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节气典故】清明缘何从“节气”变“节日”
清明即是节气也是节日。为何二十四节气中唯有“清明”一枝独秀,被当做隆重的节日呢?
【节气典故】春分阴阳相半 昼夜均而寒暑平
今天春分,在凌晨00:15之时,太阳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等长,阴阳各半,此后北半球昼渐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至于中春之月,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即为惊蛰,此时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冬眠的昆虫,草木也竞相舒展。今年的惊蛰是3月5日23:28。
【节气典故】雨水时节 东风解冻乍暖还寒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立春之后,太阳到达黄经330度的位置是为雨水。雨水本来是指冰雪融化成水。雨水时节,正是春雨绵绵的季节,万物欣欣向荣,草木萌生。
立春代表着春季的开始。此时正是青葱的盛产期,青葱有助于驱寒,又可以杀菌、增强免疫力,预防季节交替的感冒。春寒料峭时,来碗浓香四溢的“葱油拌面”吧!
【节气典故】迎接春的节日──立春
命理学家认为生肖应该跟节气走,从立春算起,也就是2018年2月4日05时28分后出生的孩子属狗。
【节气典故】入腊写春联 大寒又一年
大寒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农谚中有一句“大寒过年”。大寒,冬春正交替,人间准备过年。“腊八祭神告岁成”是古代过年民俗中领头的节目。清代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砚台翰墨磨出飘香的年味……
【节气典故】小寒风信报梅开 腊祭百神
黄历十二月节、第二十三个节气小寒。小寒大寒节气中,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小寒养生要点为何?古人从禽鸟身上观察到小寒的物候现象。小寒有哪些相关的节气典故呢?腊月祭祀、腊八粥源远流长,二十四花信风从小寒开始吹袭,冰天雪梅,梅花领群芳……
为何说过冬至长一岁?
“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其实大有来头,不只是地方风俗而已,这是沿袭自上古时代的历法而来的民俗。
“大雪”,是黄历十一月节。 寒压重衾好像覆冰 ,然而在冰天雪地里,古人却从动植物身上看到“春天已经不远了”的迹象,怎么说呢?从“大雪”有关天气的俗谚,我们也看到了人生的道理。大雪典故之一“ 程门立雪” ,留下敬师笃学的风范。节气民俗“大雪腌肉”,ㄧ挂一挂腌肉备冬,冬雪中的温暖风物诗,展现各地的腊肉特色。
【节气典故】小雪天地闭 腌菜食俗溯三千年
小雪天,气序转寒。中国地域广,看小雪节气,南北两样情。唐代陆龟蒙《小雪后书事》:“时候频过小雪天,江南寒色未全偏”。寒气日日切骨,小雪到腌泡菜、吃泡菜火锅好时节,暖起低荡的心绪……
小雪迎冬 饮食习俗有哪些
在小雪节气,中国每个地区的习俗都有所不同,南方会晒鱼干、酿酒等,北方腌制腊肉,这样的迎冬准备慢慢的形成了一种习俗。
立冬之际 养生需“养藏”
11月7日是立冬,意味着冬季正式来临,天气逐渐寒冷,《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称:“冬,终也,万物收藏也”表示万物收藏、规避寒冷,而人之养生也需“养藏”。
【节气典故】立冬下药雨 补冬开始了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四立”的一个,表示冬天的开始。立冬到小雪节气之间所下的雨称“药雨”,李时珍说:药雨杀百虫。冬天一来,民间冬令进补的炉子也烧红了。宋代的京城到了立冬有一幕特别的风物诗,留下鲜明的历史民俗剪影。诗人们怎样面对万木叶落萧萧下的冬临景象?俗谚怎样表现“立冬”的物候风情?
【节气】寒露九月节 黄花红叶蟹盈筐
古人节气七十二候说寒露:“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映晚秋。离离百草枯、梧桐凋老叶、新雁影南向划长空,预告着秋深了。红叶艳若二月春花、黄菊花凌阴盛放,是此深秋寒露时节酝造出的自然美盛典。
秋分昼夜均分阴阳相伴 养生需循养收
秋分节气后天气凉爽,寒凉渐重秋燥生起。秋分到来,饮食养生要选择滋阴润燥养肺的食物,运动、起居、饮食、精神等方面调摄,以“养收”为原则。
【节气】云敛千山出 白露秋燥滋阴养生
白露时节,冷空气南下,澄净了天宇,云淡天朗、秋高气爽,雁字南飞。《逸周书·时训解》:“白露之日鸿雁来。”白露在秋分前,天地之气寒萌热退是这个节气的征候。白露“补露”,节气养生注重哪些重点?传统“补露”习俗有哪些?白露节气五行生克的食补养生法则是什么?
