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利民珍事:教民农垦 韩延徽助辽惠民

作者:程实

韩延徽助辽农恳,惠民播益,当时的百姓,都很感戴他!(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91
【字号】    
   标签: tags: , ,

契丹所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从游牧经济转换成亦农亦牧的经济,并进而逐渐发展成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当然与契丹族自身的要求和努力分不开,但也与一些汉族知识分子,对契丹族的帮助分不开。韩延徽就是帮助契丹建立政治体制并发展经济的一位重要人士。

韩延徽是唐末的人,原来家住幽州安次县(今河北省安次县西)。父亲韩梦殷,是晚唐的蓟、儒、顺三州(分别在今北京市的西北、北和东北面)刺史。韩延徽自小聪明,被选为官,后来作到幽州观察度支使。有一次,他被朝廷派到契丹为使者。在谈判过程中,他寸步不让,激怒了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阿保机把他扣留下来,不准他回国。

太祖皇后述律氏,知道这事以后,对太祖说道:“这个人不肯屈服,是因为他受了唐朝的派遣,这是他忠诚的表现,有什么理由监禁他、屈辱他呢?”太祖觉得皇后说得有道理,就把他放了,并同他进行了一次热烈的交谈。交谈中,韩延徽说的话让辽太祖非常感兴趣,太祖便要求他留在契丹,参与契丹的政务。

韩延徽受到太祖的信任,积极性也很高。这时候,就连打着唐朝旗号的后唐,也已经支持不住,很快就要亡国了。在中国的北方、契丹的南方,正是后梁的天下,处在五代十国的时期,社会动荡不安,韩延徽也无处可以投奔,就留在了契丹。正赶上太祖要攻伐位于契丹西方的党项和北方的室韦,由于韩延徽提出了不少宝贵的建议,没有费太大的力气,就使这两个少数民族臣服了契丹。因此,太祖对韩延徽是越来越信任,越来越重视。

韩延徽作为汉族的知识分子,比较了解唐朝和中原发达地区的国家机构建制的情况、 以及他们治理国家和民众的方法,他建议辽太祖建设城廓,在城里建设市民的居住区 ,这样就可以让投降或者逃亡到这里来的汉族人留下来,这些人会种田,有些人还会各种手工技术,这都是契丹人很需要的。对于那些还没有家室的人,可以帮他们选择配偶,建立家庭,使他们安心的在这里从事生产。

更重要的,是韩延徽还让这些汉人在这里发展农业生产,开垦荒地,种植谷物,这等于是给契丹人发展农业生产作出了示范,对促进契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中原地区的纷乱,不少汉族人也乐于在这里定居。大批的汉人到来,并定居在这里,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对契丹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韩延徽还帮助辽太祖建立起了许多的国家典章制度,这对缺少立国经验的辽太祖来说,也是很重要的。特别是这些制度进一步促进了契丹经济的发展。

有一次,韩延徽想家了,曾经从契丹逃回中原后唐,后唐也给了他一个官做。但是在那苟延残喘的后唐朝廷里,将领之间互相忌妒,为私害民,使他无法容忍。也有朋友劝他:“回到契丹,为那里的百姓做好事,发挥才干,对社会、对自己,两全其益! ”于是,他又重新回到契丹。

太祖听说韩延徽回来了,乐不可支。太祖问他:“为什么要逃回中原,为什么又回来了?”他回答说:“忘记爹娘是不孝,忘记君王是不忠。臣虽然逃回中原,但臣的心还在陛下这里,所以臣又回来了。”

韩延徽走的时候,太祖像失魂落魄了似的,连作梦都梦见韩延徽,所以韩延徽的归来,使他非常兴奋。他还赐给韩延徽一个名子叫匣列,在契丹语中是归来的意思。还封他为鲁国公。太祖把他视为佐命的功臣。他助辽农垦,惠民播益,当时的百姓,都很感戴他。

