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动V手势风潮盛行的,是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1874─1965),他常以此标牌动作向民众传递必胜(Victory)的信念。壮硕饱满的他秃头圆脸,恍若肩膀上架个地球仪,有着心宽体胖的谐趣喜感。他嘴里常叼着雪茄,葡萄大的眼珠深邃慧黠,还透着几丝顽皮。
最能体现其威猛气魄和坚韧性格的经典肖像,是尤素福‧卡什于1941年拍摄的《愤怒的雄狮》,后被世界各大报纸竞相刊登。照片中金刚怒目的丘吉尔深入人心,成为二战时英国不屈不挠、奋战到底的勇气象征。“正是这个民族和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有一颗狮子之心,我才幸运获命发出了雄狮的吼声。”丘吉尔如是表达他与民众的关系。耳畔回响着他80年前的精彩演讲,犹如震撼天地的雄狮怒吼……
临危受命
1940年5月10日,65岁的丘吉尔临危受命出任首相,接手的是个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烂摊子。
彼时,德军正以风卷残云之势扫荡欧洲大陆,吞并奥地利,肢解捷克斯洛伐克,闪电突袭波兰,占领挪威、丹麦,入侵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使仅一湾海峡之隔的大不列颠岛岌岌可危。
此时人们终于意识到,丘吉尔有关希特勒的多次预警并非耸人听闻,是闲居郊野的他一早嗅出诡异并看透希特勒。
为了缓解政府承受的舆论压力,奉行绥靖政策的首相张伯伦引咎辞职,但求和派仍是主流,举国上下笼罩在愁云惨淡的低迷晦气中。
当时从国王到议员并不看好丘吉尔。与大多出自牛津、剑桥的首相不同,这个嗜好烟酒的胖老头是脾气暴躁的霹雳火,行事风格强悍又出人意表,颇有争议。丘吉尔文采口才俱佳,因特立独行的见解而树敌得罪人,从保守党到自由党,又重返保守党,两次转党切换身份的事还上了报纸讽刺漫画。
同僚们仍记得1915年他任海军大臣在达达尼尔海峡的战败……面对如今的艰难困境,没人愿背黑锅才把他推上台的,而且丘吉尔是希特勒唯一惧怕的英国人。
在驱车前往白金汉宫拜见英王乔治六世的途中,丘吉尔感到“自己正与天命同行。以往的全部生活,不过是为这个时刻,为承担这种考验而进行的一种准备罢了。”
从顽劣差生到战地记者
丘吉尔的父亲曾任英国财政大臣,母亲是美国富豪的女儿。1874年11月30日,丘吉尔出生于伦敦牛津郡的布伦海姆宫(Blenheim Palace),这是18世纪初安妮女王奖励丘吉尔的祖先——战功赫赫的马尔伯勒公爵一世所建的乡间宅邸,该建筑宏伟壮丽,风景如画,俗称丘吉尔庄园。它的北面就是莎士比亚的故乡斯特拉福德小镇。
小丘吉尔沉迷于1500名玩具锡兵的战斗游戏,与弟弟两军对垒,调兵遣将,攻守兼备,花样多多。绰号“斗牛犬”的他可不是个好学生,调皮捣蛋,倔强叛逆,常被体罚。他的数学、拉丁文、古希腊文一塌糊涂,只有英文、历史、地理尚可。当老师援引莎翁戏剧《奥赛罗》或《哈姆雷特》的台词出了小差错时,平素粗心散漫的他会马上较真地当众纠正。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个差班顽劣生竟一字不漏地背完麦考利的 1200行史诗,赢得全校的优胜奖。其实,他只对感兴趣的东西,才有绝佳的记忆力。此外,他还擅长骑术和游泳,曾在击剑比赛中拿了银质奖章。
丘吉尔母校哈罗公学(Harrow School)的知名校友是浪漫诗人拜伦(1788─1824),丘吉尔尤爱拜伦的《恰尔德·哈洛德游记》。在少年丘吉尔心中,引以为傲的祖先、拜伦式英雄和拿破仑都是他的榜样。他对朋友说:“我们都是虫子,但我确信自己是只萤火虫。”
