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系列之八

【西安事变‧蒋宋夫妇】天降神谕 使命之行

作者:章阁
在全球围剿中共之际,我们藉由“西安事变”,回顾蒋公夫妇对共产之恶的超前洞彻,蒋公致力于剿共的苦心远见。(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3988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题记:本系列文章,笔者以蒋宋夫妇的视角,回顾西安事变前后的历史,一览蒋公“安内攘外”决策超越时代的洞见,同时呈现蒋公伉俪的做人理念、传统价值观。虽鼎镬在前,刀锯在后,蒋公身在虎穴威武不屈,为万世树楷模,留正气在人间。本系列也将再现信仰的力量。面临国难压顶,蒋夫人宋美龄于难中不乱。圣诞之日,上天再降神谕。蒋公夫妇依靠正信闯过危难,南京四十万国民欢迎国主安然归来……

蒋介石被囚禁的地方,离张宅只有一箭之遥。四周禁卫森严,卫兵都携持机关枪,在周围昼夜巡逻。

宋美龄一行抵达张宅后,张学良即问她,是否要马上见蒋委员长。宋美龄说她先喝杯茶,以此表示她对张的信任,愿意将个人安危全都寄托在他的掌握之间。宋美龄不想让蒋介石焦急等候,所以提前告诫众人,不要去通报。所以,蒋介石还不知道宋美龄已经抵达西安。

由于蒋介石从高墙上跳下来,摔成重伤,上身骨髓疼痛难忍,臀部也因异常大痛,几乎坐不起来。他在囚所每日坚持阅读,并写日记勉励自己。12月17日他写到:“读圣贤书,受圣水礼,此时不树万世之楷模,其将何以对生我之天地与父母也。”19日这天他读完了《墨子》,写下:“鼎镬在前,刀锯在后,人生死亡不过五分钟而已。十字架之受难,余不承辱,谁复承受?威武不能屈。”20日写到:“雪耻。吾善养吾浩然之气。”21日这天,他写到:“雪耻。其为气也,至大至刚。”

当宋美龄没有任何预警,走进蒋的卧室时,蒋介石大吃一惊,惊呼:“我的妻子真的来了?你真敢入虎穴啊!”说着,愀然摇首,眼泪潸潸直下。蒋介石知道宋美龄秉性智勇慈爱,平时就已知道她能为国效忠。多年以来,她不辞辛苦,为救国救民,随蒋四处奔波,两人同心同德,互相勉励,誓为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苦心坚持。

如今,她又为了营救丈夫,深入虎穴,令蒋感佩不已。宋美龄见丈夫落泪,为了不使他更伤心,强力克制自己,强作欢颜,像平常一样,对他说:“我来看望夫君了。”

1937年6月,蒋介石和宋美龄。 (Topical Press Agency/Getty Images)

为何宋美龄甘愿随蒋介石四处闯荡,共履艰危。她曾在《闽边巡礼》一文中解释过其中的原因。

有一年,她随蒋去福建,正逢除夕。除夕,在中国的传统民俗中,这一天全家人团圆,围坐在一起,准备吃年饭,迎新年。蒋宋夫妇一心为国,苦心操劳,到年末仍在各地巡视。这天,宋美龄随蒋介石在周围的山中散步,发现了一株白梅,花蕊绽放,美不可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花五瓣,象征着福、禄、寿、考、康,象征着坚贞刚洁。蒋介石的佩剑,其剑柄就铸着三朵梅花。当时,国军的军服和军阶上也采用梅花。对于饱经忧患,仍能独善其身的中华,梅花是最好的象征。宋美龄看着清丽的白梅,认为那真是新年吉兆!蒋介石见夫人爱梅,很细心地折了几枝,带了回来。

让宋美龄没有想到的是,除夕晚上,蒋介石把梅花放在一个小竹筐里,作为新年礼物送给她。竹筐里的梅花,映着红色的烛光,但见枝条疏影映在墙上,显现出清劲的笔势,犹如明朝八大山人的画意一般,宋美龄感叹那画面实在美得不可言表。后来,宋美龄回忆此事,说到:“你们或许明白我何以愿意和丈夫在前线共尝艰苦,他具军人的胆略,又有词客的温柔呢!”