白露之际暑去寒来 养阴润肺好时节
9月7日是白露,入秋后的第三个节气。历书记载:“斗指癸为白露,阴气渐重,凌而为露,故名白露。”顾名思义,白露时节天气渐凉,夜间草木上开始出现白色露水。
黄历七月中气处暑,诗经说“七月流火”有重要含意?二十四节气,立秋后、处暑来,2017年的处暑在8月23交节,前一天是七月初一,民间说“鬼门开”的日子。处暑中有七夕和中元节两重大民俗节日。处暑,暑止,“出伏迎处暑”当心“秋老虎”,天干物燥,秋台多灾变,要小心处变。秋燥伤人,养阴润燥,处暑鸭、处暑梨养生好食补。
2017年七夕为何晚到?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七夕是中国情人节,古人过了黄历七月节的立秋,就开始准备迎七夕了,今年8月7日立秋过后却要让准备过情人节的人再等一等。2017年七夕,落在8月27日,说来真是晚到了。这是怎么回事?
【节气】立秋 天凉好个秋
秋凉初声,二十四节气立秋登场!有道是“天凉好个秋”给人什么预警?立秋有什么古代礼制影响今人文化生活?立秋饮食防疫民俗知道多少?2017,丁酉年闰六月逢立秋,有无影响?对七夕情人节有什么影响?知道古人“报秋”的时尚?逢立秋怎样“贴秋膘”把肉吃回来吗?……
2014年闰九月 为何2017年闰六月?
2017年7月23日起进入闰六月。上次闰月年2014年闰九月。有民谚说:“三年一闰,好歹照轮”,那么2014年之后“照轮”的闰月为何不是十月而是六月?这里边藏着中国历法的学问。咱们先说一下闰九月的罕见,从公元1849年起至未来的2050年两百年间,就一次而已,闰六月有11次。可见“三年一闰,好歹照轮”内涵深蕴啊!
大暑酷热多雨 遵循五行生克 静心养脾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雷阵雨最多的节气,大地上热气蒸腾,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心气易于亏耗,尤其是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容易中暑。
为什么一年中最热的日子称为“三伏天”?
初伏、中伏、末伏这三个伏日,是一年中最热的三天,故又称为“三伏日”、“三伏天”。
【节气】小暑启三伏天 冬病夏治关键时刻
小暑是指天气“小炎热”,每年在7月6日到8日之间交节,2017年小暑落在7月7日。黄历中,小暑是六月节。小暑节气里,从身心的保卫到环境的保护都必须用心经营、小心防护,以度苦夏。“三伏”天深居慢活防溽暑、落实环保防雨涝、应天时保护田地、掌握“冬病夏治”、三伏贴的关键时刻,就在小暑展开的苦夏里。
在一年中,夏至日是一个转折点。一岁算来今夕短(明末淸初.陈恭尹《夏至夜即事》),夏至日黑夜最短;从阴阳演递转变的意义上讲,夏至日“一阴生”,阳消阴长。古人夏至祭地,夏至避暑消暑有哪些习俗?表现了节气生活的智慧……
过了小满,“芒种”来,炎炎夏日也随着来到。“芒种”一到也意味着中国长江中下游梅雨季就将开始;华北地区的麦田一般在此时开始收割。芒种到,夏争时,忙“三夏”,稼芒谷;感念一米一饭来之不易。芒种到,花神归,珍惜花颜珍惜短暂的生命,在当下。
【节气】小满逢神农圣诞日 防未病 扬神采
二十四节气中小满这个节气很容易被人忽视了,小满节气养生吃“苦”防未病、小满民俗祭神农大帝,其中,饱含着中国神传文化的智慧和慈悲的体现,天人合一“防治未病”的养生实践、和中医药鼻祖神农氏亲尝百草的慈悲济世展现尽在其中。
节气养生/纯阳四月小满至 养心护肤防上火
夏季日长夜短,小满时节晚睡早起,有助于适应气温变化;同时也要保持心绪平和、心态谦卑,宜冥想打坐、进行温和的锻炼,多饮凉茶也可祛湿热、防上火。妊娠早期的孕妇还需留意皮肤问题。小满之后雨水增多,选择清利湿热的食物为宜。
【节气】一夜薰风带暑来 立夏要做哪些事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五月五,立夏了!在这样的立夏时节要作什么事呢?以下从中国的民俗、和四时养生概念提供一些参考。吃“立夏饭”、吃夏(虾)面、吃七家粥、喝七家茶都是带有天人和合的民俗,还有“立夏补老爸”不只是迎夏天节气,还有展现了人际人伦的好美德。夏天养生美颜要注意的事和颜色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