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一代圣主康熙的教子“心法”

作者:笔耕
康熙帝在位期间广施仁政,布恩德于四海,使得天下出现了“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盛世景象。而作为中国帝制后期最为圣明的君主,康熙对后代的教育亦是历代帝王中最为勤谨的一位,故其后代皇子王孙多文武全才,实为中国历史上极为成功的教育家。(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制作)
font print 人气: 2401
【字号】    
   标签: tags: , , ,

康熙大帝一生,勤政审慎,励精图治,以其超群的智慧和远见,执掌朝政六十一年之久。在位期间广施仁政,布恩德于四海,使得天下出现了“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盛世景象。而作为中国帝制后期最为圣明的君主,康熙对后代的教育亦是历代帝王中最为勤谨的一位,故其后代皇子王孙多文武全才,实为中国历史上极为成功的教育家。

而其子雍正为“益图继述”,将康熙的日常教诲萃会成编(《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使得我们今天得以窥见其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道,也使得后世能有幸领略这位圣主仁皇的教子“心法”。

一、正其身

康熙非常重视规范皇子们的言行举止和行为规范,反对家长对子女过度的宠爱,因而告诫“若小儿过于娇养,不但饮食之失节,抑且不耐寒暑之相侵,即长大成人非愚则痴”。

康熙禁烟戒酒,无嗜无欲,“然朕非不会吃烟,幼时在养母家,颇善于吃烟。今禁人而己用之,将何以服人?因而永不用也”。

原夫酒之为用,所以祀神也,所以养老也,所以献宾也,所以合欢也,其用固不可少。然而沉酣湎溺,不时不节则不可。”“如朕之能饮而不饮,始为诚不饮者。大抵嗜酒则心志为其所乱而昏昧,或致病疾,实非有益于人之物。”“是故朕谆谆教饬尔等,断不可耽于酒者,正为伤身乱行,莫此为甚也。”康熙点明了酒的作用在于祭祀神明、敬奉老人、宴请宾朋,所以喝酒需要有节制和场合。一旦嗜酒成瘾,便会伤害自己的身体,祸乱自己的言行。这与现代中国盛行的“酒桌文化”的内涵截然相反,值得深思。

在吃穿用度的问题上,康熙指明应“恒自知足”,并告诉子女自己“虽贵为天子,而衣服不过适体;富有四海,而每日常膳,除赏赐外,所用肴馔,从不兼味”。

不难发现,康熙在教育子女时常常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并非那种空洞的理论家。

康熙还告诫皇子们,“污秽之言轻出自口,所损大矣”,不能说污言秽语,因话一出口,即会损德。

在仪容仪表的问题上,康熙要求子孙做到“凡人行住坐卧,不可回顾斜视”。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时常斜视会给人感觉行事猥琐、不端庄。

康熙在对待子女的教导上事无巨细,“大凡残疾之人不可取笑”,“大雨雷霆之际,决毋立于大树下”,“尔等凡居家在外,惟宜洁净”,读之则眼前会不自觉地浮现出一位谆谆教导的慈祥长者之形象。

二、治其学

康熙对皇子们的学业非常之重视,他亲自挑选人品端方者为师傅,教皇子们读书。他认为“为人上者,教子必自幼严饬之始善”。皇子们天还没有亮便起床一直要学习到夜深,寒暑无间,一年只休息数日。学习的内容涉及广泛,除满文、汉文经典外,还要学习骑射、书画、音乐、几何、天文、游泳、火器等等。

康熙认为人在小时候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因此提倡早教,“人在幼稚,精神专一通利;长成以后,则思虑散逸外驰”。并指明“读书以明理为要。理既明,则中心有主,而是非邪正自判矣”。读书并非为了灌输,而是为了明白书中的道理,道理明白了,对于是非正邪自然能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了。

这和现代普遍被采用的教育方式大相径庭,许多西方国家的教育已背离了传统。而在中共控制下的学校,则成了对学生灌输党文化的工厂。这使得学生们只能被塑造成一个个不会独立思考的机器人,做事自我、偏激,丧失了对是非善恶最基本的判断力。

康熙指出读古诗和经史的重要性,并教导子孙不要看闲杂的小说,“幼学断不可令看小说,小说之事,皆敷演而成,无实在之处,令人观之,或信以为真,而不肖之徒,竟有效法行之者”。这和现代社会小孩沉迷漫画、动画、电子游戏的情形何其相似。

对于技艺的磨炼,康熙勉励子孙要有勇猛精进之心,“人苟能有决定不移之志,勇猛精进,而又贞常永固,毫不退转,则凡技艺焉有不成者哉?