蒋介石与宋美龄于1927年12月1日结婚,当时夫妇二人公开宣誓:“决为中国革命尽其最大之努力。”蒋立志救国救民,坚持拨乱反共,在艰难的时局下,在天荆地棘的环境中,带领国人为中华打开生存之路。宋美龄陪伴左右,也竭尽全力辅助他。蒋宋伉俪共度祸福荣辱,看淡成败生死,为了国计民生付出一切,在所不计,在所不惜。

蒋介石与宋美龄的结婚照。(公有领域)

蒋介石知道局势艰危,曾多次请人转达,叮嘱宋美龄千万不要去西安。然而,当他见到夫人出现在眼前时,他还是震惊、感动不已。

继而,蒋介石对夫人说起当天早晨的一件奇事。原来,在宋美龄抵达西安这天,蒋于早晨祷告后,翻阅《圣经》,正好读到这一句:“耶和华今要作一件新事,即以女子护卫男子。”没想到,宋美龄就来到了西安,实在令他惊喜、惊奇。

原本蒋介石并没有特定的信仰,为了与宋美龄结婚,曾答应宋母研究基督教义,诵习圣经。蒋宋结婚后,宋美龄发现丈夫信守约定,真的诵读圣经,吟唱圣诗。即使在宋母去世之后,蒋介石仍然践行约定,丝毫没有改变。(《我的宗教观》)

蒋介石对夫人详细讲述被劫经过。西安事变,发生在12月12日凌晨,天还未亮,叛军开足火力,射杀了蒋身边的卫士。他于黑夜翻墙攀山,手脚都被荆棘、尖利的山石所刺破,又从高墙摔下来,导致身体严重受伤。所以,蒋介石被囚期间行动不方便,一直卧床养伤。

宋美龄飞西安之前,听说蒋受伤,但她并不知道有多严重。此时此刻,夫人触景生情,一想到蒋委员长遍体鳞伤的景象,心里泛起深深的痛意与恨意。

蒋介石被劫持后,坚决不向叛军作任何承诺。他愿意为了国家,以身殉国,他对宋美龄说:“十日来叛徒每日用各种手段,只要求我在其条件上签字,就可送我回京。你来共患难,是为公而非为私,一切须以国家为重。如有叛徒以任何条件,托为转劝,必严厉拒绝。我们宁死,亦不可答应。”蒋介石要求宋美龄不要劝他签订任何文件。宋美龄急忙劝慰他:“我本来就视国家福利,重于我夫君的人身安全。请夫君不要担心,我不会强劝夫君屈服。”宋美龄表示她重视丈夫的人格,甚于其生命,决不会劝他做出有违道义之事,她只愿与丈夫同生死。

宋美龄告诉蒋介石,自从他被劫持以后,全国民众忧心委员长的安危,终日惶恐焦急不安,举国如此,前所未有。即使那些平日反对蒋介石政策之人,也对他的处境表示同情,祈祷他脱离险境者,遍布全球。有士兵误信蒋委员长不讳的谣言,竟然自杀以身相殉,全国国民拥戴蒋介石至此。

因而,宋美龄劝他:“以后,您不应轻言殉国。您的责任在于完成革命以救国,您更应当珍惜自己的生命。希望您能安慰自己,上帝常伴在我们身边。我这次来,是为了同夫君分担这份苦厄。若上帝让我死,我死也无悔;若让我生,我也应当保护好生命,与我的夫君共同为国努力。”

宋美龄所处的时代,充满了危险与艰难,面对战中重建中国的艰巨工作。一个人心中没有信念支撑,很难闯过时局的羁绊。

宋美龄对神的信仰是公开的,真诚的。她知道人的生命是脆弱的渺小的,会遇到许多难关。她曾坦诚而言:“我信仰的上帝,他有无限力量可以帮助我们,他的恩惠,简直会超出我们的想望和祈求。”

昔日,宋美龄随蒋介石巡视国土,经常在路上颠簸震荡,晕得头都抬不起来,她反而会苦中作乐,以欣赏风景转移注意力。在体能消耗到几乎能够承受的极限,她也不觉得有多么辛苦。她也曾深入共党所在区域,明知可能会发生危险,她也不害怕,亦如她深入西安虎穴没有恐惧一样。

那是因为她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是有使命的,不会在没有完成之前,就陡然发生意外。她把生死看得很淡泊,“我确信在我们工作没有完成以前,决不会有意外降临到丈夫和我的身上来。将来工作完成,纵有意外,还有什么关系呢?”

