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開經濟專家會問藥 專家:癥結在中南海

人氣 6900

【大紀元2023年07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寧海鐘、易如報導)中共總理李強昨天(6日)召集多名體制內經濟學者開會,搜集對於救經濟的意見建議。多位專家認為,經濟的癥結根源在中南海,李強要聽習近平的,由於習近平要和美國對抗,目前中國經濟多重危機爆發,已無藥可救。

中共總理李強7月6日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常務副總理丁薛祥出席。

參加此次座談會的專家共有八人,分別是: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恆,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浙江大學副校長黃先海,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研究院副院長袁海霞,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總工程師秦海林,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陸銘,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

鄭旭光:李強不敢碰政治 要專家幫忙不添亂

據官媒報導,在聽完專家意見後,李強首先吹捧在習近平領導下「經濟呈現回升向好態勢,一季度實現良好開局,二季度延續恢復態勢」。然後甩鍋外國,稱「世界政治經濟形勢錯綜複雜,對我國發展帶來諸多影響」。

李強還說,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需要保持戰略定力、增強發展信心。希望廣大專家學者發揮專業優勢,把握客觀規律和發展大勢,多提建設性的意見建議。

獨立政經學者、《旭光時評》主持人鄭旭光7月7日對大紀元表示,李強的表述是標準習近平式的語言,就是「不要慌張,長期向好不會變,開局良好」。

旅美經濟學者鄭旭光(鄭旭光授權)

中國經濟持續惡化的背景下,近期許多有官方背景的經濟學家紛紛拋出觀點,不乏警告意味。其中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於6月底發布了「2023年中期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報告」。報告提到青年失業問題,「如果處理不當,將會引發經濟領域以外的其它社會問題,甚至成為政治問題的導火索。」

鄭旭光表示,劉元春的報告顯示形勢非常嚴峻,這應該是學界的普遍認知。但李強表現得若無其事,而且要專家們要多提建設性意見。

「可能他也覺得問題大,但是習近平告訴他沒事,他自己只好裝著沒事。他畢竟是從基層幹上來的,對經濟並不是不了解。」

鄭旭光表示,李強這次主要是要找一些馬屁學者,在學者領域要統一思想。

「劉元春他們要求尊重私有產權,包括法治環境,這都是政治建議。李強沒有政治權力,他在德國和德國總理會談以後,開聯合的新聞發布會,都拒絕記者提問,他知道記者會提很多政治性的問題,他就迴避了。現在的經濟問題,實際上是根子在政治上,他不能碰政治。他給學界傳達一個聲音:你們要多提建設性意見,就是幫忙不添亂。」

鄭旭光表示,真正決定事情的習近平,關心的是政治穩定。習跑到東部戰區機關講備戰,還就雄安新區事項連續開會,就是想把北京那些權貴系統的人攆到雄安去。「我覺得這兩件事可能是他的大事,一個對北京的權貴開戰,一個對中華民國開戰。」

黃世聰:李強上任後無建樹 所謂經濟巨輪滑落

台灣財經專家黃世聰7月6日對大紀元表示,李強開經濟形勢分析會,主要是最近中國股市和香港股市跌跌不休,人民幣也在貶值,業界對於中國的經濟相當悲觀。

台灣財經專家黃世聰(黃世聰授權)

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的「2023年中期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報告」,提到中國經濟的「5個20%現象」,即是青年群體調查失業率超20%、工業企業利潤按年下降逾20%、地方政府土地出讓收入下降20%、房地產新開工面積下降20%,消費者信心指數缺口高達20%。

報告共同執筆人、中國人民大學發展與戰略研究院教授劉曉光認為這5個「20%現象」,情況屬極為反常,表明相關領域的壓力已經突破了自我修復能力,不僅難以期待隨著經濟復甦自動好轉,更會形成局部領域的惡性循環。他建議當局優化宏觀調控方式,要有「明確和有針對性的策略選擇,超越常規的政策組合」。

李強在7月6日這次座談會上指出,要注重打好政策的「組合拳」,圍繞穩增長、穩就業、防風險等,及時出台、抓緊實施一批針對性、組合性、協同性強的政策措施。

但6月16日李強在國常會已說,「研究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一批政策措施」,當局並未有具體的政策措施。

黃世聰說,「中國經濟目前不是政策說了算,開了再多會議也都沒有用,(李強)說什麼組合性的政策,但是沒有具體的東西。我們目前為止在外面看不到那些能夠改變現狀的政策。」

