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中国第一套现代小学堂汉字教科书 对照中共“文字改革”祸心

作者:允嘉徽
启蒙教育阶段是奠定儿童人格和文化基础最关键的时期,因此,启蒙书肩负树人之重任。 (Pixabay)
font print 人气: 1948
【字号】    
   标签: tags: , , ,

中国现代小学堂第一套汉字教科书是《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完成于公元1901年,这套字课图说怎样传承给孩童传统思想文化?约半个世纪后,中共实施“文字改革”,它们之间在文化观价值观上存在着哪些明显的差异呢?

文字不仅仅是笔划符号而已,它是记忆的利器,也是治理政事、解决生活问题和人际沟通的工具,更是承载传统文明的媒介。后人藉以了解文字内涵意义的媒介就是字书、字典。《易传》曰:“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指文字)。百官以治,万民以察。”在文字笔划之上,文字承载的思想文化与价值体系的细致与博大实际上一言难尽。

中国现代小学堂第一套汉字教科书

中国第一所新式现代学堂是澄衷蒙学堂。澄衷“蒙学堂”就是儿童学堂,由实业家叶澄衷[1] 捐地捐款,于公元1899年(光绪25年)在上海开建的义学。叶公于该年末去世,后由其公子继承先人遗绪,于1900年(光绪26年)完成。

穷困出身成大善人的叶澄衷先生像(公有领域)

教育家刘树屏[2] (1857—1917年)担任校长时,从1900—1901年主持编纂专为小学生启蒙而作的第一套汉字教科书——《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发行于光绪27年(公元1901年)。这是一套图文并茂的认字书、一套儿童启蒙书,也是树立人格,打开认知眼界和树立价值观的书。教育是“百年树人”的工程,底不正,影响树木未来的发展深远,传统文化就是教育的根底。这套澄衷小学堂的汉字教科书在形式和内涵上都传扬了传统文化的特色,并兼及西学的发现,补充说明。这套类似小型百科全书的识字读本在民国初期,广受各方小学爱用。

民初名人胡适出身于这所小学堂,当他中年时再访学堂和旧识,对曾任校长的谢观先生说:“中国自有学校以来,第一部教科书,就是《澄衷蒙学堂启蒙读本》(即《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这一部读本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历史性的价值。”胡适对此书念念不忘,问是否能再觅得一部,谢观就把家中所存的一部送给了他。(见《阅世品人录》,陈存仁著。)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简介

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馆藏《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是民国时期出的版本。(公有领域)

本套书八册,辑有3291常用字,每一字课由二或三部分构成:一、端正楷书书写的文字;二、注音和字义解说,含简说和详说两部分;三、图说之插图(苏州吴子城绘图)。凡是没有图不足以说明释义的,都附上插图,共762幅。“图涵盖中西,求是而已”。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解说天、气。(公有领域)

字义解说的“简说”部分为十岁以下的学生而说,“详说”是为十一岁以上的学生而说,释义相对有难易。简说以同音字注音,其次解释字义,再举字词。详说的注音采用古代字书的切音[3] 方式注解,延续传统作法;字义解释涵盖传统文化,兼容古今。古代篆文能释义的都采用,并随字附释现行事例、新名词,以有用为主。

内容3291字常用字,探触了自然现象、天文地理、山川河岳、地方小志、乐器武器、花鸟鱼虫、矿物金属、日常生活,动物植物……等等领域。透过这些面向,建构儿童对世界的认知。这些认知涵盖精神和物质的层面,也涵盖古今中外时空,从其中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思想核心与价值观。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解说京、都。(公有领域)

据统计,脑中有三千字的字库,就能读懂一般书籍99%的内容了。所以这套给小孩的认字教科书,涵盖的内容对一般的成人也够用了。以这套字课图说,对应半个世纪后中共简化字的人文精神,差异又有多大呢?

