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为将不妄杀人 既是国家之利 亦为子孙之福

文/周晓辉
明太祖有言:“为将不妄杀人,岂惟国家之利,尔子孙实受其福”,不妄杀不仅对国家有利,对其子孙后代亦是福气。(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673
【字号】    
   标签: tags: , , ,

古往今来,人世间“兵征天下,王者治国”,因此而引发的战争无可计数,尤其在王朝更迭时,战争尤为惨烈。若遇到那嗜杀的将领,难免出现大面积的生灵涂炭。当然,历朝历代都有有道明君和诸多仁义之将,能在战争中约束手下,禁止肆意杀戮。明太祖有言:“为将不妄杀人,岂惟国家之利,尔子孙实受其福”,不妄杀不仅对国家有利,对其子孙后代亦是福气。

曹彬止杀 子孙得福报

仁义之将中最广为人知的是宋初名将曹彬。史载,曹彬在奉宋太祖命令攻打南唐国前,太祖就告诫曹彬:“城池攻陷之后,千万不可杀戮平民百姓。”其后,在攻破遂州时,手下众将要求屠城,曹彬坚持不可,并将俘获的女子一一送还家中。金陵(今南京)城攻破前,曹彬要众将焚香发誓:保证不滥杀一人。果然,城破后,没有一人滥杀无辜。前后活人无数。

与其相对照的是曹彬的侄子曹翰,在攻打江州时,因久攻不下,心生愤恨,后在攻下后屠城,杀戮无数。

因为曹彬不妄杀之德,其子孙后代亦得福报。他的儿子曹玮官至彰武军节度使,谥号武穆;曹琮官至西上阁门副使;曹璨官至河阳节度使、同平章事,谥号武懿;曹玘,官至尚书虞部员外郎,追封吴王。他的女儿为宋真宗的曹贤妃,孙女是宋仁宗的曹皇后,被誉为圣后。外曾孙女高太后,即宋英宗皇后。相传曹彬还有一个后代成了神仙,便是道家《灵源大道歌》的作者曹文逸真人。而曹翰死后没多久,他的子孙中就出了乞丐。

因为曹彬不妄杀之德,其子孙后代亦得福报。他的孙女是宋仁宗的曹皇后,被誉为圣后。图为清焦秉贞《历朝贤后故事图册》之《禁苑种谷》,描绘宋仁宗曹皇后在皇宫里种植庄稼。绢本设色,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公有领域)

邓禹自言未敢妄杀 子孙累世富贵

邓禹是东汉名将,他最早以帝王功业勉励汉光武帝刘秀,曾向其进言“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因此被认为有定策之功,光武帝将其视为“萧何”。天下平定后,他与贾复两人率先配合刘秀“偃干戈,修文德”的政策,一同削减军队,推行儒学。

东汉永平三年(公元60年),汉明帝在南官云台阁命人画了二十八将的画像,称为“云台二十八将”,这二十八人是在光武帝建立东汉的过程中战功最为卓著的将领,邓禹名列首位。

邓禹为人谦和,其所率军队军纪严明,深得百姓之心。邓禹曾言:“吾将百万之众,未敢妄杀一人。天道好还,吾后世必有兴者。”

果如其言。深得两朝皇帝恩遇的邓禹去世后,其子孙累世富贵,封公侯者有三十人,做州郡之首的不可计数。如其大儿子邓震为高密侯、邓袭为昌安侯、邓珍为夷安侯,六子邓训为平寿敬侯……孙子辈、重孙子辈亦有多人封公侯。邓训的小女儿邓绥进宫成了汉和帝的和熹皇后,做了国母;其多个子孙做了驸马。

中山王徐达子孙繁盛

徐达是明朝的开国元勋,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国公。他戎马一生,辅佐明太祖朱元璋统一了天下,可谓功臣之首,深得朱元璋的信任。

为人谨慎的徐达擅长谋略、善于治军。一方面,他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将士对他无不感恩,以死相报;另一方面,他对手下将士要求非常严格,对百姓不犯秋毫,其军队所经之地,街巷井然有序,百姓从不为军旅所苦。这是徐达军所向披靡的原因。

不妄杀的徐达亦福及子孙,他的子孙繁盛。三女皆嫁皇子,长女为明成祖朱棣的皇后。图为清 顾见龙《中国历代名人画像.徐达》。(公有领域)

