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3年10月13日訊】(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Milton Ezrati撰文/信宇編譯)最近幾年以來,美國和歐盟都對中共表現出越來越強烈的敵意,尤其是在貿易關係方面。華盛頓經常有人呼籲,美國經濟需要與中共經濟「脫鉤」(decouple)。歐洲人則更喜歡用「去風險」(de-risk)這個詞,而這兩個詞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
美國和歐洲的企業出於各自不同的目的,正獨立地朝著與本國政府相向的方向發展,這與其說是出於對政府的敬畏,不如說是由於中共正在發生的事情。最近,總部位於華盛頓特區的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the U.S.–China Business Council,簡稱USCBC)、總部位於上海的上海美國商會(the U.S. Chamber of Commerce in Shanghai)和總部位於北京的中國歐盟商會(the EU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等三個重要商業團體均發出了明確信息。這三個組織發布報告稱,其成員的情緒發生了根本性的消極變化。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最近對其在中國的117家會員公司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約28%的受訪者對中國未來的商業前景表示悲觀,創下歷史新高。與去年調查中21%的受訪者相比,這個數字明顯上升。或許更重要的是,只有不到一半的受訪者表示樂觀,約83%的受訪者表示對在華業務的看法有所下降。約43%的受訪者表示,在過去12個月中,中國的商業環境有所惡化。
上海美國商會對其325名會員進行了調查,得到了類似的結果。只有一半的會員對中國未來五年的商業環境表示樂觀。這是該調查24年來最低的比例。僅在兩年前的2021年,對中國商業環境持樂觀態度的會員比例高達78%。
而規模更大的中國歐盟商會擁有1,700名會員,最近並未進行正式調查。不過,該商會會長詹斯·埃斯克倫德(Jens Eskelund)表示,商會的會員數量正在減少。
所有受訪者,無論是美國人還是歐洲人,均對悲觀情緒的增長和樂觀情緒的消退給出了相同的原因。他們說,部分原因是西方國家對北京的敵視態度日益加劇,特別是喬·拜登(Joe Biden)總統限制對華技術出口和限制美國對中國技術投資的舉措。
除此之外,主要的誘因在於中共政策環境的明顯變化。許多成員呼籲關注中共政權對於稀土元素和生產電池和電動汽車所必需的其它材料出口的限制。然而,排在首位的因素是中共出台新的反間諜法以及有關數據收集和跨境信息傳輸的規定。
在這一點上,美國人和歐洲人均提到,中共政權要求政府雇員不得攜帶iPhone或任何外國品牌設備上班。
更尖銳的反應是,中共政府利用新的反間諜法突襲美國盡職調查諮詢公司美思明智集團駐北京辦公室。突襲的原因是收集中國公司的數據,而事實上,這正是美思明智集團業務的本質體現。美思明智集團進一步指出,中共當局隨後對美思明智在北京的業務處以150萬美元的罰款。一位歐洲企業代表在評論這個事件時抱怨說,在中國,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的紅線已經「模糊不清」,這種不一致的做法使得商業環境的風險陡然增加。
除了在決策方面舉足輕重的中共政策因素之外,中國勞動力工資的明顯增長亦令美國和歐洲的企業不堪重負。根據中共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中國的工資和薪金在過去十年中增長了一倍多。這個增長速度遠遠高於西方發達經濟體或日本。當然,中國的工資水平還很難趕上歐洲、美國和日本,然而差距已經明顯縮小。
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使得越南、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亞洲其它地區的業務比中國更具有吸引力。這些比較對那些在中國生產並在世界市場上銷售的企業來說影響更大,而對那些為了向中國日益富裕的人口銷售而進入中國的企業來說影響相對更小。這個因素無疑解釋了為什麼技術和物流企業對中國的新悲觀情緒比零售商和服務公司更為明顯。
美國和歐盟各國希望儘快拉開本國經濟與中共經濟之間的距離,或許有其自身的各種考量。北京似乎迎合了這些西方政府的目的,為西方企業提供了與中國「脫鉤」或「去風險」的多種理由。在這個過程中,中共正在失去西方的發展和投資,而西方的發展和投資曾經是引領中共經濟騰飛的重要因素。
作者簡介:
米爾頓·埃茲拉蒂(Milton Ezrati)是紐約州立大學(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簡稱SUNY)布法羅分校人力資本研究中心主辦的《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雜誌的特約編輯,亦是總部位於紐約的知名傳播公司Vested的首席經濟學家。在入職Vested之前,他曾擔任Lord, Abbett & Co.等公司的首席市場策略師和經濟學家。他還經常為總部位於紐約的《城市雜誌》(City Journal)撰寫文章,並定期為《福布斯》(Forbes)撰寫博客。他的最新著作是《即將到來的三十年:未來三十年的全球化、人口統計學和我們的生活方式》(Thirty Tomorrows: The Next Three Decades of Globalization, Demographics, and How We Will Live,2014)。
原文: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