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弘扬传统文化”征文大赛参赛作品

【征文】乐圣师旷 天下至聪 琴艺传神

古代仙圣名人(三)
作者:俞音
“乐由天作”。两千五百多年前,晋国的师旷展现了出神入化的音乐技能。(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1889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9年05月05日讯】“乐由天作”。两千五百多年前,晋国的师旷展现了出神入化的音乐技能。他精于音律,能从乐曲中预见战事成败、国势兴衰;他的琴声,引来玄鹤起舞,令天地动容。他不仅善操琴,而且直谏参政,告诫国君:惠民、仁义,乃重中之重。师旷的传奇事迹,印证了“乐可通神”的博大和玄妙。

“乐者德之华也”

古代的“乐”,并非现代意义的文娱形式,而是上接天道、下启心性、提升道德。天地万物、四季星辰、国家兴亡等无穷奥秘都可从乐音中体察辨别。乐与大自然的造化融合、对应,其中的韵律妙不可言。

中国民族音乐的五声源于传统的五行。宋代音乐理论家朱长文说:“圣人观五行之象丽于天,五辰之气运于时,五材之形用于世,于是制为宫、商、角、征、羽,以考其声焉。”

《乐记‧乐记》中论述了“乐”与“德”的关系:“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广乐以成其教,乐行而民乡方,可以观德矣。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

可见,真正的快乐在于仁义,推行乐教与德教相得益彰。乐是由德行绽放出的花朵,而金石丝竹是奏乐之器。

天下至聪 通达神明

师旷,字子野,春秋晋国乐师,冀州南和(今河北省南县)人,出生年份不详,曾担任晋国大夫,其出仕年代约在晋悼公(前573年-前558年在位)、晋平公(前557年-前532年在位)执政期间。

师旷天生盲目,却拥有超凡的听力和音律直觉。《淮南子原道篇》:“师旷之聪,合八风之调。”有一次,晋平公命人铸了一口大钟,只有师旷听出钟的音律“不调”,后经卫国乐师师涓证实,确实如此。

师旷会弹奏琴、瑟等多种乐器,还是作曲家。相传古曲极品《阳春白雪》就是师旷所作。《太古遗音》中写:“昔天帝使素女鼓五弦之琴,而奏阳春,故师旷法之而制斯曲。盖取万物回春,和风淡荡之意。”

史书里记载了师旷鼓琴的神技。《广博物志》卷三引《瑞应图》:“师旷鼓琴,通乎神明,而玉羊白鹤,翾翔坠投。”后唐徐坚《初学记》卷十六引《韩子》说:“师旷鼓琴,有玄鹤衔珠于中庭舞。”

师旷在当时即被誉为“五音之圣”,后人称其为“聪圣”、“乐圣”。

清征与清角

师旷曾有两次“不得已”而鼓琴,结果是一喜、一悲,此事见于韩非子撰写的《十过》。

晋平公想听“清征”一曲,师旷说:“不可。古之听清征者,皆有德义之君也。今吾君德薄,不足以听。”在平公请求下,师旷只好鼓琴,琴声悠扬,引来十六只仙鹤飞落在宫殿廊门的横梁上,师临继续抚琴,仙鹤列队,继而,引颈鸣叫,展开翅膀起舞。平公十分高兴,满座皆喜。

平公又问,可有比“清征”更动听的曲子,师旷说,它不及“清角”。于是,平公又想听闻“清角”,师旷说,不可以,那是昔日“黄帝合鬼神于泰山之上”所作的曲调,平公的德行浅薄,不够听闻此曲。如果听了,恐怕招致败乱。平公执意要听,师旷只得鼓琴,开始演奏时,黑云从西北方升起,再奏时,刮起大风,落下大雨,撕裂帐幕,毁坏食器,掀掉廊瓦。在座的人四散逃跑。平公惊恐地趴在廊屋之间。随后,晋国大旱三年,平公也得了重病。

乐师议政 以民为本

师旷不仅是音乐大师,在政治上也颇有远见,参与了晋国的内政和外交等事务,对国君“因问尽言”。他倡导“以仁义为奉”,他提出的以民为本的思想,早于孟子的“民为贵”之说。

晋平公曾问师旷:“人君之道如何?”师旷对曰:“人君之道清净无为,务在博爱,趋在任贤;广开耳目,以察万方;不固溺于流俗,不拘系于左右;廓然远见,踔然独立”。

有一次,齐景公到访晋国,在酒宴上向师旷请教治国之道,连问三次,师旷皆答曰:“君必惠民而已。”齐景公回国后马上打开粮仓,散发钱财,接济贫民,凭仁德稳固了政权。

《韩非子·难一》记叙了师旷以琴撞君的轶事。一天,晋平公与群臣饮酒时,慨叹道:“没有什么比做国君更快乐的事了,没有人敢违背我的话。”陪坐的师旷听到这话,拿起琴向国君撞过去,琴撞在墙上,坏了。晋平公问他,“太师谁撞?”师旷说:“刚才有小人在说话,所以要撞他。”晋平公说:“那是我啊。”师旷说:“哎!这不是为人君主应当说的话。”

