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这样教 小皇帝变成好孩子(5)

“慢下来”才是解决之道
麦可.温特霍夫 译/王泰智、沈惠珠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空出时间来陪伴孩子

在寻找摆脱困境的出路,以及回归“孩子就是孩子”模式的道路上,可能发生见树不见林的情况。本来理所当然的事,现在我们却必须重新认识和学习,才能找到对儿童发展至关重要的内在平衡力量。

时间就是重要因素之一。要拿出时间,要在没有时间压力的状态下利用时间。这听起来相当普通,但看看周遭就会发现我们所做的,正在为未来指明关键性的方向。

生活步调太快,有时是一种病毒

现代社会沾染了速度病毒。速度代表一切,快速就是世界的结构。若是你不具备速度就会在竞争中落败,职场上是如此,但私人生活也逐渐如此。专家们发现,科技发明的速度在几年内提高数倍。我们不难预见,人类的心理发展已经无法跟上高速行驶。若说二十世纪初,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发展可以带给我们直接体验的速度感,那么今日生活速度加剧的代表,则是只能间接感受到的资讯技术。现今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不把生活节奏快速当成问题。

资讯传播和处理的速度,在大都市中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不可或缺的要件。有人针对这种趋势发起了抵制运动,例如“慢食”运动,是一个专门反对无情速食的族群,但只被当成典型的边缘族群。其实他们的努力正是一种认知的象征,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也值得提倡。慢食有助消化,是每日与资讯赛跑中的短暂休息,有助于在心理上取得相应的平衡效果。

生活“愈慢愈美丽”

在此我们可以确认,关系障碍和看待“孩子”的各种模式都是社会问题,它们与时间概念改变和生活中难以平衡的压力有关。体认到这点,就来到了理解此问题的入口。然而从这些认知也更清楚,在第一本书出版之后,我所了解的种种是不可能实现的。要改变父母、幼教人员、老师、其他成人以及孩子的争议处境并非儿童教育的指导问题。

没有完美的超级计划可以将“没教养的孩子”(事实上是心理未发展的孩子!)变成所谓的模范儿童。藉由我的工作,我希望大家暂时停下脚步,静心思考以下的问题:

─我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表现?
─我以何种“关系模式”在关注孩子?
─对我、对别人、对我的孩子,我是否有时间不够用的感觉?
─社会未来的某些负面发展是否也会波及到我身上?

我们唯有停止每天在仓鼠笼中转圈圈地瞎忙,才可能找到解答。我这么说,不是想把关系障碍的责任归咎到成人身上。我也承认,仍有很多父母与教育者抱持平常心,坚持“孩子就是孩子”的模式来教育孩子。我做出这些分析和结论,本意不是为这些人制造混乱,而是要印证他们的理念是正确的。

但我在书中的提示却是考虑到所有的成人,希望他们能经常自我反省,让自己坚持在正确的轨道上或者步入正轨。这种自我反省和稍作休息的过程会让我们去思考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过去这几年来让身在现代社会的我们疲于奔命,也深深影响着我们的未来:意义的问题。

在此指的并非抽象的“人生的意义”,而是“在每天生活中追寻的意义”。对我来说,意义是成人的规范和方向。在人生规范和方向上有所遵循的成人,很少需要透过其他途径来消除危机和解决问题,而是可以透过能力找到自己内心的平静。

具体的意义可以透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加以实现。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找寻社会共同的体验,对抗现代社会人与人的疏离感,例如可以参加协会或参与教会集体活动来实现。可以依赖他人,也可以为他人做些好事,有些活动可以减轻超速生活为我们的心理所带来的挫败感。

工作是为了生活,但不是生活的全部,放慢脚步仔细品味和体会生活,回归人我之间、亲子之间最自然而久违的关系,才能发现和感受生活之美。

─ ─摘自:《这样教,小皇帝变成好孩子》野人出版提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直觉式教育的关系模式认为“孩子就是孩子”,这是大约二十五年前成人谈到孩子时的理念。此一模式的亲子相处架构是,承认成人和孩子之间存在着权力差异,不论私人层面还是社会层面皆然。
  • 我们必须认清与孩子发展相关的直觉行为和放任态度之间的区别。后者从根本上来说,是在开明和独立的外衣下,漠视孩子及其社会行为;直觉行为则恰恰相反,保持平常心的成人能够感觉到是否需要回应孩子的行为;如果需要,也会知道怎么去做。
  • 沟通永远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前提是我们确实想解决问题。但沟通往往没那么简单,不同的人虽然运用同样的概念,却是表达完全不同的事。谈论孩子时更是如此:我们都在谈孩子,却是指不同的“对象”─这也是因为我们看待孩子的模式不同所带来的结果。
  • 把孩子看成是孩子的成人能够体认到,身心发展不成熟的孩子得学习各领域的知识才能健康成长,成人也必须时刻用爱心陪伴、进行指导。这是对孩子发挥保护的角色,必须具备特别的责任意识。“被保护者”这个名词今日几乎不再被使用,却最能表达这项观点。
  • 我们一直在推广学前教育课程。诚如近日《纽约时报》一篇文章指出,学前班远远供过于求,还提到“幼儿教育提倡者说,如果家长知道学前教育的好处,可能会有更多的家庭报名参加。”然而这些所谓的好处往往难以实现。从各种学术研究得知,上学前班的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可能遭遇困难,在行为和学业上落后于没有上过学前班的同侪,而且在学涯后期被留级的可能性增加。
  • 孩子会在学习过程中的某个阶段,对学习本能的热爱常常会消失。许多孩子逐渐开始厌恶甚至害怕上学和学习新事物。 以下是一些简单的策略,家长或老师可用来培养孩子保持对学习的热爱。
  • 漫无目的的育儿,是一件非常慌乱的事。有了孩子后的每一天,我们都要面对许多抉择:替孩子准备什么食物?找什么学校?玩什么运动?如果父母心无定性,总是犹豫不决或朝令夕改,家庭就会陷入各种混乱。
  • 教养不同调的照顾者,有时候是老公或老婆,更多的情况是上一代长辈,甚至是保母。因此当教养不同调的时候,骑虎难下,父母该怎么办呢?
  • 如果孩子已具备自我调节力,那么接下来就要进一步培养自我调节学习的能力。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包括自己制定学习目标、有效的学习计划与实践后的自我评价。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为了达成目标,有效的管理自己的情绪、想法和行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