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文教风华

【文史】小私塾大文化——古代私学教育

文/宗家秀
font print 人气: 4481
【字号】    
   标签: tags: , , ,

与今人不同,古代私学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教育体系中占有几近主流的地位,其中最为普遍被古人采用的教育方式就是私塾

《礼记·学记》记载:“古之教育,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私学最早起源于春秋时代,孔子在山东曲阜兴办的私学被认为是早期的成功私学教育模式。私学是相对于官府办的官学而言,从主办者角度分,私学有义塾、专馆和散馆三种类型。

义塾俗称义学,一般由乡宗族所创,办学经费来源主要靠族人无偿支持,有时祠堂、庙宇的地租收入也可被族人用来办义塾,教授的大多是贫家子弟,免费的,又可叫村塾、族塾、宗塾。这是三种类型中最为广泛流行的一种。

专馆是一家、数家、一村甚或几个村富裕庭户单独或联手创办的,供其子弟完成基础教育的私塾,又称坐馆或家塾。

散馆,是落第秀才、老童生(未考上秀才的)或乡里的文人塾师自办的门馆、教馆、学馆、书屋,是要收取一些学费的。

据《大戴礼记·保傅》“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推断,古人八岁入学可能是常态。东汉王充、宋苏东坡都是八岁入学。但唐朝医学家孙思邈则是“七岁就学”,且能“日诵千余言”(《旧唐书·孙思邈传》)。明清时期,多为8至15岁入学。如果资质差一点,弱冠、而立者也有入小学的。《魏书·刘兰传》中说北魏人刘兰,“年三十余,始入小学”。

唐朝医学家孙思邈“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图为清殿藏本孙思邈像。(公有领域)

古代没有中学,科举制以后,尤其清朝科举制,考试不设年龄限制。私塾或官学读完后要经考童试合格为童生,乾隆年间广东番禹99岁的王健仍为童生。童生经考县试、府试、院试合格后为秀才,秀才经乡试合格后为举人,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就是54岁中举人。林则徐则20岁中举人。举人之后经会试成贡生,贡生经殿试合格便是进士及第。

说来说去,可能当今的读者还是一头雾水,这些不断进阶的文凭到底是什么水平?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做了个比较:“中国士大夫第一种学位与我们的学士学位相当,叫做秀才。第二种学位叫举人,可以和我们的硕士相比。中国人的第三种学位叫做进士,相当于我们的博士学位。”

按照利玛窦的推论,童生可能相当于高中毕业,那童生之前的私塾就是初中和小学了。我们再来看看相当于初中和小学的私塾都学习些什么吧。

古代私塾都学习什么

私塾前期启蒙,后期学经。最早的蒙学教材是周宣王时的《史籀篇》,发展到宋代,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统称“三、百、千、弟”)最为源远流长。据徐梓的《中国传统蒙学书目(初稿)》记载,从周秦两汉到民国,蒙学读物多达1300多种。

学经包括哪些内容?简单的说就是十三经、史记、资治通鉴、诗词歌赋、各类文选。经史子集的精华部分全要背过。私塾学习的方式就是背诵原著。据南宋郑畊老统计,十三经共计641,326字,而后面史学、诗词、文论文选也不下几十万字,整个私塾阶段要熟读熟诵一百多万字!今天的初中生能达到吗?大学本科中文毕业也达不到啊!