在父亲眼中,这个异想天开、疯玩闯祸的儿子,考试垫底,前景堪忧,简直丢人现眼。还是在观察他玩锡兵对阵的游戏中,父亲确定了儿子从军的人生方向。
考入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的丘吉尔如鱼得水,学习战略战术、军事管理、射击等各项专业技能,成绩名列前茅。刚毕业突遭丧父之痛,接着疼爱他的保姆也去世了,他痛切地感到必须奋发图强,男子汉要闯出自己的路。
丘吉尔飘洋过海,随军驻扎并游历了古巴、印度、埃及、苏丹、南非等地,从骑兵中尉到战地记者,不畏艰险,冲锋陷阵,闲暇时博览群书,写作得心应手。
丘吉尔在南非被布尔人俘虏,他孤身越狱,穿过数百英里的旷野,扒火车,隐身矿井,悬赏25英镑通缉他的布告四处张贴,幸得英国侨民帮助,辗转到达安全地带。
不久,他又请缨参战去解救战俘营的难友。丘吉尔成了轰动一时的传奇英雄,他写的战地报导和冒险经历的书,在英美广受欢迎。
丘吉尔感慨万分地说:“回顾这些岁月,我不禁虔诚地感谢至高无上的神所赋予我的生存才能,所有的岁月都是好的,无论起伏与兴衰,危险与坦途……”
荣辱沉浮 磨砺重塑
大本钟旁的议会大厦(威斯敏斯特宫)是丘吉尔的历练重塑之地。丘吉尔在保守党旗下参选,1901年正式成为下议院议员。26岁的他坐在父亲生前的席位上,恍若冥冥中与亡父的灵魂相遇,由此开启了跌宕起伏的从政生涯。
议员为选民代言,党派为国策辩论。从分歧对抗到协商调整,在唇枪舌战的激烈交锋中,他练就了出众的口才,也学会了坐下来静静倾听不同的意见。
正如他在战地报导中对剽悍原住民的欣赏令军方不快,他超然敢言到与党派立场相悖(如批评在英布战争中的政策,坚持维护自由贸易……),也让不少人觉得是个伤脑筋的麻烦。于是有了从“独立的保守党人”到自由党,又从“独立的反社会主义者”回归保守党的改弦易辙,当然少不了叛逃变节的责骂。
相映成趣的是,针锋相对的政敌塞西尔还成了丘吉尔婚礼的伴郎,所谓英雄惜英雄,杯酒释怀,对手亦朋友。这样的绅士风度在当时的英国政界并不是个别现象。
这位政坛新星先后出任殖民地次官、贸易大臣、内政大臣、第一海军大臣、军需大臣、陆军大臣、空军大臣、财政大臣等要职,并且几度沉浮。
他在军事领域的工作卓有成效,推动了新技术的发明与应用,研究用雷达侦察来袭敌机和舰船的方位距离,还包括坦克、飞机和化学毒气等。大量制造无畏舰,下令从1912年起使用石油代替煤炭作为军舰燃料,确保了英国海军的领先优势。
他取消了对犯轻微过失者的体罚,提高了士兵的薪饷,让优秀士兵有机会升任军官。他还创建了皇家海军航空队和军情六处(后称为英国秘密情报局),勇于尝试的丘吉尔曾在飞行训练中3次坠机幸存。
他大刀阔斧、雷厉风行,富有独创精神,也急躁莽撞、虚荣好胜,再加上言辞犀利,一路走来,树敌无数,也赢得知己。
但让他摔得最重的还是达达尼尔海峡的惨败,即使绘画也无法排解那汹涌而来的抑郁痛苦,感到“双手沾满鲜血比画布上的油彩还多”。
1915年11月,丘吉尔吻别妻儿和母亲,奔赴炮火隆隆的法国西线战壕。他必须自我救赎,押上全部身家性命洗刷耻辱,重新站起来。在诀别信中,他叮嘱妻子:不要太过悲伤,我是个自信的灵魂。就是在另一世界,也会守护你和孩子们。
身先士卒的丘吉尔得到陆军官兵们的爱戴,穿梭于阵地前线,在虱爬鼠窜的壕沟里,他挺过来了,上天并没有收走他,还有未尽的责任和使命。1917年7月,时任首相劳合‧乔治力排众议,让丘吉尔回政府担任军需大臣,认为他难得的远见才干、善于创新的头脑和充沛的精力是无价之宝。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丘吉尔极为敏锐地预感到这将是席卷人类的灾祸。他在演讲中称共产党人是“残暴的大猩猩”,“共产主义是糟粕”。他是最强硬的反苏急先锋,极力促使英国和协约国支持俄国白军,并直接进行武装干预,试图尽早摧毁布尔什维克。由于一战后元气大伤,财力人力匮乏,反对的声浪也大,一般人理解不了,更跟不上他的节奏,丘吉尔的主张实行不下去。
