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艺术小百科

【艺术小百科】优雅而浪漫的夜曲

文/嬅真
德尔芬‧安灼拉(Delphine Enjolras)的《钢琴旁》(At the Piano)。(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234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夜曲的由来

夜曲Nocturne这个名词来源于拉丁文,有“夜神”的意思。夜曲最早出现于十八世纪的意大利,是主要供钢琴演奏的一种浪漫情怀的的特性小品。它和小夜曲(sérénade,傍晚演奏的声乐曲或是器乐曲),以及多乐章组曲的“嬉游曲”(divertimento,器乐曲)是相同的风格,都是适合夜晚以及户外演奏的曲风。

在黑夜中,对着情人的窗下演唱的独唱曲或是重唱曲,都称为夜曲。古典时期的莫札特也写出很多有名的小夜曲,这时期的小夜曲和嬉游曲是可以互相调换名字的(注)。直到1812年菲尔德为钢琴小品附上夜曲的名称后,才开始逐渐有法文中所指的夜曲含意:情感丰富、短小、具有梦幻气氛以及哀愁感的钢琴曲,大多为三段式。

卡尔・彻尔尼(Carl Czerny)对于十九世纪钢琴独奏作品“夜曲”,作了下面的解释:“为钢琴所作的夜曲,是为了模仿那些标题为‘小夜曲’的声乐作品而作的,而这些曲子都是在夜晚所演奏的,其音乐深植于内心。因此‘夜曲’必须适合于创造出一种柔和、梦想、优美、浪漫的印象或甚至是热情的感觉,但不是尖锐或是陌生的像是奏鸣曲中的行板,慢的乐章是最适合夜曲的风格特性。”

夜曲始祖 菲尔德介绍

约翰‧菲尔德(John Field),爱尔兰钢琴家、作曲家。(公有领域)

约翰‧菲尔德(John Field,1782—1837年)出生于都柏林(Dublin),父亲是剧院中乐团的小提琴手,祖父则是当地教堂管风琴手以及钢琴教师,是菲尔德最早的启蒙老师。1791年乔尔达尼非常赏识菲尔德的天分,安排他于隔一年在都柏林音乐会中公开表演。他的演出马上受到注目,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其严谨性和精致性远超过人们所期待的。

1793年菲尔德前往伦敦开了第一场音乐会,同时追随意大利作曲家克拉迈悌(Muzio ementi,1752—1832年)学习,最后在圣彼得堡以演奏家和教师的身份定居下来。1804年菲尔德在俄国的公开音乐会中声名大噪,音乐会邀约不断,学生争相拜师。他的俄国学生最著名的有葛令卡(Mikhail Ivanovich Glinka,1804—1857)和梅耶(Charles Mayer,1799—1862),梅耶后来成为著名的钢琴演奏家和教师,并且培养出几百位的俄国音乐学生,可见菲尔德对于俄国的影响力之大。

在随同克拉迈悌学习期间,菲尔德一直使用克拉迈悌所制作的新钢琴演奏,也因此,有别于当代其他键盘乐器的语法,而创新他独特的个人风格。一位演奏家在聆听他的演奏后,对他评价:他拥有迷人的圆滑奏,他的演奏温和而高雅,并且有美好的触键。

1833年菲尔德在欧洲各地巡回演出,1834年抵达拿波里时,因病情严重,而停止演出,且接受当地医院的治疗。1835年贵族拉赫曼尼诺夫家族带他回莫斯科,于1837年病逝。

菲尔德的音乐特色,从当时的评论家口中可以略知一二,一般认为他有扎实的触键,以及自然的态度来表现柔美丰富的情感。通常他没有很突出的节奏或是动作,音量上也多是温和为主,而最引人着迷的是他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

从他的音乐中,可以知道他是一位与世无争的人,不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尽心地表达自己。从他的朋友口中可以知道他确实是一位温和的人,但是也不会墨守成规。这样的个性影响了他音乐上的风格。他最大的特色在于他能够自由地歌唱,这样的特性为浪漫乐派开启了大门。

菲尔德对于萧邦的影响

菲尔德的主题发展并不多,也不会强调突显钢琴技巧,他的音乐素材也是使用即兴自由的歌唱,没有太多不同的情绪反应,大多呈现哀愁的或是柔美的风格。

萧邦,波兰作曲家和钢琴家,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摄于1849年。(公有领域)

