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表演艺术

数来宝的艺术技巧《包袱处理(三)》

“让”包袱与“噎”包袱

“让”包袱:

表现包袱还有个具体手法,就是“让”包袱。“让”包袱是为了给观众让出笑的空隙来,不能在观众笑时仍然自顾自的往下演唱,这样会把观众的笑声顶回去,有时还会被听众的笑声盖住下边的唱词。

一般的作法是,把估计能响的包袱“甩”出去之后,要暂时中断和听众的直接交流,也就是先将目光避开听众。但是表现包袱时的那种情绪,仍然要延续下来,不能使人感到故意在与听众脱离目光接触,而要在感情持续不断的情况下,自然的转动身躯或扭动头部。

在“让”包袱的空隙中,唱词暂时停止,节子板仍要敲击“过门”,以延续和保持住原有的节奏速度,起到“词停节奏不断”的联接作用。那为什么要注意避开目光呢?因演员如果中止了唱词,眼睛却一直瞅着观众,观众就会误解演员还要接着唱,于是会忍住笑声,集中注意力,准备听下边的歌词,这样一来包袱也就不响了!

待笑声刚要消失,合作对手要适时接上下边的“口白”,不要让笑声完全消失了才接词,容易造成冷场之感。

“噎”包袱:

表现包袱还有个具体手法就是“噎”包袱。它与“让”包袱相反,“让”包袱是为了给观众让出笑的空隙,“噎”包袱则是要把听众的笑声堵回去。有的地方为了使“包袱”的力量更集中,效果更强烈,就得要采取这种手法。否则,贪图了过程中那些零碎的笑声,就会丢掉全段收尾时,最终集中而痛快的笑声。

一般的作法是,在听众笑声已经开始的语句,演员也从感情、语气、眼神到动作,丝毫不间断的往下演,好压下观众的笑声。如果观众的笑声又出现,演员再次运用紧凑的节奏往回顶,一定要等唱完最后一句,才让观众释放的大笑出来。

演员会把前边这个包袱往回噎,是担心最后收不住尾,也怕观众插入的笑声让这些对韵句组唱得支离破碎,所以这些火侯要掌握得恰到好处。

“演出”了包袱:

有的演员能巧妙的演出和设计,通过个人独具魅力的动作、表情、艺术处理,把原本唱词上看不出有“包袱”的地方,“演出”了包袱来。例如演员利用段落中重新起板的机会,用大板和节子板合奏了八拍“加官点”,再搭配上剧情里赃官上场的台步,骄横可笑的神态,最后一开口道地的“官腔”,便活灵活现的造成了强烈的“包袱”。

实际上演员主要是依据唱词内容所提供的那些,能够造成包袱的具体描写来演出,不会离开作品内容单独去制造“包袱”。同时演员的表情、动作,也不能脱离唱词本身以及演员应具有的内心情感而单独存在。

﹙本文待续﹚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