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神仙故事】

在母胎中就被預言為神仙的王遠知 預知三位皇帝天命

作者:懷忍忍
王知遠仙逝前預知自己為「少室仙伯」。少室山就是嵩山。圖:明代唐寅《嵩山十景‧冪翠庭》。(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272
【字號】    
   標籤: tags: , , ,

王遠知在母親胎中傳出了啼哭聲;有一出家人預言他將來會是位神仙。後來發生的事情,證實這個生命是帶著根基繼續來修行的,結果是否如出家人所言呢?

王遠知,字德廣,出生在南朝末代,家族是琅琊大族,祖父和父親都是南朝的大將軍。祖父王景賢是梁朝的征北將軍、江州刺史。父親王曇選是陳朝車騎將軍、青冀揚三州刺史、建安郡公,南朝梁散騎常侍、輕車將軍、吳寧縣子。母親是南朝梁駕部郎中丁超的女兒。

遠知從小就聰敏絕倫,博覽融貫群書。初入茅山(位於江蘇省的西南部,主峰大茅峰)為道士,拜陶弘景為師,得其道法。後來又隨著宗道先生臧兢學道。

陳後主聽聞他的名聲,在重陽殿召見他,令他講學論道。王遠知講論的內容,讓陳後主衷心歎服。

隋煬帝楊廣為晉王鎮揚州的時候,令王子相、柳顧言兩人前後召見王遠知。王遠知謁見晉王的時候,鬍鬚、頭髮須臾變白,晉王看到這一幕,內心懼怕就把王遠知遣走。不一會兒,王遠知的鬚髮又回復原來的顏色。

隋煬帝登基後,有次出巡涿郡,派遣員外郎崔鳳舉(其女後來成了唐中宗李顯的韋皇后)邀王遠知。隋煬帝執弟子之禮在臨朔宮接見他,並且在東都洛陽起玉清玄壇作為他在都城的處所。後來隋煬帝遠離朝政三下江都(揚州)。在其行前王遠知預知不祥,曾上諫不宜遠去京國,煬帝不從。大業十四年,隋煬帝終究死於江都兵變。

唐高祖尚未即位的時候,遠知預知他是真命天子,曾經密傳符命給他,密語天命。

高祖武德年間,秦王(後來即位為唐太宗)弭平隋將王世充之後,與房玄齡微服拜謁王遠知。遠知迎接他們,說道:「此中有聖人,可不是秦王嗎?」

秦王於是以實相告。遠知預知未來事,告訴他說:「將作太平天子,願您珍惜自己。」太宗即位後,要加封王遠知,遠知堅持歸山。後來在貞觀九年,太宗降璽書慰勉,並敕令潤州府為王遠知在茅山設置太受觀,並度道士七十七人,為王遠知侍從。唐太宗懷念他的風範「無忘寤寐」;讚譽他的道行超過前人的功業:「道邁前烈,聲高自古」。

王遠知的道行高超,據《舊唐書》記載,是有來頭的。他的母親在一次晝寢小寐中,夢見許多鳳凰聚集到她身邊。做了這個夢後,她就懷孕了,後來腹中的胎兒竟然傳出了啼哭聲。僧人寶志告訴胎兒的父親王曇選說:「這個孩子生下來,未來當會成為神仙大宗師。」

王遠知仙逝時是一百二十六歲。他的道行頗高,本來是可白日升天的,然而因為一件事有虧欠,損了德而不得白日升天。他把原委告訴弟子潘師正:「我修到了仙格,因我小時候誤傷了一個小童的嘴唇,因此不得白日升天。我看見自己的名字已經被簽署為少室(嵩山)仙伯,這就要走了。」

隔天,他沐浴後,穿好冠衣焚香,然後就像入睡一樣寢臥。不久弟子們發現他已經仙逝了。他給兒子紹業留有遺書,說:「你在六十五歲時會見天子,七十歲時會見女君。」調露二年,唐高宗召見紹業,賞賜他並追贈遠知太中大夫,謚升真先生。武則天時又召見紹業,都如王遠知所預告的年分。
資料來源:《舊唐書‧卷二百二》《太平廣記‧神仙二十二》《新唐書‧卷一百二十九》
@*#

─點閱【神仙故事】系列─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 沈周《廬山高》
    於英感到很奇怪,知道遇見神人了,就恭敬謝恩並請教老翁的姓名,老翁笑說:吾乃三國時徐庶是也。於英聽後,驚駭無比,正要跪下拜謝,老翁就消失不見了。
  • 王蘭英是楊延昭的第二位妻子,因父親為北漢名將王懷之故,也稱為王懷女。她天生神力,又被金刀聖母(也有一說為驪山老母)收為徒兒,武藝高強,在當時幾乎無人能敵。然而她與楊延昭又是如何結為夫妻的呢?這就得說起在當地流傳千年的一段情緣故事…...
  • 神通第一的目犍連為什麼會被亂石砸死?7月15中元節原來並非鬼節,原來背後有個感人的故事……
  • 南北朝劉宋元嘉年間,一個名叫求那跋陀羅的僧人從天竺,也就是古印度來到中國傳法。他有著怎樣神奇的經歷呢?
  • 提起白日飛升的詩人,你會想到誰呢?唐代詩人「玄真子」張志和是個中令許多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他的名作《漁父歌》是歸隱修仙的志向代言。他凡塵人生的高峰,停格在「白日飛升」的一幕,流傳千古。
  • 眾香國裡來,眾香國裡去」,這句詩文出自北宋名家米芾之口。詩文背後有著怎樣的傳奇?他坐棺舉拂的故事,又為什麼被後人津津樂道?
  • 千古一僧的傳奇經歷。生前,三位皇帝、兩場戰爭只為搶他一個人;去世後,唐太宗為他立碑提詞。他究竟有何非凡的本事?
  • 王靈官為五百靈官之首,他師從「四大天師」之一的薩守堅薩天師,而他拜師的經歷也有一段廣為流傳的故事。
  • 中國歷朝歷代都出現過不少在山中隱居、修煉的得道高人,當他們走街串巷、閒步市井時,偶爾也會在因緣際會的安排下一展神通,或許是為了讓人身臨其境地感受一下仙術的精妙、道法的高深,亦或是想讓人明白,人性本就通達神性,修神通、煉神術本就是坊間市井中有緣人皆可為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