统一战中,徐达被拜为征虏大将军。若俘获敌方将士,戒杀,或与他们以恩义结交,使他们为己所用。是以许多人都乐意归附大将军。

如徐达在池州曾捉获陈友谅三千人马,副将主张全部杀掉,以免留下后患,但徐达没有同意,后又俘获张士诚六万人马,徐达同样未杀一人。围姑苏(今苏州)三年,在攻下后,告诫手下勿随意杀戮。其后,攻克元朝都城,除监国淮王帖木儿不花、左丞相庆童、平章迭儿必失、朴赛因不花、右丞张康伯、御史中丞满川等拒不投降而被斩首外,徐达未妄杀一人。

此外,他还命人封闭府库,登记书籍、宝物,并命指挥张胜带领一千士兵看守宫殿门,让宦官看护那些宫人、嫔妃、公主,严禁士兵侵扰欺凌她们。城中官民安居乐业,店铺照常营业。

徐达所为深得朱元璋的称赞,朱元璋传谕诸将:指挥军队必须持重有纪律;而带兵作战、攻城略地,为将之道,徐达堪为楷模。

徐达为人还十分谦和。率军归朝之日,他总是陋车简舍,礼邀儒生,终日高谈,气氛谐和。朱元璋曾称赞道:“受命而出,成功而归,不骄傲,不自夸,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行为正派无疵,品德高尚可与日月相比,这只有大将军徐达一人堪当于此。”

不妄杀的徐达亦福及子孙,他的子孙繁盛,徐达四子,皆由朱元璋赐名,长子袭魏国公,次子世袭指挥使,三子早逝,四子后代世袭定国公;三女皆嫁皇子,长女为明成祖朱棣的皇后,次女为代王妃,三女为安王妃。

由此可知,为将之道,首要是约束兵士、禁止随意杀戮。此善德不仅功在国家,也为后世子孙积累福德。

参考资料:

《明史》
《宋史》

责任编辑:李婧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敦煌五代彩绘经卷《地狱十王经》
    2021年7月18至21日,河南郑州等地遭遇了一场强降雨。暴雨加上泄洪,造成郑州市区出现严重内涝,郑州市铁路、公路及民航交通均受到严重影响,街道成河,地铁部分地段进水,有的水没过车厢,大量人员受困。
  • 有人认为“劫数”天定,是命运中注定的灾难,人为无法改变。不过我们想深究的是,若“劫数”是天定,那么上天又是依据什么来定呢?后天能否改变呢?
  • 他为人孝义,感动天地,连干荒的居处都冒出泉水来。他为官忠烈,以坚贞又奇特的义行卫主(唐睿宗)、表忠诚,让武则天感动,及时平息了一场冤狱。
  •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古人的著作中留下了许许多多“善恶有报”的相关史实记载。有的家族累世行善,得到异常的福报,有的人行恶遭到即时的现世报,这些存在的史实都不是无神论所能否定的。
  • 老子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只要为善就得到上天的赞许。《史记‧吴王濞列传》说:“为善者天报以福,为非者天报以殃。”人们行善或作恶的行为必然为自己招来相对的报应;连天地万物也都呼应着善恶有报这个铁律。
  • 人说命运天定,真是这回事吗?生命里大大小小的事情,神管到什么程度呢?大的事情例如官禄福荫,或小到一念的报应,神都给安排吗?古籍中的记载很多,这里来看三个事情大小、轻重不同的例子。
  • 受人点滴涌泉相报,这种感恩之心是中华文化的美德;对人的一个善念、一个善行,可能得到莫大的善报,在正史中有这样的记载。
  • 世人多信“善恶有报”,但也有不信的,为何?因为行善得善报,行恶得恶果的因果报应,并非都是现世报,多数因果之报,要合看前世、今世还有未来世才能说清,人没有这样的宿命通,所以说不清,解不了。天道有知!上天的安排,绝非人间凡眼所见的表象。
  • 人们常听说现世报,现世报是真有,福报也有恶报也有,在当生当世就得到报应。南北朝时代的故事,显现现世报可能如影随形,即时就来,当下就发生报应。
  • 金驼子萌生善念放弃仇恨,神灵竟然治好了他的驼背,同时巧妙安排某甲爱子在同时变成驼背,不仅使金驼子拿回了自己的良田,更使某甲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回心向善,留下了这个皆大欢喜的故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