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诗词常识(二):句读

文思格
font print 人气: 78
【字号】    
   标签: tags:

从前有一家人,在一个雨天来了客人。主人不想让客人住下,就写了一张条子给客人:“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而客人读了条子后,就心安理得的住在主人家,一点都没有要走的意思。主人很奇怪,就忍不住问客人:“你没看到我给你的条子吗?”“看到了,看到了。”“那你为什么不走?”“那不正是你心肠好吗?”“你,……?”客人拿起条子,朗声念道,“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然后说,“我还没问呢,你就先把答案给我了。”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写起字来一个接一个地没有间隙,因此读一篇文章时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断句”(找出从哪里到哪里是一句话)。韩愈在《师说》里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其中的“句读”(“读”字在这里读“逗”的音)就是“断句”和“句子内部的停顿”(包括“逗号”和不用符号的字词间的短暂停顿)。句读弄错了,就会产生误解。“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一句中的“读”法不同意义就全反了。古代有些文献被后人给出完全不同的解释,造成不少混乱,就是因为后人在句读上产生了分歧。

诗词的“句”法已经是固定的(我们这里只考虑五、七言诗和词牌固定的词),因此我们只说“读”法。汉语词汇很特别,一个音就是一个词,双音节词都是由单音节词组合而成的,因此诗词的“读”法都是由“一字读”和“二字读”组合而成的:不管是字数整齐的诗句还是长短参差的词句,都可分解为“一字读”和“二字读”的各种组合形式,而且“二字读”的重音总是落在第一个字上,这样就定下了一首诗或者词的“节拍”和“节奏”。

为了方便,我们用黑体字表示重读字,其它表示轻读字,用小横线“-”表示字词间的停顿;初学读诗时可把重读和停顿读得夸张一点,这样易于培养对诗词节拍和节奏的逐渐敏感。请用慢速读下面的诗,尽量突出轻、重读的区别,字间停顿也适当加长。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读法:日–山–河–海–穷–里–上–层–

这里每一句的读法可以表示为:2-2-1,其中2表示“二字读”,1表示“一字读”。但五、七言诗的最后三个字并不总是2-1的排列,有些可能是1-2的排法,比如:

相思(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读法:豆–国,来–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四句诗的读法都是2-1-2。

有些诗句按意义就只有一种读法,比如“红豆生南国”,应读为2-1-2,如果按2-2-1读成“红豆–生南–国”就不好,因为“生南”不是一个有意义的双音词。但有些诗句两种读法都有意义,比如“黄河入海流”,究竟该怎么读,就要看全诗的环境来定。七言诗的读法只是在五言的前面加上一个二字读就行了。总起来说,五言和七言诗的诗句读法不外乎下面四种,它们的组合就构成了所有五、七言诗的节拍和节奏:

五言诗读法:2-2-1 或者 2-1-2
七言诗读法:2-2-2-1 或者 2-2-1-2

在写诗的过程中,作者会(有意或无意地)反复使用句读的概念和方法。用得好,可以增加诗歌的音乐感、使之读起来朗朗上口、清脆流畅。为了巩固句读的概念和方法,我们在下面举些例子,有兴趣的读者可根据例子试作一些练习。

例1. 用改变句读的方法,把下面的绝句诗改为一首“长短句”(字数不等的杂言诗)。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改作长短句:

朝辞白帝,
彩云间千里,
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
啼不住轻舟,
已过万重山。

注:改后句子字数对称,但原诗内涵基本保留。

例2. 用同样方法改下面的绝句诗。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改作长短句:

清明时节,
雨纷纷路上,
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
何处有牧童,
遥指杏花村。

注:改后句子字数对称,但原诗内涵大变:原诗说牧童帮行人找酒家,长短句说酒家帮行人找牧童。

上面两例的改作,都是在严格保留原诗的词、句次序下进行的。如果允许改变句与句、词与词之间的次序,所得结果就会花样繁多,而诗人的工作就是要从这千姿百态的丰富图画中选出一幅自己最喜欢的来献给读者。

练习:按照例子中的方法改作下面的两首唐诗,其参考答案将登在下一讲的篇末。注意,改出来的长短句不一定都是字数很对称的。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转载自【正见网】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集是由孔子删订的《诗经》。它由“风”、“雅”和“颂”三部分组成…
  • 词,又称“诗余”、“长短句”、“倚声”,前身是民间小调,萌芽于隋唐之际,兴盛于晚唐五代而极盛于宋,是一种配合音乐的诗歌,为唐宋时代的乐府诗,供宫廷或民间演唱。
  • 唐诗中格律诗的对仗句子,巧妙地运用了古汉语词组的构词法和平仄读音,自格律诗在唐代出现后,古人创作了大量的名篇及对句,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值得我们代代相传及诵读。
  • 中华文化是神传文化,唐诗、宋词、元曲等都是其中的一部分。守文的意思是恪守古人留下的写作原则。因为诗词曲都是由文字组成的,所以这里先谈谈文字。
  • 清朝的词在中国文学历史上,是词这种文学体式的复兴时代。为什么说是词的复兴时代呢?因为从宋朝以后经过了元和明两朝,而元朝兴盛的是曲(如散曲),是杂剧(如王实甫的《西厢记》);明朝兴盛的是传奇,像汤显祖的《牡丹亭》之类。元明两代流行的是散曲、杂剧和传奇。
  • 感情深厚、形影不离的情人、夫妻怎么以比翼鸟、比目鱼来譬喻?鹣鲽情深是什么意思?
  • 古汉语的发音四声为平、上、去、入。它是齐梁时期由陆厥、沈约、谢朓等文人创立的;“平”即平声,“上、去、入”为仄声。从那之后特别是唐代开始,文人写诗都是依四声的发音来创作。
  • 诗词写作中,若遇到感觉似入声的字时,可对照字表检查,看有无此字。
  • 应用上,如要写一首律诗,在“应平”的位置须用到“毒”、“缺德”,但总觉得好像是入声字,若是的话用在此处就出律了,须作处理…
  • 作为有志于弘扬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作为用诗词文化宣扬正义的这一群体中的一员,谁都不想这样的问题出现在自己身上,对不对?何况分辨入声字只是格律诗词学习中的一个小问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