实践证明,康熙的教育非常之成功,不但教育出像雍正和乾隆这样杰出的皇帝,使得盛世延续百余年之久,其皇子皇孙中亦不乏艺术家、科学家、将军和能臣。

三、修其心

做人最重要的是善,康熙认为只要行善道,必会受上天护佑,“人生于世,最要者惟行善。圣人经书所遗如许言语,惟欲人之善。神佛之教,亦惟以善引人”,“凡人最要者,惟力行善道。能尽五伦,而一心笃于行善,则天必眷祐,报之以祥”。

康熙还提倡忍耐,“天下未有过不去之事,忍耐一时,便觉无事”。而他本人忍耐的功夫也不一般,康熙可以于六月大暑之时“不用扇,不除冠”。这样的定力,在现代的社会中已经不常见了。

康熙教育皇子们要随时归正自己的心念,他认为“人心一念之微,不在天理,便在人欲”,故要“防于念之初生,情之未起”,随时剔除不好的私心欲念,起念必与道相合,“惟心不为耳目口鼻所役,始得泰然”。如果内心去掉了多余的欲念、妄念,内心自然能得到真正的安泰和舒适。

人惟一心,起为念虑。念虑之正与不正,只在顷刻之间。若一念之不正,顷刻而知之,即从而正之,自不至离道之远。”康熙对于修心的论述,和正法正道的心性修炼非常相似,不免让人感慨其来历之不凡。

四、正其信

现代社会中许多人拜佛似乎只为求佛保佑、避祸消灾、考学、发财和生儿子。很多人更是为了在寺庙中争得烧头香的机会不惜一掷千金,而这其中也不乏一些真心崇信神佛之人。可如此的“敬佛”方式和常人中拉关系走后门又有何不同?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无恶不作的杀人犯拿出亿万财产捐给寺庙,难道佛就会使他圆满得正果吗?

在历史的发展中,人们已经渐渐地忘记了敬佛的内涵。对于这种情况,康熙告诫子孙们“然敬鬼神之心,非为祸福之故,乃所以全吾身之正气也”,“朕自幼登极,凡祀坛庙,礼神佛,必以诚敬存心”。

凡人存善念,天必绥之福禄,以善报之。今人日持念珠念佛,欲行善之故也。苟恶念不除,即持念珠何益?”“敬重神佛,惟在我心而已”。

康熙待神佛存至真至诚之心,非为趋祸求福,为正其身也,如果心存恶念,即使手持念珠口念佛号又有什么用呢?这种敬佛不为求佛而为修身的念头,唯真修之人才具备的境界。

结语

康熙大帝内圣而外王,以其非凡的智慧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对后代启之以蒙昧,教之以规矩,正之以心志,精之以学艺,强之以体魄,亲身实践了中华正统的教育之道。其为后世所留下的教育之“心法”与中华神传文化贯通融合,实为现代人寻回传统教育之金匮要旨。(转自,有删节)

资料来源:《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清朝四大谜团之一,世祖顺治皇帝是死于天花,还是出家为僧?董鄂妃为何能成为顺治帝的挚爱,她到底是谁?
  • 清圣祖康熙皇帝的圣德神功、千秋盛业给人类留下典范。同时,康熙皇帝是一个孝思、孝行逾恒的圣君。康熙皇帝怎样重视孝道?又是怎样实践孝道的呢?
  • 汉灵帝即位的元年,党锢之祸刚刚过去一年,名列“三君”的大将军窦武、太尉陈蕃相继遭宦官毒手,随后无数清流名士惨遭迫害,第二次党锢之祸再掀腥风血雨。 “武等正直,而见陷害,奸邪盈朝,善人壅塞。”
  • 天下大乱之时,亟需一位真英雄治平乱世,开创大业。三国的第一男主角曹操,纵横沙场,统一北方,奠定曹魏基业;雅爱诗章,自成风骨,开创一代文学。乱世英雄曹操,在被追尊为魏武帝的同时,更因其雄健笔力,成为一代文学巨匠。
  • 曹丕,魏武曹操的次子。在古旧的史书中,他御之以术、矫情自饰,是十年夺嫡最终胜出的王者,也是三辞三让登基开国的帝君。他给人的感觉,是那样阴郁、无情。
  • “大义灭亲”起于春秋时代。卫国大夫石碏为顾及君臣大义而杀了犯上作乱的儿子。正史上记载的汉武帝挥泪斩外甥和朱元璋怒斩女婿又是怎么回事呢?
  • 所谓镇山,指的是一个地区的主山。《尚书‧舜典》上有注解说:“每州之名山殊大者,以为其州之镇。”而说到镇山的意义,东汉学者郑玄解释为:“镇,名山安地德也”,也就是镇守一方土地的名山。
  • 明成祖朱棣果敢英武,又善于纳谏,主张“用法当以宽”“待人当以诚”;他不仅注重守成,而且励精图治,使明朝在永乐年间进入了繁荣辉煌时期,并出现了“万国来朝”的景象。
  • 察必皇后和皇太子真金的先后去世,让忽必烈悲痛不已,导致他的健康也严重受损。1293年,忽必烈终于病倒了,虽然御医们为他百般调治,但病却未见好,反而越来越重。因为重病,与大臣们的朝堂议政也免去了。按照规定,此时除非蒙古人和昔日有功之臣不得进入寝宫探视。不过,有一人例外,那就是不忽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