他重申自己的立场观点,根本不屑讨好谁,反而把人都得罪了一大圈儿。他坦承财政大臣做得很糟糕,镇压罢工民众“是此生犯下的最大错误之一”。
由于政见与主流派有重大分歧,他被几届政府孤立。
峰回路转 柳暗花明
在战火间隙、公务繁忙之余、被排挤边缘化的日子里,丘吉尔一直保持着见缝插针、笔耕不辍的习惯。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的五卷巨著《世界危机》(The World Crisis)从1923年起陆续问世,人们追看《泰晤士报》上的连载,那富有洞察力的生动描述令人感同身受,那摧毁一代青年精英的海陆大战历历在目……史料丰富,论述深入浅出,尼克松总统认为其中的《东线战争》和《战后复原》尤为出色。
1929年保守党败选,工党执政。丘吉尔迎来了在野十年的赋闲时光。终于有时间从容地梳理思绪、沉淀提炼、潜心写作了,而稿费是他的主要收入来源。
用文字为祖先立碑是丘吉尔一直以来的心愿。他考察古战场,寻访核实细节,绘制作战地图,以四卷大部头细述了第一代马尔博罗公爵(约翰‧丘吉尔)在18世纪欧洲战场上的辉煌和艰辛。《我的早年生活》呈现了丘吉尔从幼年到27岁前的经历,朴实真切,扣人心弦,颇为励志。这本备受瞩目的丘吉尔自传在美国销量火爆,反响热烈。
丘吉尔不仅是美国报刊的专栏作家,还应邀到美国做演讲旅行,结交了不少艺术名流和政治领袖。
1931年12月,他被一辆卡车撞倒,腿部和手臂都受了重伤,脑震荡,内脏出血,幸好治疗得当。丘吉尔对这次意外车祸非常镇静达观,他向警察承认是自己违反交通规则,关照不要怪罪那个美籍意大利司机。许多报纸都刊登了丘吉尔和肇事司机在医院的合影,成了轰动一时的新闻。
自称是“半个美国人”的丘吉尔,一踏上这片母亲的故土就充满活力,格外开朗。他在美国的读者群广布,人气很高。不经意间为二战中的英美联手倾力合作做了铺垫。
如果说写作是丘吉尔的本行专长,那么绘画则是他的业余爱好。
一战后,饱受躁郁症困扰的他隐居在查特韦尔庄园(Chartwell),开始用画画来放松消遣、怡养性情。他惊讶地发现原来大自然是如此美丽,光影色彩的变化如此丰富,他在绘画中找到了宁静和乐趣。一次匿名参赛,居然还得了奖,这让他很开心。丘吉尔一生作画500多幅,大多以风景为主。他戏称为“我的小涂鸦”。
那是丘吉尔陪伴妻儿最多的美好时光,他常同儿女们一起猜字谜、参加化妆舞会、游泳、打马球。他还在庄园内种树养花、砌砖垒石,修建小屋、养鱼池、养猪场、户外凉廊……如同一位普通乡绅。
亲朋好友、几乎所有的人都断定他的政治生涯已经结束了。十年倏忽而过,年逾花甲的他厚重圆胖,笑颜常开,写书绘画的日子要滋润顺心得多。
解甲归田的老头仍关注欧洲风云,他在报刊上发表对希特勒的预言和对绥靖政策批评的文章,官方置若罔闻,但丘吉尔还是在议会的嘘声中大声谏言警告。在不以为然的旁观者看来,不过是位才华横溢的作家误入政坛而成为愤世嫉俗的失败怪咖罢了。直到战火硝烟临近,人们才大梦初醒,惊慌失措。
从青春到迟暮,丘吉尔一直都是那个等候命运召唤的人,是一听到号角就跃身上马飞奔的骑士。@(待续)
参考资料:
丘吉尔《我的早年生活》
迈克尔‧谢尔顿《野心浪漫:丘吉尔的奋斗与浮沉》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马丁‧吉尔伯特《丘吉尔传》,尼克松《领袖们》
(点阅【丘吉尔系列】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李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