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渭河能动的“烂肉团”揭秘记

人气 2
标签:

1992年8月22日,陕西省周至县尚村乡张寨村25岁的村民杜某,拿着砍刀和扁担等工具,匆匆赶往临近的户县涝店乡永守村北的渭河中打捞浮柴。在一米多深的河里,他东摸摸西找找半个多小时,连一根树枝都没摸到。

坐在岸边抽了一支烟,杜又下河摸浮柴了。谁料,他刚下河没出几米,就感到左脚踩到了一块肉乎乎的东西。

“什么东西?莫非是这几天连降大暴雨,洪水把秦岭山中的野猪冲到河里了。”杜某暗自高兴起来。

他稳稳地踩住脚下的“肉团”,弯腰下来,双手紧紧抓装肉团”,生怕它溜了。“肉团”被轻轻松松“捉”到了岸边的沙滩上,杜某定眼一看,原来是一块“烂肉”。是“肉”又不像“肉”,啥玩艺呢?蹲下身左看右瞧,这东西头一辈子都没见过,真霉……小杜嘴里喃喃作语,拔腿跑回到了家里。

第3天下午,小杜和村里另外两名青年又来到渭河边打捞浮柴,发现那堆被扔在沙滩上的“烂肉”还在原处,由于有几位同伴壮胆子,小杜再次凑近“烂肉”瞧了个仔细,看到旁边多了几只死鸟和死鱼,并都已经腐烂。而那堆“烂肉”却始终没有苍蝇去骚扰,也闻不到异味。

这就奇怪了,莫非是“宝”,杜某转忧为喜,抛下家伙不干活了,在两个伙伴的帮助下,把“烂肉”提回了家。

如何处理它?既然像“肉团”,杜先想到的是能不能吃?于是,他挥起菜刀,从“烂肉”上割下一块放入锅中煮了起来。约煮了个把小时,好像熟透了,小杜叫来家人尝鲜,家人都感到没吃出啥味道,不好吃。煮吃的味道差点,用油煎的味道怎么样?随即杜某又 嚓,切割下一块抛入油锅煎吃了。当天晚上,杜与家人出于好奇称量了“肉团”,重量为23.5公斤。3天后,当再次称量时,此物已经变成了35公斤。会活的“肉团”,令杜某全家人惊慌失措。

“怪物!肉团怪物”,特大新闻,迅速飞出,传遍了十乡八里,传到了西安传到了北京。

西北大学生物系杨教授,闻风匆匆赶到杜某家,要探个究竟。他看到那个奇怪的生物被放在一个盛满水直径足有2尺多深的大铁锅里。此物形如海蚌,经测量,长75厘米,宽50厘米,周长110厘米,通体为褐黄色,局部呈珊瑚孔状,内部肌体颜色纯白,有明显分层,手感比较柔软。

多年从事生物教学研究的杨教授,一下子愣住了,他也分不清眼前这个“怪物”到底是什么,只好割几块,作为标本带回学校进行研究。

一个星期后,西安市市长得知这消息后,立即指示西安市科委组织西北大学、西安医科大学、西安动物研究所等科研单位进行鉴定,并拨款5000元,作为研究经费。

在各方面的鼎力支持下,西北大学生物系牵头组织了有生化、生理、动物、植物、细胞、微生物、真菌等方面的13位专家参加的攻关小组,从呼吸、蛋白质含量、活体培养、动植物器官和真菌分离等8个方面,对不明生物体进行了测定。

经过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专家认为,不明生物体既有原生动物的特点,也有真菌的特点,是活的生物体,是世界罕见大型粘菌复合体,也是我国首次发现的珍稀生物。

在得出初步结论后,9月12日,西安市科委又组织由我国著名专家、教授、研究员等18人组成的专家组,对西北大学生物系提交的报告进行了论证。据专家介绍,粘菌是介于原生动物和真菌之间可蠕行的一种很古老的原质体生物,即具有原生动物的特点,也有真菌的特点。

据了解:该生物体现在仍活着,研究人员把它放进一个玻璃缸中,并倒入一般的自来水,它仍然以3%的增长速度生长,这实在是世界生物史上的一大奇迹。因为水的成分很简单,至今,科学家们还没有发现哪种生物能像粘菌这样在水中生长得这么快。

(摘自华报)

相关新闻
大陆人致港人:打持久战中共必输无疑
美退出万国邮政联盟 中国小卖家面临被清场
对抗遗忘:那些为坠亡者陶崇园发声的年轻人
震撼!35名抗日国军名将决死誓言录
最热视频
【秦鹏观察】民间吁查李克强死因 护士长揭内幕
【新闻大破解】台湾下任总统将遇中俄百年变局
【新闻大家谈】十月惊奇 美新议长超所有人预期
【人物真相】刘振立 浪尖上的中共防长热门人选
【舞蹈三剑客】家庭互动差很大?亚洲父母 vs 西方父母
【飞天大学学生娱乐作品】灯火如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