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二十四节气‧春分】

春分时节东西方庆新生 文化妙合

作者:容乃加
春分时节,东西方庆新生与重生,展现文化的妙合。(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361
【字号】    
   标签: tags: , , , ,

春分”在一年中是一个很有指标性的节气,在人的生命过程中也是一个重要的精神象征。

春分”的重要意义

在传统中华文化中,从公元前开始就有“春分”节气和物候的说法。二十四节气说法起于伏羲氏,而定于周公。“春分”虽然不是一年之首、不是春天的起点(“立春”是春天的起点),然而,春分这天,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标示着一年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在“春分”时,从地球上观察天空,太阳横越过天球的黄道路径,正由南向北穿越天球赤道,这个交点就是“春分点”,被定为黄经的零度点。

春分点通常落在阳历年中3月20─21日前后。中国古人在《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中记载:“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阴日损而随阳,阳日益而鸿,故为暖热初得。”就说从这一天起,白天比黑夜一天长于一天,光明日长,希望日浓。

东西方庆新生的妙合

中国的节气“春分”指示新生、诞生的含意;西方的逾越节、复活节的时间也都在此时节,“复活节”显示了重生、新生的意涵。在春分时节,东西方文化对生命的理解与期待展现了妙合。

古代中国的“春分”

春分时节,昼夜均、寒暑平、天地和合,正是化育万物、给予新生的最好时机,所以中国古来有春分一刻值千金的俗谚。春分时,古代的天子领着后妃九嫔举行祭祀高禖的仪典。高禖也就是生育之神,《明堂月令》有记载:“玄鸟(燕子)至之日,祠于高禖,以请子。”

玄鸟(燕子)春分至。图:明‧沈周《杏林飞燕图》。(公有领域)

中华文化讲究天人合一,古代的朝廷、官员们在这春分时节,特别重视顺应天地和合的节气,不打扰万物的生长,安养孤幼,并令衙门轻刑罚、止狱讼。(见《礼记‧月令》)

在英语和德语文化中的“复活节”

在英语和德语文化中的“复活节”是“春之节”,人们在春分时分庆祝春回大地,这是起于古代的神灵信仰,早于基督教的复活节。许多文献指出该节日起源于人类古文化发源地之一的古巴比伦,源自对生育与战争女神伊什塔尔(Ishtar)的崇拜与祭祀。也有的研究认为复活“Easter”的字源和“Ishtar”有关,内含“东方的”意义。

犹太文化的“逾越节”

在犹太文化中,“逾越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纪念节日,纪念天主祐护他们出埃及,到达福地,而获得自由重生的事迹(参见出埃及记五1;十二1-十三16等)。此节落在犹太教历的一月──尼散月(Nisan),亦即春月,相当于阳历三、四月。“逾越节”在犹太教历从一月十四日黄昏时开始,为期七八日。“逾越节”也是历史上犹太人获得新生、重生的时刻。

在拉丁语系的国家民族称复活节的语源,均衍生自犹太人的“逾越节”(Pesach)这一名词。

春天 用蛋庆祝新生重生的风俗

不论是在中国或在世界的古文明中,都有用蛋庆祝新生、重生的风俗。

复活蛋象征新生、重生;郁金香象征春天旺盛的活力。(Shutterstock)

中国立蛋

在中国大陆的一些地方,人们流传着一句话:“春分到,蛋儿俏!”就在“春分”时来一场立蛋比赛,象征新生命的开始。

西方复活节的彩蛋

在复活节时,人们将鸡蛋染色成彩蛋,用来庆祝复活节。复活蛋象征着新生、重生等祝福。在西方国家,人们相信蛋有两次生命,第一次在母鸡产下鸡蛋时,代表着“新生”;第二次则是小鸡破壳而出的时候,代表“重生”。在日耳曼文化传播的地区,复活节彩蛋通常和复活节兔一起出现。也有人认为复活节蛋是由复活节兔子带来的。而且,“复活节”的庆祝行事习俗源于古代,已知早于基督教耶稣基督降生之前就有了。

在日耳曼文化传播的地区,复活节彩蛋通常和复活节兔一起出现,象征新生和生命力。(Shutterstock)

后来,基督教中的复活节是纪念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之后第三天后奇迹复活重生的事迹,并以复活蛋比喻“新生命的开始”,象征“耶稣复活、走出石墓”,以庆祝耶稣的复活。在东欧斯拉夫民族的国家,复活节彩蛋经过一笔一笔地细心彩绘,外观都十分华丽美观。有些斯拉夫民族的人们会把鸡蛋摆在田地上滚动,期望藉鸡蛋生生不息的象征带来丰收。

传统的基督教的家庭会准备12颗蛋,每颗蛋里面都有一节经文与象征宝物,各代表了一部分的基督复活故事。在复活节,大人把蛋藏起来让孩子去寻找;孩子找到蛋、打开蛋并找到里面的宝物,找到信仰的“初衷”。大众化的活动是在家里草坪进行滚彩蛋游戏。

复活节的纪念活动之一是在家里草坪进行滚彩蛋游戏。(Shutterstock)

从东西文化来看,复活节、逾越节和春分的精神有共通的妙合,在其中展现了生命新生与重生的信息。生生不息是亘古以来代代人心中的期待。更重要的是,春分时节,寄托着人们对神的精神信仰,让生命得以坚韧,得以延续。@*$◇

─点阅【二十四节气】系列─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围炉、守岁中,远处、近处的爆竹声此起彼落传开来!暖风褪去柳梢冷,一夜唤回天地春!守护传统价值的民俗,守护人心中的善,穿过除夕,正月初一的新年晨光将春天捎回大地!
  • 悠悠千载,立春带春来!立春的精神与器物文明有哪些丰富的表现?立春养生怎么养?我们从天人合一的视野,展开立春的丰富文化内涵。
  • 岁月匆匆,时序进入黄历年尾声,腊月正在人间展开。古人称黄历十二月为“腊月”,这说法是怎么来的呢?“腊”包含哪些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呢?
  • 虽然不是每个地方都会下雪,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下雪天,但“雪”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直是无法忽视的存在。在冬天的六个节气中,就有两个节气分别叫“小雪”和“大雪”。
  • 立冬节气落在每年十一月七日或八日,一年四季的“四立”之一,标志冬季的开始。从天人合一的精神意义来看,怎么过冬?怎样养生?
  • 一提到九月初九重阳节,很多人第一印象想到的就是敬老,以为这是一个专门给老人过的节日。其实呢,传统的重阳节和敬老没有任何关系,它原本的节日内涵充满了传奇色彩。至于为什么重阳节会有登高、喝菊花酒和插茱萸的习俗呢,这都要从一个神奇的葫芦说起。
  • 拜月、赏月吃月饼,这两者的起源并不是一对的。上古时代就有隆重的祭月之礼,称为“夕月”,但是开始时月饼还不是中秋节物。那么中秋节拜月饼、吃月饼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实际上,中秋月饼的出现比祭月晚了几千年呢!
  • 秋分、春分此二分日,在中国古文化中视为天地和合之最,避免刑罚,以免搅扰天地阴阳调和。春分、秋分“二分日”别称“彼岸日”,来源于佛教。在日本佛教中讲,于彼岸期间善行、恶行都会增大果报,劝告人要避免恶行,精进于善行。
  • 中医的食疗讲究天人合一,在一年四季都有对应节气的进补作法。白露节气开始“补露”!“补露”怎么补?要避免哪些禁忌?随着秋高气爽的秋天脚步,做好秋天养生,放松心绪,轻松地品味生活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