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古道人生】祖父賴帳殺人 四十年後孫子輩償還

作者:泰源整理
神目如電,報應不爽。 (Pixabay)
font print 人氣: 2070
【字號】    
   標籤: tags: ,

神目如電,因果報應亦不爽!殺人滅屍、偷竊滅跡,難道人不知,天就能放過行惡的人嗎?請看兩則故事。

賴帳殺人 禍延子孫

宋朝時,撫州(江西省東部)有一鄉民叫馮四,家貧不能活下去,於是帶著妻子和六個兒子逃到宜黃縣(今江西撫州市),投奔一大戶人家,幫他耕田勞作,治理田園。

經過二十年,最小的兒子也娶了媳婦,但生活也是僅夠開支而已。這六個兒子個個都壯悍有力,縣裡的人都怕他們。後來,第五個兒子因劫盜財物事敗,被抓到監獄,判了杖刑和耳後刺環,全家被驅逐出宜黃縣。第六個兒子則大腿生瘡,很長時間也好不了。

話說從頭。先前,馮四曾在撫州城裡黃翁的算命攤子問過凶吉,黃翁說:「哇!這怎麼辦才好?你家前世所作的一件『窯火公事』被揭發了,有兩個鬼守候在門庭,雖然你平時很謹慎,但已經來不及了。如果你們家的狗生了兩條黑公狗時,那就是禍患發作的時候,其它的我就不知道了。」

馮四自此以後憂心忡忡,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精神來。他暗中告訴別人說:「黃翁算的卦,真的很神啊!我父親生前是靠燒陶瓷為生的,曾經借了兩個客商二十千錢的紗帛,約好了償還日期,但是到期他不肯還,客商便親自到了陶窯逼我父親還錢。那個地方很偏遠荒僻,附近沒有人煙,因為還貸的事情,父親與兩位客商爭吵起來,後來他帶著手下燒窯的工人一起把這兩個客商給殺了,並將屍體放在窯裡,縱火焚燒滅跡,外邊沒有人知道這事兒。後來,我父親正常壽終,沒想到這件惡行報應在他子孫頭上來了!」

第二年,馮四家養的黑狗果然生了兩條公狗,他雖然非常討厭這兩條狗,但又不敢殺它們。過了半年,第五個兒子的官司就臨身了;第六個兒子的大腿上的膿瘡,醫生認為是鬼作崇引起的,因此無法醫治。

一日,當第六個兒子閉戶在家晝寢時,看見有兩人拿著竹杆,挑著籠子進家裡來了,他害怕極了,家裡其他人都在遠處,沒辦法救他。那兩個人上了床,把竹籠壓在他大腿的瘡口上,他痛徹心髓,不能忍受。後來沒過多久,他就自縊身亡,他妻子也跟著上吊了。

第二兒子和第四兒子,也因為再犯盜劫罪,受黥刑。最後馮四一家人狼狽得星散流離,馮四落得個在路上行乞,求死不能。此時離他父親殺死客商的事有四十年了。

後人評論說:殺人凶手本是馮父,但他卻能夠善終,而報應卻延後到諸孫。可見冥間中的報應亦為曲折、迂迥,但最終無人能擺脫得了。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信矣!

下面再講一個僕人盜主人財遭報應的事例:

偷竊滅跡  天降罪罰

明代時,有一監生[1] 叫徐五湖,他的一位愛妾金氏,出嫁時帶來的嫁妝很豐厚,但無子女。徐五湖臨終時又給她二十畝田地和樓房數間,並令一僕人徐某侍奉她。過了不久,僕人徐某萌生異心,趁金氏回娘家時,翻箱倒櫃,將她收藏的所有金銀珠寶和錢財全部據為己有,然後縱火焚樓以滅跡。當金氏從娘家回來,看到樓房和所有財產歸為灰燼時,惟有呼天號泣而已。

僕人徐某偷偷竊喜,自以為得計,對外人言:幸虧自己住的房間沒有起火,於是拉著他的豬朋狗友到城隍廟報謝。一夥人群聚暢飲,當飲酒到高潮時,忽然有神附在僕人身上罵道:「惡奴盜主人財,焚其室而又戲侮吾神,罪該死,不得寬免其罪罰。」

眾人大驚,紛紛跪拜俯伏。金氏聽聞有此事,也趕到城隍廟,向神傾訴,問贓物藏在什麼地方?回答道:投於廁所中。然後到廁中一探,果然得一布包,失物俱在。

僕人徐某僵撲在地,久久才甦醒過來。後來竟然一粒米都吃不下,絕食而死。神目如電,其報應亦顯著、明白、透徹。

註[1] 監生:明清兩代在國子監讀書或取得進國子監讀書資格的人。具有此資格的人,就可以和秀才一樣應鄉試。
@*#
資料來源:《稗史彙編》、《涇林續記》

─點閱【古道人生】系列─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有個書生眼睛害病,塗了道士給的藥後,竟然看到了另外空間的景象。他有了這一雙特殊的眼睛之後,發生了哪些事呢?
  • 一位清朝總督未顯貴前遭遇坎坷,家中常常有一餐沒一頓地。後來他得到了一位道士的指點和幫助,並給他算命指出未來可享有大好前程。總督的命運都在道士的預示之中,直到有一天,在電閃雷劈之下,事情急劇逆轉……。
  • 《周易·坤·文言》中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薄福者必刻薄,刻薄而福愈薄矣;厚福者必寬厚,寬厚則福益厚矣。善待繼母和弟弟的顧爾言怎樣得到護祐?
  • 清朝時期,昭文這個地方有一戶姓馮的世家大族,家中有兩個女兒,大的叫彩苞,小的叫彩縷,都長得很漂亮。兩姊妹從小就與近鄰的夏家看吳家的兒子是青梅竹馬,互相悅慕。後來彼此訂了親。但是妹妹嫌貧愛富,強要與姊姊交換未婚夫,卻發生了周折,兩姊妹的命運又有什麼奇妙的變化呢?
  • 道光十五年(1835年)栗毓美為河南山東河道總督,他一生最大功績就是治水,民間為他修建了祠廟,拜他為「河神」,稱為「栗大王」,他也成為歷史上最後一位黃河河神。平時他在家中或外出時,必定會帶著一個小木牌和一件赤褐色的衣服,小木牌上沒有名字,只是寫著「恩太太」三個字,這背後有什麼感人的故事?
  • 姚老闆對馮皮匠說:「你們的起居飲食都不用愁,一切皆由我供應;兄弟您也不需要再勞累了,您將嫂子迎來,和我們一起居住,我們將一起經營這個合業,不用再有別的憂慮了。」馮皮匠為何能得到這個福分呢?
  • 一個人的錢財不是越多越好,要和自己命中的福分相匹配。如果一個人的命是註定只能載重五十噸重的船,但他憑努力、才能或時勢、機遇而發了個一千噸重的大財,船輕財重,這樣的船就行不遠,稍有風吹雨打,船身就會傾覆無疑,所賺的千萬財富也如竹籃打水一場空,為他人作嫁衣裳。
  • 人間與幽冥真相隔嗎?人行善在天地和幽冥之界都有感應與回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