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濟公袈裟罩山 古井運木

文/宋寶藍
南宋瘋僧濟公以袈裟罩山、古井運木,神奇事蹟在中華代代相傳。(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2244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南宋瘋僧濟公,「有時結茅晏坐荒山巔,有時長安市上酒家眠」。平日穿大街,遊小巷,悠然暢遊喧囂鬧市。或與孩童呼洞猿,或縱身一躍大翻筋斗。濟公「非俗非僧,非凡非仙」,看似瘋瘋癲癲,卻又不時大顯神通。他以袈裟罩山古井運木,神奇事蹟在中華代代相傳。

濟公神像。(王嘉益/大紀元)

南宋嘉泰四年(1204年),淨慈寺發生大火,院中建築全毀。杭州西湖四大寺院之一的淨慈寺,始建於後周顯德元年(954年),是吳越王錢弘俶為高僧永明禪師所建,原名永明禪院。至南宋時改稱淨慈寺。

大火發生前,濟公在沈家藥鋪裡喝酒,沈家媽媽素日敬重濟公,熱情地款待他。濟公喝得酩酊大醉,離開沈家踉踉蹌蹌地往寺院走。他一面走,一面唱:

「本是修來四果身,風顛作逞混凡人。
能施三昧神通力,便指凡人出世津。」

城裡有人認識濟公,見他醉酒難行,於是攙扶他回寺院。濟公剛到寺中,忽然莫名其妙地跳起來,大喊著「無名發,呀呀呀」,一直不停地喊到三更半夜。

僧眾聽他大喊大叫,都不解其意,只當他醉酒發瘋。

到了三更時分,羅漢堂的一盞琉璃燈,燒著了一旁的旌旗,頓時火光大起。濟公繞著廊下大喊:「無名發,呀呀呀。」他趕緊挨個敲眾僧房門。眾僧從夢中驚醒,急忙趕去滅火。無奈火勢隨風,越燒越猛,寺院陷入一片火海。無情的火焰騰騰燃燒,一直燒到次日中午,仍未熄滅。

好端端的寺院被燒毀,眾僧萬分痛惜又苦惱。他們對濟公說:「我們信佛,寺院又供奉許多佛像,為什麼有這麼多佛力,還不能護持寺院?」濟公信口吟出一首詩《淨慈寺火災》。詩文曰:

「無名一點起逡巡,大廈千間盡作塵。
非是我佛不靈感,故要樓台一度新。」

杭州西湖四大寺院之一的淨慈寺。
杭州西湖四大寺院之一的淨慈寺。()

氣勢宏偉的廟宇建築,在火中化為塵埃。並非神佛沒有庇護、沒有靈驗,而是有意去除污垢,使寺院重新煥發神采。

寺院被毀的當晚,方丈只留下八句詩,逕自回天台山了。眾僧失去了安身之地,也失去了處理寺院事物的住持長老。濟公修書一封,請來蒲州報本寺松少林長老做寺院新住持。

重修寺院是項大工程,人力物力財力自然不可缺少。這一切都需要僧人去募化。其間,濟公多次施展神通。先是,他向當朝天子托夢。天子夜裡夢到一尊金身羅漢,向他化緣募捐。皇帝崇佛慕道,為完成這件義事,次日命太尉押運三萬貫寶鈔來到淨慈寺,幫助重建寺院。

當朝天子躬身垂範,捐獻寶鈔,助建佛門,各州府官員、富豪也慷慨解囊,鼎力相助。有了錢財,但還需要木料。

濟公就到嚴陵(今浙江桐廬一帶)化緣募捐。這天,他再次施展神通,用一襲破袈裟籠罩諸山,巨木連根自拔,順著江水漂流,一直漂到江頭。

濟公回到寺院對眾人說:木頭都已經到江頭了。寺院長老準備召集眾僧搬運木材,濟公說:「不用興師動眾。」他吩咐眾人到香積井邊。這時人們才發現,那些木頭自動地從井裡往上「長」,一根接一根地往上湧。木材之大,需要六個人才能勾出來。

監寺僧想要酬謝濟公,付予錢財,濟公拒絕了。他說:「我託神明相助,施展神通,豈會接受你的酬謝?」遂即轉身離開了。

濟公以袈裟罩山古井運木,在《武林梵志》、《淨慈寺志》、《南宋元明禪林僧寶傳》等著作中均有記載。前朝往事已如雲煙,世代傳頌的傳奇故事,仍令後人讚歎不盡。

事據:《淨慈寺志》、《濟顛道濟禪師語錄》、《濟顛羅漢淨慈寺顯聖記》

@#


責任編輯:王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江浙一帶有一個人叫鄭夷甫。他少年有為,令人羡慕。嘉祐年間,在高郵做官。后來遇到了一個有功能的人,可以推算人死的時間,沒有不準的。鄭夷甫叫他一算,原來自己只能活35歲。他一下子就開始感傷起來。有人勸他學一學《老子》或是《庄子》來給自己寬寬心。后來听說有一個和尚,坐在那里和別人談笑中而圓寂。鄭夷甫听了感嘆說:「我不能長命百歲,那也要象這個和尚一樣,也就沒有什么可遺憾的了。」到了那個日子前十天,他四處走親訪友道別。到了那一天,他沐浴更衣,來到屋外的一個亭子里,親自叫人打掃燒香。就在揮手指畫之中,突然就死了。
  • 感恩節前,一位美國朋友說要去杭州渡假,問我何處景觀最值得賞玩。我告訴她,除了遊覽西湖和岳王廟之外,一定要去看一看飛來峰。
  • 濟公住過的杭州淨慈寺,曾經被大火燒過一場。提起這場火,還有一段故事呢。
  • 「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兒破……」聽到這句歌詞,不少人腦海中會立刻浮現出穿著又髒又破、性格又癲又善的經典濟公形象。而在全新古裝神話劇《活佛濟公》中,人們看到的卻會是一個被公認的「史上最帥濟公」。而且,在該劇中,觀眾還可以欣賞到很多趣味橫生的「流行語」。
  • 南宋時期的濟公和尚神通廣大,他在杭州淨慈寺的古井運木傳說可謂家喻戶曉。然而早他兩百多年的北宋時期,名將楊延昭在河北的龍泉寺也發生了一起類似的神蹟,卻很少人知道,那就是「古井生木」的傳奇故事…...
  • 明 沈周《廬山高》
    於英感到很奇怪,知道遇見神人了,就恭敬謝恩並請教老翁的姓名,老翁笑說:吾乃三國時徐庶是也。於英聽後,驚駭無比,正要跪下拜謝,老翁就消失不見了。
  • 王蘭英是楊延昭的第二位妻子,因父親為北漢名將王懷之故,也稱為王懷女。她天生神力,又被金刀聖母(也有一說為驪山老母)收為徒兒,武藝高強,在當時幾乎無人能敵。然而她與楊延昭又是如何結為夫妻的呢?這就得說起在當地流傳千年的一段情緣故事…...
  • 神通第一的目犍連為什麼會被亂石砸死?7月15中元節原來並非鬼節,原來背後有個感人的故事……
  • 南北朝劉宋元嘉年間,一個名叫求那跋陀羅的僧人從天竺,也就是古印度來到中國傳法。他有著怎樣神奇的經歷呢?
  • 提起白日飛升的詩人,你會想到誰呢?唐代詩人「玄真子」張志和是個中令許多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他的名作《漁父歌》是歸隱修仙的志向代言。他凡塵人生的高峰,停格在「白日飛升」的一幕,流傳千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