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从刺绣文化反思女性自觉 写实画家陈香伶

写实画家陈香伶。(陈香伶提供)

人气: 1197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21年11月25日讯】(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记者孙帼英台湾台南报导)“我相信人有前世,我一看到这些古老刺绣心里就有莫名的悸动。”擅长以油画写实技法绘画传统刺绣文物的陈香伶说:“我相信我的前世就是在做刺绣,我超喜欢那种感觉,在创作领域中发挥想像,得到很大的快乐!”

陈香伶搜集了为数不少清末民初的绣品与图片,起初源于描绘喜爱的古老物件,之后对刺绣文物的痴狂眷恋,促使她以古老绣品为主题进行系列的创作。

盛开。(陈香伶提供)

她说:“我觉察到这些古代女性奉献毕生心力成就的美丽织绣,竟与我的生命轨迹如此相似,华丽的刺绣却隐微着淡淡的哀愁,我仿佛化身古代绣女以画笔代替针黹游移在布幔之间,绣缝出生命的悲喜也观照了自我。”

“陈香伶的创作题材,集中在一些带着象征性的古老事物,以藉物抒情的手法、精致描绘的风格,呈现出一种华美中带着淡淡落寞情绪的画面,赢得画坛注目。”国内知名台湾美术史学者萧琼瑞评论说。

聪颖勤学  奠定写实绘画功力

陈香伶,1969年出生于台南传统的小家庭,父亲很喜欢音乐和艺术,栽培三个女儿跨学区到永福国小就读,知名画家陈辉东是她的艺术启蒙老师。纽约完成美术硕士学位后即回到故乡台南,进入画坛迄今,陈辉东老师一直很关照并鼓励她持续创作,她很感恩陈老师对她的栽培。

恋香。(陈香伶提供)

台南府城是古都,那个年代还有重男轻女的观念,陈香伶的母亲因为连生三个女儿,被婆家亲戚讪笑。因此,母亲总是告诫身为长女的她,将来要表现得比男儿优越。

从小到大,陈香伶一直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她的父亲对她寄予厚望,倾力栽培她。就读台南女中高三那年,为了考美术系,每周六晚上搭夜车上台北拜师学画,熬夜作画,周日下课当晚即回台南,经过一年后画技大增,她不负父亲的期许,以推甄榜首进入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

陈香伶在师大美术系大三时,即荣获系展油画第一名,以及全省美展油画部首奖。以第一名成绩毕业后留在台北教书,之后赴美留学取得纽约普拉特艺术学院美术硕士学位。回国任教于现在的台南应用科技大学美术系迄今,在这期间,她亦曾获得两次的奇美艺术奖,肯定她的写实绘画能力。

在师大美术系念书时,陈香伶以写实绘画为创作主轴,原以为到纽约这当代艺术大都会可以学到很多新的东西,然而指导教授告诉她:“你要从根源之处去找寻创作脉络,才是真正属于你的东西。”所以,即使硕士论文以抽象艺术书写,回国后她还是衷情于写实绘画,并开始从原生之地去思考创作方向。

迷恋刺绣文物 验证生命历程

台南有许多早期台湾传统文化,起初,陈香伶会将近百年前的古老物件放在创作里,但物件堆叠让画面较无聚焦。后来不经意中发现清朝的刺绣物件,对其繁复巧工叹为观止,于是创作方向从古物迷恋转移到老刺绣文物。

繁华落尽。(陈香伶提供)

华丽的马面裙、大襟衫都是富贵人家才穿得起的,可以说刺绣是属于台湾传统女性的闺秀艺术。那个年代,父权主义加诸在女子身上,她们足不出户,裹着小脚无法随心所欲自由行动。女孩就借着做女红打发时间,甚至投注毕生心力于其中。“她们以针黹绣缝嫁衣,绣面满是吉祥图样,是一辈子的期许,也是对婚姻家庭的祝福,这些被传统束缚的女子,把她们的祈愿全投注在她的创作里了。”刺绣文物启发陈香伶许多的想像。

“我相信人有前世,我一看到这些古老刺绣心里就有莫名的悸动。”她略带兴奋的口吻说:“或许是前世记忆吧?我相信我的前世就是在做刺绣,我超喜欢那种感觉,在创作领域中发挥想像,得到很大的快乐!”

女嫁。(陈香伶提供)

“这些古老衣物,有穿过甚至破损的才有温度,才是我所喜欢的,也是我要藉由作品诠释出来的东西。那些人不在了,但透过衣服跟我有了连结,也验证了我的生命经历。”陈香伶说。

以画笔代替针黹  劳顿身心自我疗愈

婚姻生活并没有给陈香伶带来幸福快乐,多年来,婆媳与亲族之间的关系紧绷,职场上女性主管加诸的压力,加上长女对于娘家的责任,始终让她无法尽情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霓裳羽衣。(陈香伶提供)

她说:“我发现在顺从温驯之下的我,早已失去了自我。台湾女性已习以为常,认为对于男尊女卑、婚嫁以及为家庭的牺牲奉献是传统台湾女性的宿命。”身为女儿、妻子、媳妇、母亲、老师,陈香伶在日常生活中转换不同的角色,承担身上的职责让她觉得这一生过得很辛苦,只能把所有情感投注于创作上,从中得到寄托升华,“我最想被认同的身份是艺术家!”陈香伶这么要求自己。

“在平面上去笔绘立体拟真的画面,依靠体力和眼力去琢磨的写实绘画是非常劳累的。”陈香伶说:“画这些作品时,我好像化身古代女子做刺绣女红,如苦行僧透过身体的劳动,一笔一画游走于画布间,可以感同身受她们的一针一线,藉由这样劳顿身心的过程也疗愈了我自己。”

往昔依依。(陈香伶提供)

六年前,她最敬爱的父亲过世了,两年前,丈夫也不告而别骤然离世,顿失所依,陈香伶只能淬炼自己更坚强,因为她还有高龄母亲和儿子要照顾。她哽咽地说:“2019年在奇美博物馆参与《奇丽之美》展出时,很多女性观众跟我说,我的画感动了她们,当下我就觉得值得了。我真的是用生命在创作,如果没有绘画,我就不是我了。我很感念我父亲,如果我今天在艺坛有一点贡献和作为,也是我的父亲成就了我……。”

在艺术的道路上,陈香伶虽然走得艰辛但并不孤单,她表示,很感恩总是有贵人对她的提携相助,她会秉持对艺术创作的初心,持续创作,逆风向前执著不悔。◇

责任编辑:王愉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