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唐诗

【唐诗漫谈】白云无尽送归人

清初画家石涛绘《陶渊明诗意图册》,第六帧: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公有领域)

这种隐逸之乐,中国上古既有,如《诗经》中的《考槃》,此诗被认为是隐逸诗之宗,诗曰:

考槃在涧,硕人之宽。  架成木屋溪谷旁,高士觉得很宽敞。

独寐寤言,永矢弗谖。  独眠独醒又独语,誓言不忘此欢喜。

考槃在阿,硕人之薖。  架成木屋在山坳,高士当它安乐窝。

独寐寤歌,永矢弗过。  独眠独醒独自歌,绝不拉人来结伙。

考槃在陆,硕人之轴。  架成木屋在高原,在此盘桓真悠闲。

独寐寤宿,永矢弗告。  独眠独醒独自宿,从此不须与人言

从《诗经》,中经陶渊明,到唐诗,隐逸之乐一直流淌着,这也是中国文化传承的一种表现。送人归隐,在唐人被视为高洁之事

唐文化广被四海,日人受惠极深,如晚唐陆龟蒙《闻圆载上人挟儒书洎释典归日本国,更作一绝》曰:“九流三藏一时倾,万轴光凌渤澥声。从此遗编东去后,却应荒外有诸生。”而唐人与来华日人,颇交好,多送别日人诗,连唐玄宗都写有《送日本使》:“日下非殊俗,天中嘉会朝。念余怀义远,矜尔畏途遥。涨海宽秋月,归帆驶夕飙。因惊彼君子,王化远昭昭。

而《唐诗三百首》选取的钱起《送僧归日本》一诗,在唐别离诗中独树一帜。送日僧归国,虽不是送人归隐,两者却有相通之处。

首联“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本是送别,却偏从来路写起,而来去中华都是缘。颔联“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法舟”扣紧僧人身份,“法舟轻”,喻因佛法高明,那么入海泛舟、随缘而往,乘船归国,将会一帆风顺。颈联“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委婉表现僧人在月下坐禅、在舟上诵经。尾联“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一灯”以舟灯喻禅灯,既状僧人归途中只有孤灯相伴,又喻佛理,有盏照亮心田的佛灯,航行万里,眼中都是光明。海途禅机,妙然无间。

此诗化用佛教用语,贴切、自然、生动,说明作者钱起虽是士人,但对佛法亦有理解。佛法在唐代之盛于此可以想见。而有唐一代,佛家盛,道家、儒家也一同盛,乃有归隐之风行,而送归诗旨趣之高朗明了,亦是题中之义。@*#

责任编辑: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