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樂獨奏與協奏曲】聖桑B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第61號

人氣 488

【大紀元2023年09月01日訊】
聖桑B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第61號
演奏者:神韻藝術家
小提琴:曹承真
指揮:高德明
神韻交響樂團

卡米耶·聖桑——十九世紀備負盛名的法國作曲家,為浪漫後期作曲家之一。獨具匠心的他,將古典風格的典雅、浪漫時期的和聲與精神巧妙地交融在他的作品中。

聖桑於西元1880年三月寫下這首《第三號B小調小提琴協奏曲》,正值事業頂峰的他也在這段時間裡譜寫了一套著名的音樂組曲、一部歌劇和一首鋼琴協奏曲。此曲是作者為獻給西班牙獨奏兼作曲家帕布羅·德·薩拉沙泰而作,並於西元1880年十月舉行了第一次首演。

全曲涵蓋三個樂章。聖桑特意略去了傳統的樂團前奏,代之以樂團演奏的顫音,數個小節後,小提琴獨奏華麗登場。第一樂章,圍繞著大膽、極具表現力的第一主題和富有旋律性的第二主題展開,樂章中有著大量雙音、音階、琶音片段,將獨奏家的高超技巧發揮得淋漓盡致,也使作曲家無需再為此曲譜寫華彩片段。

第二樂章,恬靜、舒緩的西西里節奏型,小提琴獨奏在弦樂聲部豐富的聲響基礎上,與主要木管演奏員們彼此呼應。樂章末段,小提琴獨奏的主題由雙簧管接過,獨奏家與單簧管一同演奏著泛音,為樂章增添了一抹清恬、幽靜而淡雅。

最後一個樂章,由小提琴獨奏宣敘調般的引子起始,一路延續著迅疾的步伐,直到合唱般的第二主題出現,小提琴聲部輕撫著優柔的旋律,如歌如訴。而後,第一主題再現,經弦樂聲部激起的昂揚,加上銅管聲部的高亢,由小提琴獨奏承接起那磅礴的氣場,作最後的輝煌。

此曲所呈現的面向之廣,如何取得最佳的詮釋,對演奏家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這首《第三號B小調小提琴協奏曲》,與作曲家所譜寫的《引子與迴旋曲》(1867)、《哈瓦奈斯舞曲》(1887)一起,成為備受當今小提琴演奏家們所喜愛的曲目。

欣賞完整影片:

觀看更多神韻作品

歡迎了解更多:
推特:
臉書:
Instagram:

責任編輯:李越

相關新聞
【神韻早期節目】草原曠鼓(2016年製作)
【舞蹈三劍客】穿越迫害的藝術家 孫弘威背後的故事
【舞蹈】中秋神韻舞蹈技術技巧表演 乾淨世界獨家首播
【飛天大學學生娛樂作品】青山月影
最熱視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