师旷还曾论“五墨墨”,即可能导致社稷之危的五种昏暗:其一是君王不知臣子行贿博名,百姓受冤无处伸张;其二是君王识人不明,用人不当;其三是君王不辨贤愚,忠奸不分;其四是君主穷兵黩武,好大喜功而致百姓疲惫;其五是君王不知民计安生,法令不行,民心不安。

师旷刚直率真,他提醒高高在上的君王,切勿弄权欺民,“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师旷的深刻明见,在今日同样深具启示。

结语

中国古人敬天信神、重德向善,这体现在古代社会生活的宏微万象中,涉及政治、农业、科技、建筑、医药、乐舞、诗歌、书画等各项活动。顺天道,应天时,合乎礼,守仁义,方得国泰民安。在不同领域出现的“仙”、“圣”名流,其在当世展现的超凡技艺,都与自身的高德紧密相连,起到了教化人心的作用。他们的神迹和神技,映衬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辉煌,为神州增添异彩。

(点阅“弘扬传统文化”征文)#

责任编辑:古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旷,字子野,冀州南和(今河北省南部)人,他是春秋时期晋国著名的音乐家(当时地位最高的音乐家名字前常冠以“师”字)。史书上没有记述师旷出生的具体时间,据估计,师旷应该主要生活于晋悼公、晋平公执政时期,即公元前572-公元前532年。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许多瑰宝,赋予人们许多处世的哲学与智慧。音乐是其中之一。中国古人藉由音乐,体现出人世间的优美、崇高与生命睿智,其中蕴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生命观与道德观,讲究的是与“天地相通”的境界。音乐是活的,是有灵魂的。好的音乐可以规正人的道德,表现善念。而不正的靡靡之音则会让人迷失心智。
  • 中华大地一直被称作“神州”,因为它是神的故乡。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到女娲、伏羲、神农三皇所经历的岁月来看,这显然是一段人与神共处的岁月,神曾经直接传授文化给人类。神传文化当然就有它的神迹存在。在神有意的安排下,佛道神辗转下世,方方面面给人类启蒙,从衣食住行到语言、文字、文化、娱乐以及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都留下了无数的神迹。本文只从浩如烟海的史籍中选取几则关于诗、画、乐界出现的神人神迹。
  • (shown)刚开始演奏,有浓云从西北方向涌出。继续演奏下去,狂风刮来了......
  • 这些记载说明音乐可以“通灵感物”、“万物皆化”,使草木有情、鱼鸟有知。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用极为夸张的说法,来渲染音乐的魅力和作用。
  • 闻声驰铁骑,过影走金蛇。进退真神捷,盘旋任屈斜。毫光团白雪,风雨散梨花。一气如相贯,全身总被遮。阴阳回地纽,狐媚遁天涯。仿佛陈安技,真堪任虎牙。
  • 药能治病救人,药能长生不老。人们对无病无灾的福份向往,沉淀了一种持久的文化理念。古人对药的崇信,引发出许多神话故事,让我们来看看中国古代文化之中的“药”的神话寓意吧。
  • 商汤对人、对万物都能作到“网开三面”。夏桀失政在鸣条这地方被商汤打败了。当时,商汤并没有马上取代他的王位。他对夏桀说:“我将为君王恢复道德,复明人心。”夏桀对商汤说:“君有人,这是君的国。”就是说夏桀看到商汤拥有民心,也就拥有了这片国土。于是夏桀带着五百个追随者离开。他从中野迁徙到不齐又迁徙到鲁地,结果如何呢?
  • 万物有灵,动物比一般人更早地感知危险的来临。唐传奇小说集《宣室志》中这么个故事,说李甲这家人好几代都坚持不杀生,甚至为了不伤害老鼠,家里从来不养猫。一天,李家邀请全族亲友在大堂下聚会饮酒,门前忽然来了几百只老鼠,像人一样站立,用两个前爪鼓掌。真是奇了怪了,大家都跑出来观看。就在这个时候,大堂轰然坍塌,李家没有一个受伤的。“鼠固微物也,尚能识恩而知报,况人乎?”
  • 道人化身变鹤,能够飞翔,能够快速自我疗伤,还具有预知未来的宿命通功能,显然修炼能让人修到不同次元的生命层次的说法的确不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