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桑德罗‧波提切利:美与德之缩影

作者/Da Yan 嘉莲 译
美术馆工作人员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大师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的《帕拉斯与半人马》(Pallas and the Centaur)一画旁。(Justin Tallis/AFP/Getty Images)
font print 人气: 376
【字号】    
   标签: tags: , , ,

对熟悉西方艺术的人来说,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约1445—1510年)这个名字如今几乎家喻户晓。然而人们可能会惊讶地发现,文艺复兴后的几个世纪中,艺术家们大多不重视他,视之为画风原始、未脱中世纪传统、无法与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所达到的完美境界相提并论。

波提切利作为早期文艺复兴巨匠而声名鹊起,其实不过才一百年,他的作品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意大利社会中希腊罗马文化与基督教文化之间的错综关系。

帕拉斯与半人马

桑德罗·波提切利,《帕拉斯与半人马》(Pallas and the Centaur),约1480—1485年作,画布蛋彩画,207×148 cm,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藏。(

这幅通常称作“帕拉斯与半人马”(Pallas and the Centaur)的不朽神话题材画作,是波提切利杰出的经典作品之一:在嶙峋的悬崖之下,背衬着杳远的风景,两个真人大小的人物在前景中姿态随意地伫立。左侧是一个半人马(centaur),这是古代神话中的半神造物,其兽性往往和放荡的激情和色欲联系在一起。右侧是一位衣袍华美的女子,她抬起手臂抓住半人马的一缕卷发,冷静地看着他。

一个多世纪以来,这幅奇画的主题一直是人们热烈讨论的话题,但至今仍是未解之谜。根据流行的说法,画中的女性形象咸认为密涅瓦(Minerva)或帕拉斯‧雅典娜(Pallas Athena)──希腊罗马的智慧女神。她手持长长的礼戟,半人马则握着一张松弛的弓,二者没有任何打斗的迹象。女神明显控制了半人马,这通常诠释为人类的兽性激情服从于神圣的理性。

如此复杂的图像志(iconography),很好地反映出波提切利那个时代的思想氛围。在整个15世纪,佛罗伦萨的人文主义者一直在基督教神学和古代哲学的背景下讨论这些有关人性的问题。这种讨论在洛伦佐‧德‧美第奇(Lorenzo de’ Medici,1469—1492年)统治时期达到高潮,美第奇是政治家、银行家,也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有影响力、最热心的艺术赞助人。

这幅画绘制于15世纪80年代,即波提切利从罗马归来之后,很可能是受美第奇本人委托而创作,作为送给其表亲的结婚礼物。大概是异教神话主题吸引了他们对古代文化的人文主义兴趣,半人马的顺服也可视为婚姻承诺的浪漫象征。

东方三贤士来拜

桑德罗‧波提切利,《东方三贤士来拜》(Adoration of the Magi),约1475—1476年作,画板蛋彩画,111×134 cm,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藏。(公有领域)

 

作为佛罗伦萨商贾与精英阶层的画家,波提切利不仅是一位活跃的艺术家,也是活跃于这个圈子中的一员。他为同代人画了很多肖像,也受托为赞助人“量身”作画。1475年他为商人加斯帕雷‧迪扎诺比‧德尔拉马(Gaspare di Zanobi del Lama)绘制的祭坛画《东方三贤士来拜》(Adoration of the Magi),将他的赞助人描绘成佛罗伦萨美第奇王朝的一位密友。波提切利还满怀自信地纳入了他的自画像,确立了自己作为画家和美第奇王朝杰出公民的身份。

自中世纪以来,东方三贤士前来朝拜在马厩中降生的耶稣基督,是《圣经》中最耳熟能详的故事之一。在这幅祭坛画中,他们围聚于圣家族的脚下献上礼物,两边站立着一大群服饰考究的观众。

不过,波提切利并没有对三位智者进行刻板式的描绘,而是赋予他们以美第奇家族的形象特征。带领家族走向繁盛的老科西莫(Cosimo the Elder)化身黑袍博士;下面身着鲜红长袍的人物是其子皮耶罗(Piero)──美第奇家族第二代。其它家族成员及友人散布在人群中,包括洛伦佐、其弟朱利亚诺(Giuliano),以及诗人兼古典学者波利齐亚诺(Poliziano)。而这幅祭坛画的赞助人加斯帕雷‧德尔拉马也被认定为现身画中:在画面右侧,他身披蓝色斗篷,手指自己,面向观众。波提切利本人也转过身来,以专注的目光面对观众,似乎在邀请我们观看并思考他所创造的世界。

波提切利作《东方三贤士来拜》(Adoration of the Magi)局部。(公有领域)

这幅祭坛画中有大量同代人的肖像,堪称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社会的缩影。此画是迪扎诺比为他在新圣母大殿(Santa Maria Novella)中的个人墓堂而委托创作的,很方便供公众参观。绘画主题的选择,对美第奇家族成员的描绘,表明这位赞助人想向世人宣明自己与权贵银行家家族的关系。事实上,迪扎诺比的私人小礼拜堂是在1月6日主显节(译注1)时落成的,每年这一天,美第奇家族成员都会装扮成东方三贤士参加庆祝游行。

