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中秋节】

诗情画意中秋节 明月诗词醉相思

作者:踏雪飞鸿
中秋节为何让人觉得分外深情?为何让人感受相思分外唯美?到底是何物在人心湖荡起波纹? (Pixabay)
font print 人气: 1134
【字号】    
   标签: tags: , ,

中秋节为何让人觉得分外深情?为何让人感受相思分外唯美? 到底是何物在人心湖荡起波纹?在古人诗词中的中秋节,何物醉相思?

靑天明月在,何处不相思。
(出:清 黄景仁《秋浦怀李白》)

人间何处没有青天?人间何处没有月明?明月出东山,照得人间情思此起彼牵;相思在心田,映得青天与明月,情味浓浓。一语“何处不相思”,真说遍人间有情痴。尤其是在这一夜……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出:唐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今夕是何夕?最动人的良辰就在今朝夜,最浓稠的相思就在明月色。“谁家今夜扁舟子”,为团圆夜的未归人代言;“何处相思明月楼”,为天下的有情人抒怀。浪漫情怀、相思浓度,得明月一遍又遍地上色,让人醉倒。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出:唐 张九龄《望月怀远》)

月的皎洁光辉遍照宁静海面。海上明月呀,宛然是远在天边的伊人……。天涯共此时,只怨两地遥遥隔伊人,竟夕里相思如海水汩汩不绝,亲吻着明月光。

人有悲欢离合,东坡《水调歌头》早把人间悲欢离合在月下数遍: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悲欢离合轮番上演的人间,无常乃是常态!即便是中秋,多少天各一方的哀愁,让我们轻轻放下。“千里共明月”,就让我们在明月下团圆吧。东坡把酒,对月长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为人间许下深情之愿。

但愿人长久,此事古难全?此事古难全!或许我们能够乘风归去,摆脱凡间情物的沉重束缚?

就在明明月色的望夜时空,乘着思绪的翅膀,我们回溯、回溯、再回溯,回到天地洪荒……。穿越古今,穿梭深奥无际的层层时空交错处。终于,知道了,为何人生浪漫与相思总相煎。宇宙时空浩瀚无垠,何处是吾乡?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唐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漫漫时光已经湮灭我们回家的记忆——要往何处归去?这一夜,月就要西落,江边的枫树在风中频频摇头。面对这永恒之问,千古之谜,诗仙李白也对月发问: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出:李白《把酒问月》)

诗仙道出不同寻常的角度,见到不一样的明月。人的生命短暂,若流水瞬时消逝无痕,然而,“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为何古人与今人都共看了一样的月?诗仙关心明月的万古之谜。

明月到底存在多久了?天若有情天亦老,明月不老吗?我们看到的明月与千年前李白看到的一样吗?古今“共看明月皆如此”,难道是来自一种共同的对月的记忆?

有趣的中秋月,总是向人间展示着同一面向,却谱出深邃的人生之谜。[1]

辛弃疾有一首“横绝古今,别开天地”的《木兰花慢》词,问天: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嫦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汗漫:水大渺茫无际的样子。*长鲸:也可做“长波”解)

辛弃疾这首中秋词不写人间离合,却是追索天外的浩瀚时空,追问宇宙别有人间的奥秘。他又发人未发之想:月亮无根谁能悬挂天中?”天上玉殿琼楼怎能耐得长波的撼动?玉兔在那里怎能无恙呢?满月为何渐渐消瘦如钩?悠悠中秋夜消逝到哪去了?在人这边看不见,有谁能解?

这首中秋词奇思连篇,而从现今科学的发现来看,辛弃疾中秋夜的“天问”实在是超前科学的“神悟”。

中秋明月醉相思

中秋夜,月色深浅处,展现不同的“相思”,各道人生。隐隐深处,凡间的情思随着明月渺渺一线牵,上天下地,穿梭时空几多重。情归何处?在人的记忆深处拳拳牵动着。

注释[1] :现代科学界发现月亮惊人的现实——月亮是人造的地球卫星!月亮总是向人间展现同一面向,还有月亮是中空的,这都是卫星的特质。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些“古人”的成就又没有写入这一茬人类的历史中,显然史前人类的科技文明远远超出我们今天的人类。那么人绝对不是简单生物进化来的,所谓的进化说,是神性的失落!


@*

─点阅【中秋节】系列─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金丝桃的这个花语浮现眼前的是这样的画面:一边毫无保留绽放烟花般的绚丽光华,一边发出防御的警讯威慑──非诚勿扰!邪祟勿近!别看我如此纤柔娇美,但我是味微苦、有小毒的,要是欺人太甚,将承受我报复的后果。
  • 为什么“夫子温、良、恭、俭、让”就能得之?这里援引一段张居正教小皇帝的话,有这五者德容之盛,感动于人,所以各国的君,自然敬之而不忽,信之而不疑。都把他国中的政事,可因可革的,来访问于夫子,故夫子因而闻之耳。”也就是说,孔子之闻政,是因为其德行的感召力。
  • 与其它文明相比,中华文明的一大特色,是对家、祖先、孝道的高度推崇。本章就是鲜明的体现——曾子说:“敬慎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祭历代的祖先,老百姓的德行就会归于淳厚了。”在亲情中,人心有了依归,人生有了温暖,社会道德由此奠基,社会秩序由此扩展(古代中国是家国同构),所以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 天灯, 放天灯, 天灯节, 台湾, 平溪
    黄历正月十五夜称“元宵”,又称“上元”“元夕”“灯节”。这一天里,人们闹元宵,吃元宵、猜灯谜、结伴赏花灯,古代词人也把赏灯会情景写进诗词。写元宵灯会的词,不计其数,而南宋辛弃疾的一阕《青玉案‧元夕》,则千古长在人心。词中有元宵的胜景,词中对灯节寄情,更有人生的深意。
  • 在古代留下许多龙的故事;对现代人来说,有人认为“龙”只是一个概念,也有人认为龙的故事只是一种神话传说。有意思的是,为何自古以来每个民族都离不开神话故事呢?岁逢甲辰龙年,我们也来回味一些龙的故事。
  • “不重则不威”。君子一定是自重的,否则就没有尊严、威严。这里的“重”,始自内心, “正心诚意”,修为到了一定程度,“威”就表现出来了,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相反,如果一个人不自重,言行轻佻,势必招来侮辱,所谓“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也。
  • “观止”一词出自《左传》:吴国公子季札在鲁国观赏周乐,至《韶》舞,说:“德至矣哉!大矣”,认为已达到尽善尽美,无以复加,赞叹道:“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 《论语》开篇讲“学而时习之”,这个“之”指什么呢?就包括本章所说的四者——“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孔门教学是顺着人性施教,不是教人禁欲,而是教人修心,比如教人:好色之念减轻一点、贤贤之心加重一点,使生命境界不断提升。
  • 黄历甲辰年,龙年,是个“无春年”,受到闰月的牵连,立春早于除夕,落在黄历前一年年尾。而且从甲辰年开始连续五年的时间,“朔望月”周期将出现异于寻常的状态,造成连续五年“没有年三十”。
  • 传统的中国新年到底有多少天?每天应该做什么?从腊八节开始一直到晦日结束,咱们来看看古人过年和今天有多少差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