从宋美龄的价值观来看,她认为自己是个身负使命之人,所以面对艰难和危险,心中会无所畏惧。

使命,在真正的信仰中,就是将责任赋予被神所选择的那个人。她将自己放在这个位置,注定了与神同行。

参考资料:
1.陈鹏仁主编:〈〉,《蒋夫人宋美龄女士言论选集》一、论著。中正文教基金会研究平台,//www.ccfd.org.tw/ccef001/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3278:2015-04-20-05-51-14&catid=453&Itemid=258。

2.《》,//mjlsh.usc.cuhk.edu.hk/Book.aspx?cid=11&tid=4569

3.陈鹏仁主编:〈〉,《蒋夫人宋美龄女士言论选集》一、论著。中正文教基金会研究平台,//www.ccfd.org.tw/ccef001/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3273:2015-04-20-03-22-16&catid=453&Itemid=258。

4.陈鹏仁主编:〈〉《蒋夫人宋美龄女士言论选集》一、论著。中正文教基金会研究平台,//www.ccfd.org.tw/ccef001/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3298:2015-04-20-06-05-56&catid=453&Itemid=258。

5.秦孝仪主编:〈〉,《中俄和平共存的开始与发展及其结果》第三章第十节 ,《苏俄在中国》 第一编,《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 》卷九,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4。中正文教基金会研究平台,//www.ccfd.org.tw/ccef001/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524:2014-06-11-09-56-52&catid=170&Itemid=256&limitstart=3。

6.陈鹏仁主编:〈〉,《蒋夫人宋美龄女士言论选集》一、论著。中正文教基金会研究平台,//www.ccfd.org.tw/ccef001/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3272:2015-04-20-03-09-00&catid=453&Itemid=258。@*

点阅【西安事变‧蒋宋夫妇】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蒋介石是近代知名的领导者,大多数人普遍以为他是一位冷酷的军事强人,其实检视他的日记与过去侍卫的回忆录,可发现许多他个人在私底下与人热情互动、为人设想的小故事,这些故事在他“车游”期间最为多见,而“车游”则是他个人最喜欢的休闲活动之一……
  • 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攻向北京,这一年是中国近代史的关键时刻,湖南名士唐才常与革命党领袖孙中山都在此年发动了大规模的起义活动,然而这些起义事件最后都以失败收场,这一年也是革命党人普遍感到最为低潮的一年,然而孙中山并不气馁,本文将述说他在惠州起义前后的小故事…...
  • 上海市,不单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自民初以来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同时它也是中国近代革命家孙中山驻足居留最久的地方之一。
  • 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1874—1965)不仅是20世纪叱咤风云的政治领袖,而且是激励人心的一流演说家、荣获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悠然自得的业余画家。其是非功过虽有不少争议,但这位在至暗时刻发出雄壮狮吼的前首相仍被民众选为“最伟大的英国人”。其危难岁月卓越的领导力,至今仍为英美政要们钦佩称道。
  • 在浩瀚的历史洪流中,东西方都很少有英雄人物能够像成吉思汗和亚历山大大帝那样脱颖而出,震古铄今。亚历山大(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23年)和第一位大汗成吉思汗(1162年—1227年)都有着史无前例的征服世界的壮举。但除此之外,他们还有着相似的价值观,对各自神的信仰以及对新文化知识的热衷。
  • 孔祥熙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稳健、厚重。无论他坐着或站着,就像一座小山。所以当时有人说,用这样的人管理国家财政,不会发生危险的事,不会祸国殃民。日军侵华,国难当头,民生艰难。孔祥熙身为财政部长,时常发表演讲,为国民打气。
  • 在蒋经国总统的一生中,面临过许多的考验,在年轻时留学俄国十二年的试炼,日后在抗战期间的江西主政、组训青年军,战后深入敌营与苏俄谈判,他都凭借着个人长期历练的智慧化险为夷,1975年父亲蒋介石过世,生死这虽然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命运,但对蒋经国而言这是一种无从形容的丧失,他传记中自述这一年是人生中“最长的一年”,然而也在这一年,他对于生命有了更深的体悟…...
  • “翡冷翠名门”美第奇传奇之一:和教宗翻脸遭暗杀,临大军压境退强敌! 他缔造了翡冷翠的黄金时代,把文艺复兴带入全盛,他被尊为“文艺复兴教父”!他是挥金如土的一代雄主,他是高雅睿智的人文教父!
  • 儿时的乔治·华盛顿,就显示了他天性的慈悲心肠,身处在复杂关系中,周到地维护着这一大家的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联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