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扬‧希克斯肖像画:希克斯收藏馆珍藏伦勃朗画作

作者:米歇尔‧普拉斯特里克(Michelle Plastrik) 嘉莲 编译
伦勃朗创作于1654年的扬‧希克斯(Jan Six)肖像局部,藏于阿姆斯特丹的希克斯收藏馆。(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223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伦勃朗‧凡‧莱恩(Rembrandt van Rijn,1606─1669年)至今仍是这座城市的“艺术君主”。他的许多经典画作都收藏在荷兰国立博物馆(Rijksmuseum),该馆拥有的伦勃朗画作是世界上最多的,为人们展现了独具特色且面貌多样的伦勃朗作品全貌。

这座城市也是伦勃朗故居博物馆(Rembrandt House Museum)所在地,博物馆恢复了伦勃朗居住时的建筑外观,从家居室到艺术家工作室一应俱全。不过,要想在原始陈设中欣赏伦勃朗的作品,一个更独特、更亲切的地方,是距伦勃朗故居博物馆步行几分钟的贵族私宅——希克斯收藏馆(Six Collection)。

希克斯府邸

长期以来,希克斯收藏馆鲜为公众所知。尽管在访客留言簿上,从俄国君主亚历山大一世,到美国总统罗斯福、约翰‧肯尼迪和罗纳德‧里根等访客的大名赫然在列,但由于希克斯家族更希望他们收藏的珍品保持低调,因此报章宣传非常有限。不过,2019年拍摄的一部精美纪录片《我的伦勃朗》(My Rembrandt),却为希克斯收藏馆赢得了国际关注。

从英法大贵族们的家珍,到美国创业家卡普兰(Thomas Kaplan)的“莱顿收藏”(Leiden Collection),这部影片探索私人收藏伦勃朗作品的世界,也首度在大银幕上呈现了希克斯家族藏品的掠影。片中,现任家族族长扬‧希克斯十世(Jan Six X)和他的儿子——著名画商扬‧希克斯十一世(Jan Six XI)简要导览了运河河畔的家族大宅,宅内摆满重要的古代家具、绘画、进口纺织品、镀金皮革壁纸、银器、玻璃器皿、瓷器、古典雕塑、埃及工艺品,还有可追溯到约千年前的家族档案。

这批藏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伦勃朗的一幅肖像画,画中人正是他们家族的先祖——扬‧希克斯一世。扬‧希克斯十一世在纪录片中分享道:“在你成长的过程中,能如此接近这样一幅画,如此接近这样一位艺术家,真不可思议。这真是独一无二(的体验)。”

扬‧希克斯

伦勃朗1654年创作的《扬‧希克斯肖像》(Portrait of Jan Six),布面油画,112×102cm,藏于阿姆斯特丹的希克斯收藏馆。(公有领域)

扬‧希克斯一世(Jan Six I)从家族的布匹贸易中继承了一笔很可观的财富,他是一位文人,曾任阿姆斯特丹市长,也是荷兰黄金时代一位活跃的艺术赞助人。他与伦勃朗交好,后者作为高产画家,被公认为那个时代最伟大的艺术家。

伦勃朗的画作以引人入胜地描绘空间、形体、质地,以及戏剧性的明暗对比而闻名。在肖像画方面,他有一种罕见的能力,能通过对象的表情和手势来传达其思想、情感和性格。这得益于他对模特及其物品眼光敏锐、笔法细腻的写生草图。

《扬‧希克斯肖像》(Portrait of Jan Six)这幅肖像画咸认是伦勃朗伟大的作品之一,加上一直留在委托创作它的家族之中,其声誉也因此提升。希克斯收藏馆自行出版的《希克斯府邸》(The House of Six)一书这样描述道:“一幅生动且极具人性的画作……(画中)伦勃朗让自己的风格大放光彩。”这幅画展现了扬的大半身像,一头红色长卷发、下巴微凸、脸长麻子的他,正以沉思的姿态望向画外。他头戴一顶宽边黑色毡帽,身穿钉有黄色钮扣、风格典雅的浅灰色大衣,一个肩膀上随意披着镶金边的红色短斗篷,似乎正准备出门。

在这幅亲切的肖像画中,伦勃朗捕捉了主人公戴上手套的瞬间。画家采用其后期作品特有的厚重大笔触,赋予人物造型以质感和立体感,并强化了空间的视幻觉。相比之下,希克斯收藏馆一幅伦勃朗为扬‧希克斯的母亲安娜‧维默(Anna Wymer)绘制的肖像画(创作年代比《杨‧希克斯肖像》要早十多年),在技法和整体形象上则更为传统、肃穆。

伦勃朗为扬‧希克斯的母亲安娜‧维默(Anna Wymer)绘制的肖像画。(公有领域)

伦勃朗蚀刻版画中的希克斯

伦勃朗1647年创作的版画《扬‧希克斯》(Jan Six),蚀刻、直刻加推刀,五种状态之第五;25.7×20.3 cm,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公有领域)

伦勃朗还是一位技艺精湛且多产的版画家。他的版画作品因其创新性、细腻的感知力、绘画性以及表现一系列光影效果的出色能力而享有美誉。1647年的一幅蚀刻版画,同样以扬‧希克斯为主人公。

蚀刻是一种凹版印刷技术,将图样绘制在经过处理的金属板上,再浸入酸液腐蚀;然后在铜版上抹油墨、擦版,让墨只填满刻痕;将浸湿的纸放在印版上,最后通过压印机进行印制。

伦勃朗的《扬‧希克斯》蚀刻版画印了一个系列五种状态,并取得了传奇般的艺术地位。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Hermitage Museum)、荷兰国立博物馆和希克斯收藏馆等著名收藏机构,都藏有这幅版画的副本,希克斯收藏馆还拥有该作品的速写草图和原始铜版。