今昔之比  中共“文字改革”包藏祸心

中共的简化字的“文字改革”被指出是毁坏传统文化的工程“剧作”。中共简化字之恶,不仅仅在表面上简化,不仅改造汉字的造字结构,而是将文字承载的内在精神思想彻底抽换,是为了达到斩断中华文化的目的而出现的怪手,为独尊马列扫清道路。让中国人看不懂传统的历史典籍而错认祖宗,容易接受马列的洗脑。

共产主义以无神论、进化论诋毁中国人的佛道神信仰;以所谓的“迷信说”替换中华民族敬天信神的人生态度;以“斗争观”打击天人合一的生命情操;以野蛮的弱肉强食思想意识摧毁了民胞物与的悲悯情怀。

我们试着从几个层面,随机对比几个《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和《新华字典》所释字义(本文仅以单字意义为例),略略窥探无神论和传统文化对汉字的精神内涵与认知的差别。

一、对超凡境界的认知

《字课图说》佛:俗以佛为西方(*指西天)圣人。
《新华字典》佛: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解说佛。(公有领域)

《字课图说》神:阳之精气。聪明正直而壹者也,故天神地祇皆称神。
《新华字典》神:迷信的人称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所崇拜的人死后的精灵。

《字课图说》仙:山居之人。讲方术者必隐处山谷中。
《新华字典》仙:神话中称有特殊能力、可以长生不死的人。具有高超才能的人。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解说神、仙。(公有领域)

小结——对超凡境界的认知

传统文化肯定人有佛性,人可以透过修炼——修仙修道修佛,提高生命层次超凡入圣,肯定得道、成仙、成佛的可能性。而且修行不关乎宗教。

而中共它的字典里,表现“无神论”思想,把神仙视为迷信、神话。把“佛”画为宗教中的说词。而它本身是以政治来统领一切,包括统领宗教、打压迫害宗教和修炼,也就是不承认佛性的超凡,更不允许人超凡。

二、对阴界生命的看法

《字课图说》死:生之对也。人之生死精气神三者为之,气聚则生,气散则死。《礼》:君子死曰终,小人死曰死。
《新华字典》死:丧失生命,与生、活相对:死亡。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解说死。(公有领域)

《字课图说》鬼:人死为鬼。
《新华字典》鬼:某些宗教或迷信的人所说的人死后的灵魂。表示爱昵的称呼:小鬼。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解说鬼。(公有领域)

《字课图说》魔:鬼从人生谓之魔。鬼归也,归于无有也,而人以无为有,有则魔生。
《新华字典》魔:宗教或神话传说中指害人性命、迷惑人的恶鬼。

《字课图说》祟:鬼神所祸也,祸则人所自召。鬼神因(人招)出而示以祸福。故《说文》从出从示,会意。
《新华字典》祟:迷信说法指鬼神给人带来的灾祸,借指不正当的行动:作祟。鬼鬼祟祟。

小结——对阴界生命的看法

传统文化对魔、祟的看法是“人所自召”,也就是人的心不正所召来的。这强调了人可为善、可为恶的自主能力,和自食其果的观念。而中共否定人生命的轮回现象,否定来生的存在。它把“人死后为鬼”说成是“迷信”、“宗教或神话传说”,灌输“人死灯灭”的观念,这是中共堕落人性最邪恶的特质之一,它灌输人“善恶无报”,成了中共作恶的大胆共犯。

三、对自然现象的解释

《字课图说》天:至高无上曰天。天积气也。气包乎地,近地者气,离地愈远则愈薄。以风雨表测之,高千尺,气轻三之一,高万八千尺,轻二之一,高至二百余里而气尽,气尽则空,故曰天空。
《新华字典》天:在地面以上的高空:天空。

《字课图说》圜:天体也,浑圆为圜,平圆为圆。
《新华字典》圜:围绕,转圜。圜流九十里。圜同“圆”。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解说圜。(公有领域)

《字课图说》年:谷熟为年。
凡谷物一年一熟,故说文以谷熟为“年”。年即岁也,夏曰岁,殷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岁取星行一次;祀取四时一终;年取谷物一熟;载取物终更始。
《新华字典》年: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一年。

《字课图说》川:江河之总名。今陕西之南有四川省,以境内有岷江、沱江、嘉陵江、大渡河四大川,因以为名。
《新华字典》川:河流,名山大川。特指中国四川省:川剧。川菜。川贝。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解说川。(公有领域)

小结——自然现象的解释

举凡天、圜、年、川这些自然现象、概念,传统字课所解释的,联系的文化内涵博大,道出人文和史地的根源,也涵容了现代科学的内涵。而新华字典的解释内容稀薄,缺乏文化的联系与深度,使学习者不知道传统文化。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展现清末民初时期,启蒙教育的内涵与传统文化深深衔接,并及西学。反观中共以“文字改革”之名断绝中国人与传统文化的连系,从而灌输无神论,其中包藏的祸心是显而易见的。

透过文字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汉字是神传文化,其任重,其道远也!