黃世聰認為,因為真正的問題,包括中美的矛盾,或是國進民退這些這些大方針,不是李強能夠決定的,但是這才是影響中國經濟下滑的根本。恰恰這不是李強能夠做的,是習近平能夠做的事情,他不做就沒辦法。

「今年中國的股匯市都是相當糟糕,人民幣還持續在貶值之中,香港股市這幾天跌得非常重,顯現整個市場對於中國經濟的信心相當的脆弱。李強也沒有能力扭轉局面,中國內需不振,房地產持續在下滑,李強上任之後沒有任何建樹,所謂的經濟巨輪往下滑落。」他說。

吳嘉隆:習近平搞壞對美關係 李強救不了經濟

台灣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認為現在中國經濟的問題是多重危機同時爆發,「我把它比喻為多重器官衰竭。」

台灣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吳嘉隆授權)

他7月7日對大紀元分析中國經濟問題的症狀和病因:

「症狀的部分首當其衝的根源就是房地產危機,房地產的危機帶出地方政府債務的危機,以及背後的國有銀行的地方債務資產、不良資產問題。也就是金融部分的銀行危機。

「房地產危機的根源是就業危機。因為有了就業危機之後,很多人決定斷供,繳不起房貸了。開發商也不敢再去銀行拿貸款來批地來搞建設,因為太多的爛尾樓。

「再往前推,就業危機的根源是出口和製造業,因為訂單跑了,外資撤了。再往前追究的話,那當然就是沒有搞好美中關係。所以根源在政治,不在經濟。所以找經濟專家來,所能做的建議本來就有限。」

中美關係持續成為國際焦點。美國財政部長耶倫正在訪華。中共財政部官網7日發布一個中共財政部官員答媒體問,聲稱:中美經貿關係的本質是互利共贏,貿易戰、「脫鉤斷鏈」沒有贏家,希望美方以實際行動為兩國經貿關係健康發展、實現互利共贏創造良好環境。

吳嘉隆表示,美國是對中國經濟下了重手,然後還派部長級官員一直來中國訪問,這叫做一面對抗一面對話。美國根本無意要跟你取得什麼協議,只是擺一個形式說我們還在對話,唯一共識就是下次繼續談。「這叫做談而不議,有談判而沒有協議。」

吳嘉隆說,就像之前的動態清零一樣,中國經濟問題的根源也是出在政治領域。因為習近平所主持的大政方針,要跟美國叫板,認為是東升西降,要跟美國爭奪領導地位或霸權。結果引來美國的反擊。而且中國內需市場不足以消化出口部門空出來的產能,現在經濟的問題不容易處理。

他還指,推動用人民幣去結算能源交易,是習近平最大也是最後的一個敗筆。中共挑戰美元,結果美國兩黨一致對抗。因為美元地位是美國最高國家利益,絕對不容許挑戰。

吳嘉隆說,習近平推動人民幣取代美元,還搞出一個笑話,就是簽了人民幣貨幣互換協議的阿根廷、俄羅斯、巴西等國,拿人民幣去換美元,在離岸人民幣市場打壓人民幣的匯率,人民幣最近貶值,就是這個原因。人民幣越國際化,就越凸顯美元的重要性,反而人民幣自己要貶值。

「所有這些問題的根源在於習近平的領導方向是跟美國對抗」,吳嘉隆表示,但整個對外關係不是國務院能夠掌握的,李強沒辦法,他出面開會只是在說明他有在努力工作而已。

吳嘉隆表示,現在中國經濟的問題,就算習近平下台了,也不見得有希望,沒有解決辦法,就是沒救了。

責任編輯:方明#

相關新聞
歐盟公布經濟安全戰略 令李強首訪歐洲碰壁
反對封城 曾致信李強 季孝龍「尋滋」案開庭
李強訪歐蹊蹺多 專家:習防「黨內二號」
李強達沃斯論壇批去風險 專家:中共自打臉
最熱視頻
【新聞大家談】習近平罕見異動 李強危險?
【時事金掃描】中共查富士康 台灣大選眼花繚亂
【新聞大破解】王毅將訪美 戰狼轉示弱有詐?
【未解之謎】朵洛莉絲催眠故事(3)跨越400年的視頻?!
【馬克時空】ATACMS烏克蘭首秀 戰果驚人
【思想領袖】 關鍵十年 美國戰勝中共大戰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