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这样教 小皇帝变成好孩子(4)

正确沟通,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长(下)
麦可.温特霍夫 译/王泰智、沈惠珠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建立沟通的心理前提:把孩子看成是孩子

把孩子看成是孩子的成人能够体认到,身心发展不成熟的孩子得学习各领域的知识才能健康成长,成人也必须时刻用爱心陪伴、进行指导。这是对孩子发挥保护的角色,必须具备特别的责任意识。“被保护者”这个名词今日几乎不再被使用,却最能表达这项观点。

被视为“被保护者”的孩子在等级制度中只能居于他的保护人之下,但孩子却不会因此受到任何负面影响(此段所谓的等级制度系指与生俱来的阶级制度,如父母和子女)。

我们可以用体育训练为例,来说明这点的重要性。不论进行哪一种体育项目的训练,都必须划分教练和学员的区别。前者制订训练计划,后者则要听从指导、进行训练。制订计划在此是个核心问题。教练对运动员的指导和演示,成人对孩子的指导不是为了培养单纯的接受命令者,而是为了帮助他们成为自信和自立的人。目前为止,没有一名奥运冠军和自信自立的成人是从天而降或者与生俱来的。不论是运动员还是其他人,他们的成绩都归功于他人的陪伴和帮助。

教练训练学员时,会不断指正学员的错误,让他们更加完善地完成动作,但这不是像在军营里一样采取专制手段,而是为学员提供积极的关怀。运动员开始学习一个全新的项目时,还是这个领域的新手。同样的,孩子也是生活领域的新手,两者的奋斗目标都是自我改善和学习,因此必须尊重阶级制度中的“上级”(教练/成人)。阶级制度中的上级,只是职能的分工使然,而不是自己要高人一等。这也符合成人和孩子的关系:成人并不是把自己置于孩子之上,而是直觉地知道,孩子需要引导和带领,因为他们还未完全发展成熟。

体育教练在训练开始时,重要的是今后要为某个体育项目取得成绩奠定基础。若学员都是新手,训练项目的持续性很重要,不能今天训练这个项目,明天又训练那个项目。只有经过多年训练,才能进行技巧讨论,讨论今后如何改善运动方式和提高成绩水准。把这些运用到孩子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就意味着较大的孩子才能逐渐进入决策过程。

然而,运动员训练过度往往是有害处的。整体来说,他们必须无条件按照教练的指导进行训练,否则就会出现所谓的认知障碍:如果我是网球运动员,训练时每次击球前还要考虑这样打是否适当,还是另一种打法更合适,那么对手击来的球早已不知去向。这里需要的不是技巧,而是击球时的本能反应。

如果学员不把教练看成是指导者,而是一个平等的队友,就会进行无止境的讨论,而不是常规的训练,这对提升运动水准并没有好处。

把孩子看成是需要发展生命的人,就是认为孩子仍然是孩子。

身为儿童心理学家,我完全可以跟这样的人进行沟通,因为我们说的对象是一样的。讯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在沟通时,理论上应该处于同一个频率。一旦沟通的一方在谈话时把孩子当成了伙伴,而我只把孩子当做孩子时,就会产生沟通困难。一方认为“孩子就是孩子”,另一方若是用其他关系模式来看待“孩子”,双方在截然不同的基础上交锋,必然是没有结果的对话。

─ ─摘自:《这样教,小皇帝变成好孩子》野人出版提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美国职篮NBA“小皇帝”詹姆斯今天狂砍35分,韦德(Dwyane Wade)贡献22分,助迈阿密热火(Heat)以114比96击败密尔瓦基公鹿,免除本季对战3场遭横扫的难看纪录。
  • 据明报报导,香港有不少儿童不懂自理,日前有机构的一项调查发现,多达九成港童连基本厨艺如洗米煮饭、煮即食面也不懂,调查还发现,逾七成家长还予以“配合”,过去1年内不曾允许子女入厨。有家长团体劝谕,家长毋须过分保护子女,应陪同子女入厨,训练其自理能力。
  • 直觉式教育的关系模式认为“孩子就是孩子”,这是大约二十五年前成人谈到孩子时的理念。此一模式的亲子相处架构是,承认成人和孩子之间存在着权力差异,不论私人层面还是社会层面皆然。
  • 我们必须认清与孩子发展相关的直觉行为和放任态度之间的区别。后者从根本上来说,是在开明和独立的外衣下,漠视孩子及其社会行为;直觉行为则恰恰相反,保持平常心的成人能够感觉到是否需要回应孩子的行为;如果需要,也会知道怎么去做。
  • 沟通永远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前提是我们确实想解决问题。但沟通往往没那么简单,不同的人虽然运用同样的概念,却是表达完全不同的事。谈论孩子时更是如此:我们都在谈孩子,却是指不同的“对象”─这也是因为我们看待孩子的模式不同所带来的结果。
  • 我们必须从“激发这类儿童的勇气,并让他们相信自己的长处与能力”来进行治疗。
  • 在成长到学龄的这个阶段,孩子们正在培养和练习帮助新朋友、与他人相处和交友能力。还有自我调节和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
  • 学龄儿童往往喜欢独立,但他们仍然需要你的爱、关注和认可。在成长和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也需要一些限制和指导。这些限制可以帮助你的孩子感到安全,并为开始上学后的新规则、惯例和责任做好准备。
  • 我们已经知道,儿童都会努力追求优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责任,就是将他们的努力追求导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须确保,孩子的努力可以获得心理健康与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调。
  • 我们知道,不劳而获的成功多么容易转瞬即逝,因此训练儿童满怀企图心没有什么好处;更重要的是训练他具备勇气、坚忍和自信,这样他才能体认到失败时永不气馁,而且应该视“失败为需要被解决的新问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