注释:

[1] 叶澄衷(1840—1899),宁波庄市人,是著名的宁波商团的先驱和领袖。幼时丧父,因家贫辍学到油铺当学徒,十五岁到上海杂货店当店员,十七岁自行驾舢板往来黄浦江面,供应外轮所需物品。他粗通英语,因此结识一些外国人,在商贩中获利独厚。1862年(同治元年)就在虹口开设老顺记商号,他为人处事既诚且信,宽厚待人,助他在穷途中得到难得的机缘。在宁波商帮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做人当如叶澄衷”。从“五金大王”开始,他生意也越做越大,跨足九大类,成为商业钜子。成巨富名流的他非常热心社会公益与慈善事业,被称为“首善之人”,受清廷嘉奖。1899年他在病中念及少时失学之痛,决定捐置土地30余亩、现银10万两兴建中国第一所私立新式学校,位于上海虹口唐山路。是年11月叶公在上海病故。其子后继又捐款二次,一次都是现银10万余两。1901年澄衷蒙学堂落成招生,培育了四万多学生。

[2] 刘树屏字葆良,江苏常州人,晚清政治家、教育家,历任翰林院检讨、安徽候补道、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总理、津浦铁路南段总办等职务。一生提倡教育改革,并创办皖南中学。

[3] 切音:古代中文的注音方法,用两字并成一音;上字取它的声,下字取它的韵与调。如信的切音为息晋切。

附录
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馆藏《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民国时期版本。电子扫描版网址://archive.wul.waseda.ac.jp/kosho/ho05/ho05_01134/
@*#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金丝桃的这个花语浮现眼前的是这样的画面:一边毫无保留绽放烟花般的绚丽光华,一边发出防御的警讯威慑──非诚勿扰!邪祟勿近!别看我如此纤柔娇美,但我是味微苦、有小毒的,要是欺人太甚,将承受我报复的后果。
  • 为什么“夫子温、良、恭、俭、让”就能得之?这里援引一段张居正教小皇帝的话,有这五者德容之盛,感动于人,所以各国的君,自然敬之而不忽,信之而不疑。都把他国中的政事,可因可革的,来访问于夫子,故夫子因而闻之耳。”也就是说,孔子之闻政,是因为其德行的感召力。
  • 与其它文明相比,中华文明的一大特色,是对家、祖先、孝道的高度推崇。本章就是鲜明的体现——曾子说:“敬慎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祭历代的祖先,老百姓的德行就会归于淳厚了。”在亲情中,人心有了依归,人生有了温暖,社会道德由此奠基,社会秩序由此扩展(古代中国是家国同构),所以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 天灯, 放天灯, 天灯节, 台湾, 平溪
    黄历正月十五夜称“元宵”,又称“上元”“元夕”“灯节”。这一天里,人们闹元宵,吃元宵、猜灯谜、结伴赏花灯,古代词人也把赏灯会情景写进诗词。写元宵灯会的词,不计其数,而南宋辛弃疾的一阕《青玉案‧元夕》,则千古长在人心。词中有元宵的胜景,词中对灯节寄情,更有人生的深意。
  • 在古代留下许多龙的故事;对现代人来说,有人认为“龙”只是一个概念,也有人认为龙的故事只是一种神话传说。有意思的是,为何自古以来每个民族都离不开神话故事呢?岁逢甲辰龙年,我们也来回味一些龙的故事。
  • “不重则不威”。君子一定是自重的,否则就没有尊严、威严。这里的“重”,始自内心, “正心诚意”,修为到了一定程度,“威”就表现出来了,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相反,如果一个人不自重,言行轻佻,势必招来侮辱,所谓“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也。
  • “观止”一词出自《左传》:吴国公子季札在鲁国观赏周乐,至《韶》舞,说:“德至矣哉!大矣”,认为已达到尽善尽美,无以复加,赞叹道:“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 《论语》开篇讲“学而时习之”,这个“之”指什么呢?就包括本章所说的四者——“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孔门教学是顺着人性施教,不是教人禁欲,而是教人修心,比如教人:好色之念减轻一点、贤贤之心加重一点,使生命境界不断提升。
  • 黄历甲辰年,龙年,是个“无春年”,受到闰月的牵连,立春早于除夕,落在黄历前一年年尾。而且从甲辰年开始连续五年的时间,“朔望月”周期将出现异于寻常的状态,造成连续五年“没有年三十”。
  • 传统的中国新年到底有多少天?每天应该做什么?从腊八节开始一直到晦日结束,咱们来看看古人过年和今天有多少差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