此外,古时文人的标配是文武全才,琴棋书画样样来。书法、作文、唱歌、弹琴、跳舞、游戏、武术、农耕、医学、棋艺无所不学。

(传)南宋 刘松年 《十八学士图》(局部),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公有领域)

正心诚意——私塾教育的礼仪规范

古时私塾教育以儒学为主要内容。《大学》里讲“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古时的师道尊严,不只是尊师重教的体现,更是文化传承的要求,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文化不只是之乎者也,更是生命内在的精神与张力,是民族与国家的魂魄,往圣绝学需血脉为继,代代相传。

古时父母送孩子求学要选吉日,穿戴规范整齐,步入学堂第一件事情要拜师。《礼记·学记》记载:“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意思是要带一些祭祀品参拜师长。先要对孔圣人之像跪拜,然后对塾师叩拜。学堂中,每遇孔子生日要举办庆祝活动。

明黄佐在《泰泉乡礼》中写道:“众共推择学行兼备而端重有威者,送有司考选,以为教读。约正率钱具礼,于正月望后择日开学。预期,遣人赍书聘之。届期,乃躬迎之。约正率钱,凡有子弟愿入学者,人各不过五十文,多则纱一疋,侑以羊酒,少则布一疋,侑以鹅酒。”

宋人绘《孝经》插图。(公有领域)

上述文字表明,塾师应为德才兼备者。入学要择日、下聘书,向老师教一些学费,备一些供品。古时私塾学费不是同一标准的。《儒林外史》中的儒生周进收到的学费是:“只有荀家是一钱银子,另有八分银子代茶;其余也有三分的,也有四分的,也有十来个钱的,合拢了不够一个月饭食。”这也说明古人教学不是为了挣钱。

私塾在蒙养教育阶段,要学习着衣、叉手、作揖、行路、视听等行为规范。先生讲课时,正襟危坐,学生依次授书(也叫上书),把书放在先生的桌上,然后侍立一旁,恭听先生圈点口哼。

古代私塾中先生教学很严格,遇到顽劣的学生也会用戒尺打手心。明黄佐《泰泉乡礼·乡校》中规定:“无故而逃学一次,罚诵书二百遍;二次,加朴挞,罚纸十张;三次,挞罚如前,仍罚其父兄。”

与今人不同的是,古代私塾先生虽然执戒挞罚,但师生关系依然融洽,家长也豪无怨言,而现在的学校虽然规定教师不准打人,但师生关系紧张,家长与学校多对立。个中原因何在呢?还是一个正心诚意的问题。古时教育是传道授业解惑,今人教育是为追求升学率,教而不育,教育产业化、商业化,铜臭味浓了,各方矛盾必然激化。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古时私塾还要学习洒扫应对、祭祀礼仪等内容。“立于礼”才可正心、正言、正行、正见、正德。

因材施教 一对一教授

古代的私塾教学模式,与今人相比较,非常的独特,融合了当今东西方教育的优点,又彰显出自身明显的特色。现代西方教学是多启发式教学,国人现在是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应试型的。而私塾教育似乎超越了这两者,它是注入式加个性化,在集体课堂里实现了一对一教学。

古代学馆班级设置是纵向混合的。蒙学馆3到18岁都可在一个学堂里,经学馆8岁到知命(50岁)都可在一个学堂里,就是各种层次不同水平的人在一个课堂上,少则十人,多则二三十人。一个学生一个书桌,或几人合用一个大桌,先生不是在教室的最前方中间端坐着,先生是在学堂的某个不是太明显的位置。没有粉笔和黑板。

要想使课堂不混乱,光靠纪律是达不到的,更要靠先生的言传身教、品德威仪。图为山西榆次常家庄园书院内。()

这种课堂设置,决定了老师不可能统一讲课,没有统一教材,而且老师的水平要相当高,几乎是全科的,才能胜任教学。要想实现好的教学效果,先生只能用一对一的授课方式,而且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行,要想使课堂不混乱,光靠纪律是达不到的,更要靠先生的言传身教、品德威仪。

先生不说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得是“胸中有丘壑”才能指导学生。学生学习第一步是授书,就是自己拿着经书,逐个到老师面前,翻开要学的那一页,老师点出句读,因古时教材没有断句。第二步,先生读一遍,学生读一遍,一般读三到六遍。然后学生回到座位上自己读,要求熟读到背诵。第三步先生串讲,对文字做一些训诂,串讲一下大意。