在这幅扬‧希克斯的版画肖像中,伦勃朗用层层密布的交叉线,描绘出天鹅绒般精致的背景色调,光线有如在室内游动。与他的油画肖像一样,扬‧希克斯也是以非正式的形象出现。他很随意地待在家,正在沉思默想,尽显学者风范。他靠在窗台上,全神贯注地读着一本书,椅子上堆满等待阅读的读物。

伦勃朗很可能是直接在铜版上写生创作的,因为一些微小的细节,像是支撑窗户的木钉,在原初的底稿上并没有出现。室内左侧的帽子、斗篷和手杖仅能勉强辨认出来,这些物件体现着扬的外在生活(或许还预示了油画《扬‧希克斯肖像》中的配饰)。然而,伦勃朗将表现的重点放在了他的内心生活:主人公为了将注意力集中于汲取知识,背向着外面的世界。伦勃朗的两幅扬‧希克斯肖像,都充满内省专注的氛围。

希克斯的姐妹们

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代尔夫特房屋街景》(View of Houses in Delft),又称“小街”(The Little Street),约1658年创作,布面油画;54.3×44cm,阿姆斯特丹荷兰国立博物馆藏。(公有领域)

富兰克林有句话说,人生只有两件事是必然的——死亡及纳税(death and taxes)。几个世纪以来,希克斯收藏馆也未能幸免。为支付遗产税,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的《挤牛奶的女仆》(The Milkmaid)和《代尔夫特房屋街景》(View of Houses in Delft,又称“小街”)、伦勃朗的《戴红帽的萨斯基娅半身像》(Half-length Figure of Saskia in a Red Hat)和扬‧斯汀(Jan Steen)的《吃牡蛎的女孩》(Girl Eating Oysters)等杰作陆续离开了收藏馆。这四幅作品如今都归大博物馆所有,其中两幅维米尔画作都收藏在荷兰国立博物馆。

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挤牛奶的女仆》(The Milkmaid)。(公有领域)
伦勃朗的《戴红帽的萨斯基娅半身像》(Half-length Figure of Saskia in a Red Hat)。(公有领域)

20世纪初,荷兰政府与希克斯家族达成协议,只要该家族将藏品完好无损地保存在荷兰,就可以免缴遗产税;此外,藏品的维护费用由国家补贴一部分。由此,公众可以通过预约,免费参观希克斯家族的藏品一小时。

在《我的伦勃朗》一片中,现任希克斯家族族长谈到其先祖(扬‧希克斯)的两幅肖像时这样说:“对我而言他们还活着,因为这就是他们生活的地方。”令人欣慰的是,《扬‧希克斯肖像》和名号世代承袭的扬‧希克斯家族,都将留在府邸原地,候迎八方来客。

扬‧斯汀(Jan Steen),《吃牡蛎的女孩》(Girl Eating Oysters),约1658─1660年作,面板油画,21×15 cm,荷兰海牙莫瑞泰斯王家美术馆藏。(公有领域)

原文:Jan Six at Home: Amsterdam’s House of Six Collection刊登于英文《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时报》。

作者简介:米歇尔‧普拉斯特里克(Michelle Plastrik)是一位艺术顾问,居住在纽约。她撰写的文章涉及艺术史、艺术市场、博物馆、艺术博览会和特别展览等一系列主题。

责任编辑:茉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达‧芬奇为加勒拉尼所绘的这幅《抱银貂的女子》,其含意不言自明。达‧芬奇等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没有使用语法,而是仔细地藉由一系列的象征图示(motifs)来呈现画作主角的地位、个性和美德。文艺复兴时期的观画者,无论他们说哪种语言,都能看懂这种艺术上的视觉语言。
  • 从传世千百年的趣闻和源起历史中,让我们来认识“楷法极则”《孔子庙堂碑》的珍奇与虞世南的书法功夫。
  • 贝利尼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是因为他是历史上具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艺术家之一。文艺复兴刚刚开始时,他就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他的早期作品与马萨乔奠定文艺复兴最初基础的作品具有同样的原始感。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他凭借着和拉斐尔媲美的优秀作品,将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推向了几乎最高的成就水平。
  • 波提切利作为早期文艺复兴巨匠而声名鹊起,其实不过才一百年,他的作品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意大利社会中希腊罗马文化与基督教文化之间的错综关系。
  • 拉斐尔的艺术无需多言,雷杜德的创作却值得书写。他为蔷薇和各种各样的植物绘制素描和水彩、镌刻铜版,并印制版画——既为了科学的目的,也为了它们的美。
  • 尽管贝尼尼在绘画上承袭卡拉瓦乔的风格,但大家总是拿他与米开朗基罗相比。 米开朗基罗和贝尼尼都是历史上最伟大的雕塑家,也是唯一在建筑、绘画、雕塑这三个艺术领域都获得至高成就的知名艺术家。综观艺术的高度、成就的广度与才华而言,贝尼尼可说是米开朗基罗唯一的继任者。
  • 1508年,米开朗基罗准许贝鲁格特研究《卡西纳之战》(Battle of Cascina)的素描草图──这幅壁画从未完成。鲜少有人获得这样的殊荣,这无疑表明,米开朗基罗将贝鲁格特当作艺术家来尊重,也当作朋友信任他。
  •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艺术爱好者涌向意大利米兰的恩宠圣母修道院(Santa Maria delle Grazie),观赏达‧芬奇的画作《最后的晚餐》(The Last Supper)。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