後,由脾將營養物質化為氣血,並且運送到全身,提供生命活動的動力。脾胃健旺、化源充足,各個臟腑功能則能強大,保持身心健康。脾胃一旦出了問題,不僅會影響食欲、睡眠、情緒,時間長了還會誘發全身性的疾病。

二、利用消暑清熱去濕的食物養生

飲食方面,夏天適合食用哪些食物來消暑清熱去濕呢?以顏色的五行屬性來說,紅色食物入心,黃色食物入脾胃,這是一個大要。胡蘿蔔、番茄、紅棗、紅豆、紅薏仁等等紅色食物,都有益氣養血、降血脂、改善心血管和血液循環的功效。黃色、甘味的食物入脾,五穀雜糧和根莖類食物中的澱粉質的自然甜味就是甘味,有裨益於健脾胃。

中醫建議豆類和夏天當令的食物都是好選擇,以下略加說明:

1. 紅豆:可以補血,也可以除濕,有健脾利水、清熱除濕的功效(綠豆清熱解毒),對水腫、黃疸等症狀均有幫助。

紅豆。(Shutterstock)

2. 黃豆:黃豆色黃入脾,兼入肝膽,中平疏洩,可養木氣和中氣,養津液。

3. 蓮子:具清熱、降火、利尿、治水腫之功效,且能提升食欲。

4. 苦瓜:苦瓜是夏季當令食材,氣味苦、無毒、性寒,好處很多,具有清熱祛暑、祛濕止癢、明目解毒、降血壓、降血糖、利尿涼血、解勞清心、益氣之功效。中醫有一說:吃苦旺心氣。在夏天吃些苦味的食物養心正是時候。

5. 黃瓜:黃瓜也是夏季當令食材,可抑制糖轉化為脂肪,讓人減肥。其內含的纖維能促進腸道對有害物質的排泄,抑制脂肪和膽固醇的吸收,有利於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6. 冬瓜:冬瓜是夏日中清熱解暑的代表性蔬菜,可利水消腫,而且冬瓜不含脂肪,且含有丙醇二酸成分,可抑制醣類物質轉化為脂肪,能防止人體的脂肪堆積。

7. 西瓜:西瓜能清熱解暑,除煩止渴,對於咽喉疼痛、口舌生瘡、風火牙痛、暑熱、小便不利等心火旺的症狀有療效。但是西瓜性寒,多食易積寒助濕,損傷脾胃陽氣,所以要節制,過猶不及。而且夏天時身體能量是「陽氣在外、陰氣在內」,傍晚就不要吃寒涼的食物,以免夜晚時身體陰氣加重讓身體不舒服。

苦瓜營養豐富,因性寒,有清熱解暑、清肝明目、益氣解勞等功效,十分適合夏天食用。(Fotolia)

三、夏天裡做這些事傷心、傷脾胃,宜禁忌:

1. 運動後馬上洗冷水澡。
2. 吃冰品、冰鎮食物,喝涼飲;早餐吃冰冷、生冷的食物。
3. 飲食過多,暴飲暴食不節制,用餐時間不規律。
4. 偏愛重口味、油炸、加工的精緻食物。
5. 長時間看電視、看電腦、打電動,缺乏運動。
6. 睡眠不規律;經常心情憂鬱,看不開、放不下許多事。
7. 抽菸、喝酒不忌諱。
8. 體重過重、肥胖而不在意。
9. 長日待在冷氣房裡不出汗,或頻繁進出冷氣房。
10. 過度疲勞後蒸三溫暖。

四、夏天調養身心、脾胃的好習慣:

1. 每天早晨6點─7點進行20分鐘背部日光浴(心兪穴、至陽穴為主)。
2. 少吹冷氣,讓汗能紓發。
3. 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笑口常開。
4. 利用晨光適度運動,鍛鍊身體。
5. 定時、定量吃三餐。
6. 細嚼慢嚥,常咽唾液。
7. 晚睡早起。

吃東西的時候,養成細嚼慢嚥的習慣,有益於養脾胃。(Shutterstock)

五、養生粥與養生飲

清代的名醫王士雄在《隨息居飲食譜》中說「粥飯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古來中醫也說粥是養生聖品。吃粳米粥補體虛是上選之一。

粳米粥非常有助於夏天和長夏養生,益處如下:
1. 養脾胃、補胃氣。
2. 養陰生津、濡養五臟六腑。
3. 促進身體發汗排毒。
4. 利水、消脹氣。

明代大醫家李時珍還說,粳米和芡實一起煮粥,能夠益精強志,聰耳明目,通血脈,和五臟,並且讓氣色變好。王士雄在《隨息居飲食譜》中寫道,貧窮的人,如果患上虛症,可以用濃米粥上層的湯,代替人參湯來服用,每每都有奇效。諮詢中醫師,依個人體質不同調配成合適的養生粥,對夏季養生是不錯的選擇。

據說清朝慈禧太后夏天經常感到身體倦怠、胃口不佳,禦醫為她開了一個方子「清熱化濕代茶飲」,有醒脾開胃的效果,讓她緩解炎夏不適症狀。可以諮詢中醫針對自己的體質,給開一二種夏季「清熱化濕」的養生飲,讓自己在燠熱的長夏裡享受健康舒適的每一日。@*#

─點閱【中華文化300問】系列─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道人化身變鶴,能夠飛翔,能夠快速自我療傷,還具有預知未來的宿命通功能,顯然修煉能讓人修到不同次元的生命層次的說法的確不虛。
  • 唐宣宗崇尚文雅的小故事。他為何自比鄉貢進士呢? 他怎樣選博士?為何他「大中之政」被史學家給與「有貞觀之風」的評價?
  • 有些皇帝的小故事,在正史和軼聞都有記載,只是熱度不是很高,非眾人皆知,但往往又能讓我們耳目一新。以下所掇拾的就是這樣的發生於五代時期的後唐明宗皇帝小故事。
  • 從傳世千百年的趣聞和源起歷史中,讓我們來認識「楷法極則」《孔子廟堂碑》的珍奇與虞世南的書法功夫。
  • 日食、月食、彗星、暴風雨、落雷等這些現象,古史書中稱為「天變」,尋根究底,「天變」原來是上天預示的凶兆。還有較少見的,或較少人注意的「天變」現象,如天裂和天鳴,也都有相對應於人間的異常大事。
  • 許允是曹魏名士,他結婚當天與新娘拜了天地、高堂、兩人交拜之後,就不再入洞房,不願再見自己的醜妻。然而,他的醜妻阮氏就在當天讓他回心轉意,從此對她又親又敬。阮氏是怎樣的奇女子?在許允家族中怎樣成了風雨飄搖中的中流砥柱?
  • 談中華文化不可能不談孔子。要想找到中華文化的本源,當然更少不了孔學的核心——那個被孔子稱作為「道」的東西……
  • 世上有些人他們廣施陰功(陰德)卻遭受污名還能不加以辯解,這樣的人就真是難能可貴了!上天看到了這樣的人能不愛護而給予回報嗎?!
  • 「義理人情」與禮法在日本社會具有約定俗成、世代傳承、相對不變等特點,其背後的定海神針,是道德、信仰。2011年311日本大地震,造成1.8萬人罹難,40萬人受災。在災難面前日本人的沉著冷靜,井然有序,並相互鼓勵、幫助,正是被深植於日本人精神中的禮法之自然表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