因为学生的每个人水准都不同,学习进度由学生自己决定,先生因材施教。有学生勤奋好学,资质聪明的,一天上书十次八次,背诵的内容就多一些,能背六七十句经书;差一点的背二三十句,日积月累,就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啦。除此外,学生还要学习书法,大小楷书,对对子,这些都是科举八股文的基本功。

故清代唐彪《父师善诱法》中说:

“且人生平学问得力全在十年内外;学生之言动宜时时训诲,使归于正也;所读之经书,宜精熟也;书法与执笔,宜讲明也;切音与平仄,宜调习也;经书之注,节读宜有法也。工夫得失,全赖蒙师。非品端学优而又勤且严者,不克胜任。夫蒙师劳苦如此,关系之重又如此,岂可以子弟幼小因而轻视先生也哉!”

《听雨丛谈》记皇子读书也是如此:

“皇子冲龄入学读书,与师傅共席向坐。师傅读一句,皇子照读一句,如此返复上口后,再读百遍,又与前四日生书共读百遍。凡在六日以前者,谓之熟书约隔五日一复,周而复始,不有间断。”

康熙帝便装写字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公有领域)

诵读原著 传承经典

古代私塾教育,诵读原著这是必修的功夫。先生教学是否讲解经典?这个问题现在的研究者们似乎存在一些争议。

一说是,古时候旧式私塾教育的确多有要求背诵而不予讲解的,被总结为“念背打”的教学模式。

一说是,古时私塾也有讲浅近精要的。特别是到晚清学制改革中把讲解经典放在第一位,记诵放在第二位。胡适说:“念古文而不讲解,等于念‘揭谛揭谛,波罗揭谛’,全无用处。”

宋人王虚中在《训蒙法》中的《说书》提到:“小儿止可说句语义理,又须分明直说,不可言语多。”元代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亦指出:“师授说平日所读书。不必多,先说小学毕,次大学,次论语。”

纵观古人私塾对于读原著的方法,有个渐变过程,从主张只诵不解到不过多讲解,再到晚清民国的讲解重于诵背。而现如今,现代人很少看原著了,只看有白话翻译的。这种学习经典的流变其实是有损于经典的传承,流传的只是后人自己的解释,而非经典原著本身,渐渐的,就会使经典原意曲解变异。

举个例子,《诗经》中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句。现代人对这两句经典的理解是认为,《诗经》描述了古人的爱情观。这个就有些望文生义了,而非本义。

乾隆《御笔诗经图》,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公有领域)

孔子评《诗经》是“思无邪”。孔子传的儒家学说中讲男女有别,男女授受不亲,如果《诗经》中是歌颂古人所谓的自由恋爱精神的话,这与传统儒家倡导的婚姻观是格格不入的,传统社会是父母之约、媒妁之言。再者孔子怎会把《诗经》男女自由爱情观说成是“思无邪”呢?显然是不对的。

现代人用自己的喜好来解释经典,大谬不然。试想,如果古代私塾都用爱情观来解读这两句经典的话,那学生还有心思学习吗?况且古人男女根本不同校。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笔者理解,可能是指妇女应具备美德,君子应具备贤能,二者是相匹配的,指出无论身为男女都应注重培养自己的高尚德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也是描述世间芸芸众生如苍苍蒹葭,谁能重品行道德的锤炼,谁将鹤立鸡群,成为他人仰望的对象,宛如一方在水伊人。

中华文化是神传文化,孔子说“述而不作”,古人讲文以载道。传统文化的内涵是靠几千年来的耳濡目染、身体力行、心口相传而溶在了中国人的血脉中,从而达到智识相长,代代传承,以致在家庭伦理、社会规范、求学为仕、文艺创作、农耕商作中形成了整体的“修德重道”的制度纲常。

