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3年10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韻、熊斌採訪報導)近期,中國大陸所謂的「支原體肺炎」來勢洶洶,許多兒童中招,出現高燒、咳嗽等症狀。多地醫院兒科門診晝夜大排長龍,許多患兒出現「大白肺」,甚至肺壞死,並導致全家感染。各地醫院一床難求。
患兒出現白肺 甚至肺壞死
河南一名8歲男童因為肺炎合併肺壞死,肺部出現了很多空洞,也就是「肺爛了」,家中的其他成員也全部被傳染,出現了上呼吸道症狀。
10月20日,河南兒童醫院的一名醫生告訴大紀元,「醫院全部約滿了,患者特別的多,都是支原體肺炎,以小孩也為主」。他提醒,如果孩子高燒,要及時來醫院掛急診拍CT片。因為現在許多小孩出現了「白肺」,甚至肺壞死。
上海小學老師李先生告訴大紀元說,「現在很多人感冒發燒,他所在的一個班級四十多名學生,只有十多個來上學的。我親戚幾個的小孩也都發燒,大人也感染,小孩子傳染給大人的,一家一家全部感染。」
浙江杭州民眾陸女士18日凌晨發文稱,「女兒半夜溫度燒到39.7度,送到醫院後看到兒科半夜很多人在排隊,全是看發燒的。」
據紅星新聞報導,17日上午8點半,杭州市第一醫院兒科門診大廳已爆滿。兒科主任蔣春明介紹,近2個月,兒科日門診量在1000例左右。上週末門診量達到1800例至1900例,病房全飽和,一床難求,很多患兒等待住院。
蔣春明說,近日,一名10歲患兒出現反覆咳嗽、發燒的症狀,病程12天時來到兒科門診,「檢查發現肺部白色區域內出現黑色小空洞,部分肺壞死,最後確診是支原體肺炎。」
各地醫院人滿為患 等床位需要多日
10月20日早9點多,湖南兒童醫院的一名醫生告訴大紀元,醫院現在爆滿,當天的掛號已經排滿,許多兒童出現「白肺」症狀,「現在醫院沒有床位,等床位也需要排隊,等三天或四天應該可以住上院」。
河南鄭州一名家長16日在視頻中說,他14日早上5點到兒童醫院排隊,排了3天,小孩才住上院。
鄭州一名兒科醫生在視頻中說,她16日上午看門診,看到下午4點,看了一百多號病人,多是兒童,許多患兒出現「白肺」。
10月20日,大陸中學老師周女士告訴大紀元,「現在別說兒童醫院了,就是一般醫院都是很緊張的,走廊裡頭都有人,關鍵是當局不告訴百姓實話,封鎖這些消息。」
大量視頻顯示,中國各地醫院內人山人海,許多家長帶孩子來看病,擠爆發熱門診。即使在深夜,急診掛號的人仍在排長隊。由於醫院爆滿,許多患者站在醫院大廳或醫院門外掛吊瓶。
患兒家人深夜仍在醫院排長隊
一名南京家長發視頻說,他們去醫院掛號,從早上排隊排到晚上9點才掛上號,這麼晚了,他們前面還有近400人在等待叫號看醫生。
還有一名南京家屬展示自己小孩的檢查結果,片子顯示出現大白肺。這名家屬說,小孩一年出現三次肺炎,真崩潰。又帶小孩到河西兒童醫院。深夜11點多了,排號的人仍在排長隊。
大陸兒科郁醫生發視頻介紹:「除了大於5歲以上的兒童之外,還包括了小嬰兒、成人都中招,所以今年流行這波肺炎的特別嚴重。」
大陸家長:幼兒園小朋友集體發燒
東北民眾王女士告訴大紀元,她的小孩已經一週沒送幼兒園了,「現在幼兒園小孩都無症狀發燒。疫情後,孩子老多病了,特別是幼兒園,一傳染一大片。」
她說:她的大兒子3歲,以前在秋冬剛開始的時候偶而會出現感冒發燒症狀,「現在不是,現在夏天感冒,9月10月11月份都感冒。我們家老二才1歲,已經生病六七回了。」
廣西民眾羅女士也告訴大紀元,她有兩個小孩,一個6歲一個4歲,身邊太多小孩生病住院,她不敢送小孩去幼兒園。
她說,「現在很多病毒還存在,最近很多小孩子傷風感冒發燒。因為現在秋節天氣轉變比較大,小孩子體質不好的話很容易傷風感冒。我女兒幼兒班的很多小朋友生病住院了。所以我不送小孩去幼兒園,也很少帶小孩去人多的地方了,多數都是待在家裡。」
羅
民眾質疑肺炎支原體是新冠病毒改名
北京疾控中心表示,北京正處在「支原體」肺炎高發期,預計11月達到高峰。
中共去年底放開清零政策後,疫情一度失控,大量老年人出現「大白肺」而過世,之後,每當出現醫院人滿為患的情況時,中共當局就會提出一個新名詞,包括「甲流」「諾如」「全國咽喉炎」「支原體肺炎等,但民間質疑這是新冠改名。
上海小學老師李先生認為,所謂的支原體肺炎就是新冠病毒(中共病毒)改了名,「新冠肺炎早期不是也傳染人嘛。我們現在叫感冒,因為沒有辦法檢測是不是新冠,像感冒症狀一樣,流鼻涕、頭痛、發燒、喉嚨痛。」
李先生說,「大人感染後基本都在家槓著,槓不過去了才去醫院。現在經濟不好,很多看不起病。小孩都像寶貝一樣,一有感冒發燒,不管輕的還是重的,馬上送醫院,借錢也要送醫院,但是他們根本沒想一想到醫院會不會互相感染。」
大陸中學老師周女士也認為:所謂的「支原體肺炎」大家都心知肚明是「新冠」,她在學校聽說有孩子「白肺」用阿奇黴素治療,目前這個藥已經缺貨了。
周女士說,「我一個同事今年43歲,感冒了2天,第3天去醫院就去世了,醫院說是感冒,家人心裡有數不能說,因為你沒有證據。」◇
責任編輯:林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