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成语典故:【成语数来宝】

孔子赞赏这位贤者 不用“三思而行”再思即可

作者:允嘉若
三思而行季文子,其人道德博厚!(pixabay)
font print 人气: 1995
【字号】    
   标签: tags: , , , ,

三思而行”这句成语常听、常见,含有叮咛人提醒人做事要谨慎,多次思考后才去做。语本《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说季文子遇事总要谨慎三思才行动。后来“三思而行”比喻谨慎行事之意。

《论语》中提到的季文子,是春秋时代鲁国正卿大夫季孙行父,姓姬,季为氏,“孙”为尊称,名行父 ,“文”是他的谥号。季文子(约公元前651—前568年)在鲁文公时被任命为使节,出使陈、晋等国。之后,在鲁宣公、鲁成公、鲁襄公三代为相超过三十年(公元前601年—前568年)。

孔子在听到“季文子三思而后行”之后,反应说:“思考两次就可以了”(“再,斯可矣。”),孔子说这话是否另有所指呢?的确,我们不能脱离其人、其时的历史背景去思考孔子反应的这句话。通读过《论语》的人,该都知道孔子是因人施教的高师,他对人的教导是个别化的,也就是针对人的才性、特质和处境会给予不同的“教育处方”。他说季文子处事行动“再思”就够了,其实是一句赞美季文子的话语,赞美他的贤行,极少有过错。

春秋战国时代的史书和后代史书中,提到季文子的有多处,都是赞美他的品德高尚,又廉洁又忠心。举例来说:

《史记·鲁世家》记载鲁襄公五年:“季文子卒。家无衣帛之妾,厩无食粟之马,府无金玉,以相三君。”
《国语·周语中》:“季文子、孟献子皆俭。”
《后汉书》:“季文子妾不衣帛,鲁人以为美谈。”
《潜夫论·遏利》:“季文子相四君,马不饩粟,妾不衣帛”。(相四君,含鲁文公时为使)

以上的这些史书都共同谈到了,季文子廉洁不奢华的美德。平常人家不奢侈,有可能是限于经济条件的因素,而一国之相却能不奢、不华、不蓄金玉,就非常难得,而且是生死一贯,从生到死都保持廉洁的操守,更是难能可贵。季文子不仅自己不爱金银财宝,他的妾都不穿丝绸的衣裳,马厩中的马只给吃牧草,而不喂养谷粮饲料。

春秋时代鲁国之相季文子廉洁不奢华,家无衣帛之妾。图:明文徵明《蕉阴仕女图》轴(局部)。(公有领域)

在鲁成公时,有一次,鲁国大夫仲孙它(也作仲孙佗)劝告季文子说:“您是鲁国的上卿,辅佐了两代国君,然而,家中的妾不穿丝绸之衣,马只给吃草不喂食精良饲料,人民会认为您很吝啬,况且对国家来说,也不光彩啊!”

季文子回答说:“我也愿意像你说的那样宽绰呀!但是,我看到国内老百姓,吃粗食、穿粗衣的还很多,所以我不能那样做呀。老百姓吃粗食穿粗衣,而我却把妾与马养得美美肥肥的,这哪是辅佐国君的人该为的啊!况且,我听说高尚的德行能给国家增添光彩,没有听说用美妾与肥马来替国家增添光彩的呀。”

季文子的德行也影响了仲孙它。季文子后来把这件事告诉了仲孙它的父亲孟献子,孟献子知道后,让仲孙它在房间里幽闭了七天不能出来。仲孙它是个反省能力高的人,从那以后,他的妾作衣服只能用布,而且布料也有数量限制,马的饲料也都改用杂草了。季文子听到后说:“犯了过错能改正的人,是可以当人上人的。”于是推荐仲孙它晋升为鲁国上大夫。

季文子的廉洁忠君,不仅鲁国人知道,连鲁国以外的人都很敬仰。《史记·鲁世家》记载“(鲁成公)十六年,宣伯告晋,欲诛季文子。”就说宣伯妒忌季文子的得势,要连结大国晋国的力量来杀他,结果“文子有义,晋人弗许”。就说季文子虽然大权在握,总是忠贞守节,一心在安社稷保国民,他的忠义之德,连晋国人都敬佩,根本不想杀他来搅乱鲁国政局从中谋利。

《汉书.五行志下》还有这样一条记载:“宣公三年……乱成于口,幸有季文子得免于祸”。德性高尚的人,显然能得到上天的照应、眷顾。

季文子辅佐鲁国三君三十多年,廉洁忠君,爱民爱国。鲁襄公幼年即位,当时才三岁,季文子忠于社稷、忠于君主,没有一丝失礼之举、僭越之心。他卒后谥号“文”,是彰显他道德博厚。《谥法》说:“道德博厚曰文。”孔子说季文子不需三思,“再,斯可矣”,就是在赞美这样一位秉性庄重忠诚廉洁的人呀!

凡事秉着为他的善念思考,就是最好的三思之道了,而且得到的不只是安全,更是福报,季文子的人生就是一个实例。

@*#

(-点阅【成语数来宝】系列-)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月到中秋分外圆!黄历八月十五日围绕着月亮的许多民俗传说,尤其是中秋节的神奇事儿纷纷涌上记忆的时空,让人回味中秋节的神奇时空!它们跨越了几千年的记忆,搭起仙凡之间的桥梁。
  • 秋天多变的风貌往往容易触动人心,诗人咏秋的诗篇很多,其中有些在诗情画意中对应了秋天的季候典故,让秋的印象更深深印入人心田。我们来看一篇咏早秋的诗,体会其中简单二十个字中蕴含的丰富文化意境与深永的意味。
  • 人们讲“靠山”是指人的后台撑腰的人事力量,“靠山”这一名词是怎么来的?它来自一段历史中的真实故事。故事晓谕我们:不论居太平乡或处乱世,作人能把住“良心”,不为名所俘,不被利益所诱,不畏强权欺压,不惧邪恶逼迫,就是处世最好的靠山!
  • 在中华文化的川流中,“虚室生白”是中华文化的思想观之一,它出现在道家思想中,也被历代不同的人事物取用,历来受到重视未有间断,成了一种处世智慧。“虚室生白”出自何处?我们的先人怎样用生命去实践这种精神?
  • 从《列子》引出的这则故事,后来演变为“蕉叶覆鹿”,用来比喻世间的荣辱得失犹如梦幻,一切宛如镜花水月;另有解读则是比喻把真事看作一场梦而一再判断失误。
  • 如果您听说谁家刚刚诞生了一个“千金”,当即知道这家的新生婴儿是个女孩。说起千金的话题,这里边还有不少趣闻,不仅指货币,也曾指男孩,那什么时候专称发生了改变?
  • 母亲节让人想起康乃馨。在中国历史上,其实早就有代表母亲的花了,比康乃馨更是悠久,那是什么呢?中华文化的母亲节很有特色!
  • 常言形容人“病入膏肓”,或说“病在膏肓”是指一个人已经无药可救了。病势已入膏肓,命将危矣!膏肓是在人体的什么地方?为什么“病入膏肓”就无药可救?这成语是出自哪本古籍?
  • 满族,格格,清朝,夏琼芬
    华夏民族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有着古老的记忆,这记忆来自秦汉三国、唐宋明清。五千年间,每一朝代都遗留下丰富的文化,镌刻在华夏民族的基因里。您或许曾想穿越时空回到过去,看一看历史的朝代中是否有您前世的身影,那么在此之前,您应当获得适量的知识储备,以免在古代社会里不小心冒犯了君子、唐突了佳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