传统文化的内涵是靠几千年来的耳濡目染、身体力行、心口相传而溶在了中国人的血脉中,从而达到智识相长,代代传承。图为老照片中的民国私塾。(公有领域)

中国文字是象形会意文字,所谓熟读百遍,其意自现。学生久诵经典之后,意象俱在,同时经典原著教化功德的正面能量自会消减学生脑中胡思乱想之杂念,更能领悟大道内涵。

而随着历史的变迁与时代的推移,后人在经典的注疏评校中渐渐加入了自己的理解,直至现当代,简化字和白话文的出现,特别是文革后,现代国人对中华传统文化要么是知之甚少,要么是理解上谬之千里。

结语

传统私塾教育不仅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家校关系、教育的社会效益等方面达到了当今中国社会教育所无法企及的高度,而且,传统私塾教育在传承中华正统文化方面功不可没。今天的国学得以仍在社会上流传,没有私塾教育是很难想像的。

点阅【文教风华】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苏明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1984年,美国的一户人家在整理祖上留下的旧鞋盒时,发现了一叠已经发黄的黑白老照片。阅读照片旁的备注,他们惊讶地发现,这些是1917年后在中国拍摄的珍贵场景。这些民国初期的珍贵照片公布于众后,让全世界惊艳。
  • 笔者认识一位很有名气的中医,他说自己从四五岁开始就会拿着缝衣服的针对着洋娃娃扎针,后来除了学习西方医学也跟随父亲学习中医,医治过许多病人的他,直到近六十岁还未得到父亲的真传,他说:九十多岁的父亲还在考验我的德行。他能看见车祸现场亡者在另外空间的身体,也能精准的感知病人的患处,他表示人身体的光会反应出健康状态......
  • 刘文彩,上世纪60—70年代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 地主刘文彩,整整两代中国人脑海中邪恶凶残的形象; 恶霸地主刘文彩,一个被强大国家机器和无数文学家艺术家打造的地主阶级总代表;
  • 清朝时,山西一个村落的谷姓人家,谷家有一个孩子长到6岁了还不会说话,村子里的人都认定这个谷家娃儿是一个哑巴。有一天他在外面玩耍的时候,看到前面走来一个同村的小孩手上带着几本书,看来是刚刚从私塾放学回来。
  •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灿若星河,光耀寰宇,更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瑰宝。古代社会的教育体制对文化的传承功不可没。古人求学如在哪个朝代遭遇“政审”的话,中华文化恐早已断魂。
  • 同治九年,曾国藩迈过了六十岁的门槛,到同治十一年他去世,这三年他也没让自己闲下来,仍旧奉旨办差,清理文件,会见外国使臣,并处理了棘手的天津教案。翻阅这三年他的日记,给人最大的感触是,他认真地度过了每一天。他生前,其祖父梦到巨蟒降落;他死后,金陵涌现火光异象。生前身后皆有奇异,皆伴瑞兆荣光。
  • 礼仪有其神圣的智慧。它是一种文明的艺术形式,跨越文化和时代,造福所有参与其中的人—— 如果得到实践,可以防止我们偏离变成无知粗鲁的凡人,并使我们的意识更接近这个物质世界之外的领域。
  • 他在书信中,提到一些有趣的观点,诸如治身以不药为药,养生要诀“惩忿窒欲”“觉有病时,断不可吃药”“药虽有利,害亦随之,不可轻服”“不特无以养德,亦非所以保身”等等。他列举了一些实例,提醒弟弟们保身之道不在于服药多少,而在于修身养德。
  • 自道光十八年(1838年)曾国藩入仕,到了咸丰十年(1860年),他以钦差大臣身份督办江南军务。此时的他是大清朝廷倚重的大员。家族中不仅曾国藩大权在握,他的弟弟们也相继建功立业,为保大清立下赫赫战功。然而他行事仍旧格外谨慎。对待诸弟和子侄,他苦口婆心地督导,要戒掉骄、奢、佚(淫逸)。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