虽然波提切利受托创作的是一幅宗教画,但他却详细描绘出了所有这些社会背景,更多传达的是赞助人世俗的愿望,而不是其内心对基督或玛利亚的虔诚。

书房中的圣奥古斯丁

桑德罗‧波提切利,《书房中的圣奥古斯丁》(St. Augustine in His Study),作于1490—1494年间,面板蛋彩画,41×27 cm,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藏。(公有领域)

然而,佛罗伦萨社会对世俗名利的普遍追求,让那些致力于中世纪精神生活的人越加担忧,在他们看来,美第奇政权及相关的人文主义文化是腐朽堕落的。1494年洛伦佐去世后,多明我会(the Dominican)传教士吉罗拉莫‧萨沃纳罗拉(Girolamo Savonarola)身边聚集了大批追随者。他夺取城市政权,驱逐了美第奇家族,谴责其铁腕专制、教士的腐败和对穷人的剥削,并呼吁重建基督教信仰。

波提切利作为信仰虔诚的艺术家,深受萨沃纳罗拉布道的启示,在晚年远离了年轻时关注的世俗和异教主题,甚至还传说他在修士们举行“虚荣篝火”(bonfire of the vanities,译注2)时烧掉了自己的一些作品。

小巧精致的《书房中的圣奥古斯丁》(St. Augustine in His Study)就完成于这样的动荡时期;那时,波提切利对古代异教的人文主义兴趣,与他深切的基督教信仰之间似乎发生了不可调和的冲突。画中可见,在一间简朴的拱形密室中,坐着希波的奥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4、5世纪间的著名神学家与哲学家。他看似正在一本袖珍书册上静静写作,地上的废羽毛笔和散落的碎纸片,却透露出这位作者的内心远未平静。

波提切利在这里想要表达的或许是:绘画创作如同思考与写作,也需要勇敢的牺牲和修正。只有不懈纠正错误和瑕疵,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努力成就伟大的心灵。

【注1】主显节,基督教重大节目之一。每年1月6日,西方基督教纪念及庆祝耶稣基督在降生为人后首次显露给外邦人(指东方三贤士),东方基督教则庆祝三位一体的神切实向凡人显现。
【注2】“虚荣篝火”是指焚烧被宗教当局谴责为罪恶的物品。1497年2月7日,萨沃纳罗拉的支持者于忏悔星期二在佛罗伦萨的广场焚烧了数千件搜集的物品,包括化妆品、艺术品和书籍。

原文: 刊登于英文《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时报》。

作者简介:Da Yan是欧洲艺术史在读博士生,在上海长大,现居美国东北部。

责任编辑:茉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17世纪意大利画家圭多‧雷尼(Guido Reni)的作品《圣母无染原罪》(Immaculate Conception,又称圣母无原罪始胎、圣母始胎无染原罪)散发着神圣美丽、纯洁和光芒,圣母的一颦一笑都透露出她最虔诚的心。她微微仰头,虔诚地凝视着上帝,双手轻轻合十,做出祈祷的姿态。看着画作,你仿佛可以听见天使吟唱的赞美乐音,飘扬于云层之间。
  • “莎士比亚戏剧最棒的一点是,没有人能告诉你它们应该是什么样子。剧本中的舞台说明和场景布置是出了名的简短;几乎 没有任何关于服装或外观的规定。”画家们正是利用这一特点创作出波澜壮阔的画作,将莎翁戏剧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仍然发出自己的声音、反映出独特的风格。
  • 达‧芬奇为加勒拉尼所绘的这幅《抱银貂的女子》,其含意不言自明。达‧芬奇等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没有使用语法,而是仔细地藉由一系列的象征图示(motifs)来呈现画作主角的地位、个性和美德。文艺复兴时期的观画者,无论他们说哪种语言,都能看懂这种艺术上的视觉语言。
  • 从传世千百年的趣闻和源起历史中,让我们来认识“楷法极则”《孔子庙堂碑》的珍奇与虞世南的书法功夫。
  • 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伦勃朗‧凡‧莱恩(Rembrandt van Rijn,1606─1669年)至今仍是这座城市的“艺术君主”。他的许多经典画作都收藏在荷兰国立博物馆(Rijksmuseum),该馆拥有的伦勃朗画作是世界上最多的,为人们展现了独具特色且面貌多样的伦勃朗作品全貌。
  • 贝利尼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是因为他是历史上具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艺术家之一。文艺复兴刚刚开始时,他就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他的早期作品与马萨乔奠定文艺复兴最初基础的作品具有同样的原始感。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他凭借着和拉斐尔媲美的优秀作品,将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推向了几乎最高的成就水平。
  • 拉斐尔的艺术无需多言,雷杜德的创作却值得书写。他为蔷薇和各种各样的植物绘制素描和水彩、镌刻铜版,并印制版画——既为了科学的目的,也为了它们的美。
  • 尽管贝尼尼在绘画上承袭卡拉瓦乔的风格,但大家总是拿他与米开朗基罗相比。 米开朗基罗和贝尼尼都是历史上最伟大的雕塑家,也是唯一在建筑、绘画、雕塑这三个艺术领域都获得至高成就的知名艺术家。综观艺术的高度、成就的广度与才华而言,贝尼尼可说是米开朗基罗唯一的继任者。
  • 1508年,米开朗基罗准许贝鲁格特研究《卡西纳之战》(Battle of Cascina)的素描草图──这幅壁画从未完成。鲜少有人获得这样的殊荣,这无疑表明,米开朗基罗将贝鲁格特当作艺术家来尊重,也当作朋友信任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