(《辽史‧韩延徽传》《辽史‧食货志》等)@#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裤子与房子具有很多相同的属性,两者都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资料,都是要么花钱购置,要么购买原材料由自己或请人加工制作,以及由直系亲属提供或遗留而得来的。
  • 讲述过去拥有出众美貌,长大后逆变成"炸弹女"的金惠珍(黄静茵饰),和与其相反,送走年少时期,正变成"完美男"的池晟俊(朴叙俊饰),之间寻找甜蜜、惊险隐藏着的初恋的浪漫爱情喜剧。
  • 世界其他民族的祖先用拼音的方式组成的文字,是由字母这些点构成线的线性文字,这是一种简单的思维模式,所包含的意义有限。比如英文的Virtue单看这些字母很难理解是什么意思,一定要加一大堆的解释,但是像“德”这种很难在人类生存的空间看到实物的概念,要解释起来就更难。
  • 清代阿克敦,章佳氏,字仲和,满州正蓝旗人。他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考中进士,入朝为官,一直做到工部侍郎、刑部尚书、镶白旗汉军都统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
  • 傅山是明未的秀才,明朝灭亡以后,他便“改黄冠装,衣朱衣,居土穴以养母”,隐居不出,自称居士、道人。顺治十一年(1654),他因河南一个案子牵连,被捕入狱,便开始绝食。一连九天,几乎要死,被他的一个学生,用奇计救出。但傅山却深以为憾,认为不如死了痛快。清朝开博学鸿词科,实是要以此招揽人才,傅 山拒绝别人的推荐,不肯入京城应试。去征召他的官员强迫他,以至于将他连床抬着走。到离京城二十里时,他死也不肯入京。别人无法,只好代他向朝廷称老病。 他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表示他“不事二主”的民族气节。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表现了一种十分可贵的精神。 傅山博通经史、诸子、佛道、医药等学问,也能诗文、书画、金石,尤其以音韵学见长,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物,对后人很有影响。 傅山从小就是个神童,很小就开始读十三经等经史典籍,后来其书法和绘画又非常有名。傅山对待傅眉等几个儿子,要求十分严格。他常常周游四方,出游时,总是叫儿子们,拉着他乘的车子行走。晚上到了旅舍中,他就点上灯,督促儿子读经史等书籍。晚上诵读过后,要求儿子们第二天早上,一定要能够背出来。如果傅眉等背不出来,傅山便用杖责打他们,丝毫也不姑息。
  • 陈寔,字仲弓,东汉颍川许(今河南许昌)人。他为官以宽厚待人著称,时人说:“他有善,则归于别人;有过,则归于自己。”他少时作县吏时,有次地方上杀了人,同县有位吏员,怀疑是陈寔所杀,将他抓起来加以刑讯,陈寔吃了不少苦头, 好不容易才获释放。后来陈寔当了督邮,却并没有报复这位当年抓他、拷问他的吏员 ,而是请县令许某礼遇他。远近之人,听说此事,均极为钦佩他的雅量。史书记载: “他代人受过之事,甚多。”可见其性格之宽厚。
  • 卢怀慎,唐代滑州灵昌(今河南滑县西南)人。他早年以进士及第,累官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御史中丞等。在任时,见时政多弊,曾多次上书,请朝廷整顿吏治,任用人才,治理贪赃枉法等腐败现象,惜多未被朝廷所采用。唐玄宗开元初年,他和姚崇同时为相。姚崇是唐朝著名宰相,卢怀慎自已觉得才能不如姚崇,于是事事推让。当时人因他无甚政绩,讥他为“伴食宰相”。不过他倒是很善于推荐人才,临终之时,还上表推荐宋璟、李杰、李朝隐等人,后来他们均是当时廉政的杰出人物。
  • 宋代的司马光,喜欢读书,用硬圆木做枕头,以警醒自己,避免熟睡。汉代的董仲舒,放下帷幕讲学,三年之间不曾朝外看庭园一眼。
  • 金协中彩绘《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插图,兄逼弟曹植赋诗。(公有领域)
    曹植才思敏捷,出口成章。南朝宋谢灵运曾说:“魏晋以来,天下之才有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人共分一斗。”这也是日后“才高八斗”这个成语的由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