萧邦共写了21首夜曲,几乎包含了萧邦整个创作期,他曾于巴黎演出时弹奏菲尔德的作品,以及使用他的作品做为教学,可见萧邦对于菲尔德的作品有一定程度的喜爱。下面举出一些萧邦和菲尔德的作曲手法相关性:

1.织度与伴奏型态:菲尔德大多是主音音乐,织度单纯,多为一手单旋律加上一些装饰音,而另一手是分散和弦的的伴奏型态。萧邦肯定受其影响,因为萧邦本身的伴奏型态喜好使用大跳的分散和弦,只是旋律更为精致优美以及织度较密集,比如:两个旋律加上伴奏,或是和弦的结构更丰富紧密。

2.和声:菲尔德喜爱用半音阶进行或是一连串装饰奏,也常用三度和六度音程,多使用近系调,和传统的转调手法差不多。萧邦的和声更为丰富多变,常可见到七和弦的变化和弦和九、十一、十三和弦等等,以及平行八度和五度,有创新改革传统上的和声,将其发挥最大变化。

3.音乐特色:两人同样都是非常高贵优雅的人,所以大体音乐风格都很类似,并且曲风上多是旋律加上分解和弦伴奏,所以音乐史上多会认为两人的音乐风格有相关性。当然菲尔德的锋芒比不上萧邦,他的音乐特色也没有萧邦来的精彩和独特,但是至少他所带给萧邦的部分影响是不可抹灭的。@*

(注)Nocturne,Sérénade在中文都译作“夜曲”。例如舒伯特有一首有名的歌曲叫小夜曲sérénade,(为《天鹅之歌》Schwanengesang D. 957的第四首),是首感伤的情歌。莫扎特的夜曲多是轻快的组曲形式(divertimento或sérénade都有),包括他为13支管乐器写的夜曲(sérénade,Gran Partita, K361)。当然最有名的是《一首小小晚间音乐K.525》,接近小型交响曲。

责任编辑:方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在台湾近代诗书画艺坛,黄水文一生低调,作无形之画--诗,画有形之诗--画,在诗书画中自得其乐。他的画作存留甚少,但在精不在多,得到典藏,也曾作为邮票之画发行;他的诗句得到故乡诸罗山水共鸣,常被桃城(嘉义)后人选来吟唱;他的书法以隐名的姿态留存于嘉义市中山公园尊师亭。综观其人一生平凡中有不凡。
  • 台湾美术界在1950后期到1970前期爆发传统国画与本土胶彩画路线之争,黄水文不愿卷入争议, 从1960年至1980年二十年间退出省美展,因此在全台逐渐失去知名度。在1960年至1970年的十年间,他开始将水墨融入胶彩画中。他的书迹留在嘉义公园尊师亭上依然可见。
  • 台湾近代艺术家黄水文(1914–2010年)诗书画三绝,但少为人知。他的处世为人自然质朴有如隐士,从不出画册,也未收徒,服务于嘉义县中32年当美术教员,作品极少面世。近日(2025.1)《嘉义市文献》第26期,刊登黄健次先生历经几年精心整理所撰〈黄水文诗书画补遗〉,填补了台湾近代艺术史的一块空白,本刊有幸取得黄健次先生所撰简要版在此发表,以飨读者。
  • 台湾故宫, 故宫, 岁时吉庆, 节令文物精粹特展, 故宫特展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推出黄历新年应景的“岁时吉庆—院藏节令文物精粹”特展,“透过精选的院藏岁时文物,一览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时序变化、节庆习俗,陪您过个知性蛇年。”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推出“会说故事的图画”特展,展期至明年1月1日,以“故事画”或“叙事画”为主要展件,希望呈现“图像”能够超越文字描述、为观众提供更丰富讯息的潜力与特性。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9月推出古籍善本选粹新展:“四通八达——古代道里交通图籍展”,呈现丰富多元的古地图世界。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携手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宝,将于9月26日起推出“大美不言”典藏精粹特展,带领观众跨越古今东西的时空向度,感受“大美不言”的经典隽永之美。
  • 炎炎盛夏,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推出“皇帝的移动花园——清代宫廷花卉画”特展,展期至9月22日,欢迎民众前往参观。
  • 国立台湾博物馆举办“捷克城堡与堡邸特展”(Czech Castles & Chateaux),展期自6月13日起至11月30日止。欧洲中世纪城堡台湾巡礼,有近百件捷克珍贵文物精彩亮相。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