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奔波的业务、久站的服务人员,足部肌肉紧绷疼痛,需要好好放松?
上班久坐少运动,总是感觉身体好沉重,睡不好也睡不饱?
秋冬手脚特别凉冷,又不能天天随意进补……
此刻你需要“ 足浴”!
现代人的生活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许多身心健康的失衡也与工作型态息息相关,除了调整生活习惯、向医生寻求协助外,你还可以试试“足浴”(泡脚)这个古老的中医智慧!
早在中国东周时期就有利用药草“薰、蒸、浸、泡”身体的记载,当时称为“香汤”或“香浴”,泡的时候可以闻到草本清香,产生许多养生功效。
中国古装剧《延禧宫略》中饰演顺嫔的女星张嘉倪,就曾透露自己平常会使用艾草、姜、枸杞、党参等药材泡脚来美容、排水肿。
为什么中药泡脚可以养生呢?
中医认为,人体12条经脉中有6条起于足部,其中又以肝经、脾经、肾经最重要,分别掌管睡眠、情绪、消化和生殖系统。泡脚可以疏通全身经络,利用外在物理加温,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所以足部血液循环好,对全身脏腑都有帮助。
此外,在泡脚时加入汉方草本,可以透过足部皮肤吸收这些中药精华,增强养生功效。
汉方草本泡脚四大功效
1. 改善睡眠品质
中西医都肯定泡脚对睡眠的助益。现代医学认为,热水能刺激脚的末梢神经,对大脑皮层产生抑制作用,也能加快血液循环,让忙碌超载的脑部放松,消除疲劳,加快入睡。
中医则认为,失眠睡不好与“肝”相关。肝主掌人体能量与血液的循环,当生活压力使肝经气血循环失调,就会形成“肝郁”体质,让人抑郁、焦虑、胸口烦闷,影响睡眠品质。而肝经起于足部,泡脚可以疏通肝经气血循环,达到纾压、助眠的效果。
泡脚时可以加入薰衣草、玫瑰等安定神经的草本,并按压太冲穴、涌泉穴、三阴交穴,加强气血运行,帮助入睡。
2. 除湿助消化
上班忙到忘记吃饭或整天久坐,时间久了气血无法供应到肠道,肠胃蠕动也会变差,容易便秘(虚秘)、消化不良、胃胀气。若时常久坐,加上整天吹冷气,饮食重咸不忌口,还可能导致体内湿气过重,身体有沉重感、水肿、反复湿疹。
要改善体内湿气,泡脚时可以加入荷叶、姜片、艾草等能利水消肿、强化气血循环的草本,并将水位升到小腿肚,按压承山穴、足三里穴,有助养脾化湿。
要改善肠胃消化,可以加入有抗痉挛效果的薰衣草,有助缓解情绪压力造成的肠胃不适及胃胀气。按压足三里穴、上巨虚穴、下巨虚穴,可促进肠胃蠕动。
3. 改善手脚冰冷
脚离心脏最远,平时需靠小腿肌肉收缩让血液回流,因此血液循环较差的人,特别容易手脚冰冷!
以温热水泡脚时,下肢的血管会扩张,上半身的血液向下流,有利全身血液及淋巴循环,达到驱寒、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泡脚时加入丹参、桂皮、姜片等草本可加强行气功效,并按压太冲穴、三阴交穴、太溪穴来舒缓手脚冰冷。
4. 舒缓女性经痛
所谓“不通则痛”,中医认为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是经痛的主因。气血不顺,生理期间子宫就得不到充分的血液,导致疼痛、面色苍白、手脚冰冷,甚至恶心呕吐。
泡脚有促进气血循环、温通肝经的作用,对体内虚寒、气滞、血瘀引起的经痛很有帮助,也有助排除经血。
可以加入大风草、艾草等有抗菌及镇痛作用的汉方草本,同时按压三阴交穴、阴陵泉穴、蠡沟穴,加强气血循环。
中药泡脚的步骤与诀窍
以下是中药足浴的五个步骤:
中药泡脚有很多健康功效,但有一些细节要注意,才能达到最佳效果、避免伤身:
◎ 先煮沸药材,再以温凉水中和:以热水煮药材能使营养充分释放,煮沸后转小火续煮15~20分钟,再倒入泡脚桶中,加入温凉水中和温度。
◎ 水温略高于体温,微发汗即止:水温过高,泡脚会造成身体负担。若水温为40~42℃,则泡10~15分钟即可;若水温为38~39℃,可泡20~30分钟。泡的时间太长、太频繁,容易造成心脏负担。当后背及额头微微发汗时,就已达到足浴效果,不要再泡了。
◎ 不可频繁泡脚:建议一周泡2~3次,过度反而伤身。
三种情况不宜泡脚
以下三种状况不适合泡脚:
1. 有严重高血压、心血管疾病
泡脚后下肢血管会扩张,血压会下降。心血管疾病患者原本的血液循环就比较差,血液较难回流心脏,反而会造成血压浮动过大或水肿,若泡太久脱水或出汗严重,也会使血液变浓稠,有血管阻塞的风险!
2. 脚部有伤口、脚跟龟裂
只要身上有伤口都不建议浸泡在水里,可能会造成细菌感染或蜂窝性组织炎。尤其糖尿病患者,本身免疫系统就较差且伤口不易复原,泡脚会增加感染风险,不可不慎。
3. 饭后、运动后、空腹时
刚吃过饭,胃肠道需要较多血液消化食物,此刻泡澡会导致器官供血不足,容易消化不良。
运动后1小时内泡脚,可能造成无法排汗,体内热气排不出去;血液流向肌肉和皮肤,其他器官也会供血不足。
空腹时血糖低,泡温水会使血液聚集在体表,导致脑部血液供应量减少,容易头晕。◎
(本文摘编自《》,新译养生志提供)
推荐阅读:
足浴养生历史悠久 医学证实对多种疾病有疗效
睡前洗脚胜吃补药!泡足浴你需知道的5件事
富人吃补药 穷人泡泡脚
责任编辑:王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