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推动友善老鹰农法 屏科大打造猛禽无毒生活圈

屏科大鸟类生态研究室孙元勋教授(中)带领洪孝宇(左)林惠珊(右)2位研究员,长期致力于台湾猛禽保育,今年获得远见杂志USR大学社会责任奖中生态共好组楷模奖。(屏东科技大学提供)
人气: 345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20年05月19日讯】(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记者简惠敏台湾屏东报导)屏东科技大学野生动物保育研究所鸟类生态研究室致力台湾猛禽保育,2011年起在林务局和屏东县政府的支持下,研究室开始关注黑鸢生态和消失的原因,揭露因田间毒鸟灭鼠导致黑鸢的中毒危机;今年还首度证实,台湾的黑鸢除了留鸟,也存在候鸟族群。

野生动物保育研究所教授孙元勋表示,1980年代起,农业单位教导农民用稻谷拌加保扶做毒饵,撒在田边防鸟害,同时开始举办全国灭鼠周大量免费发放老鼠药。有腐食习性的黑鸢成了间接毒害的被害者,直到1991年有人开始调查黑鸢数量,发现剩不到200只,已濒临灭绝。

为了保护黑鸢,孙元勋带领林惠珊、洪孝宇2位研究员,透过推广友善老鹰农法、不毒鸟、不毒鼠的概念下,研究猛禽特性,研发“老鹰栖架”吸引另一种专门食鼠的“黑翅鸢”驻足,成为田里的捕鼠大队。

屏科大鸟类生态研究室推广猛禽无毒生活圈,在田野中竖起“老鹰栖架”,提供黑翅鸢栖息及觅食。图为领角鸮抓鼠。(屏科大鸟类生态研究室提供)
屏科大鸟类生态研究室推广猛禽无毒生活圈,在田野中竖起“老鹰栖架”,提供黑翅鸢栖息及觅食。图为黑翅鸢吃老鼠。(屏科大鸟类生态研究室提供)

2018年推广“老鹰栖架”,台中雾峰农会认为成效良好,已推出新品牌“黑翅鸢米”,目前全台各地的“老鹰栖架”已超过50根;黑鸢数量也逐年回升,2019年达709只。该团队保护猛禽的成果,今年(2020年)获得远见杂志USR大学社会责任奖,生态共好组楷模奖。

孙元勋说,研究室自2010年至今,累计已有30起黑鸢救伤或死亡案例,其中有24只(80%)是中毒的,且仅7只幸运被救回;团对研究发现猛禽的保育与农业有一些冲突,希望将专业的调查,让农民能够了解生态系中有许多野生动物也是能够为农田服务的好伙伴。

今年2月,研究室收治屏东茄子园捡到的一只中毒的小黑鸢,经救治康复后,取名“小茄子”,研究团队在它身上装追踪器,4月27日野放,5月5日从屏东北飞到宜兰,8日从富贵角灯塔出海,傍晚抵中国温州外海的一处无人岛。透过小茄子身上追踪器显示,野放后一路向北飞行,首度证实,台湾的黑鸢除了留鸟,也存在候鸟族群,解答台湾鸟类学界多年来的猜测。

屏科大是台湾南部重要的黑鸢栖地。(屏科大鸟类生态研究室提供)
屏科大鸟类生态研究室推广猛禽无毒生活圈,在田野中竖起“老鹰栖架”,提供黑翅鸢栖息及觅食。(简惠敏/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屏科大鸟类生态研究室研究员林惠珊说,研究室过去系放有10多只黑鸢,只有“小茄子”展现候鸟习性,“小茄子”不但创下台湾追踪黑鸢飞行最远和最高的纪录,打破台湾南北黑鸢族群不相往来的“中部结界”,还跨海到中国,证实了台湾的黑鸢不只留鸟,还有候鸟存在。

校长戴昌贤说,屏科大许多团队默默为环境永续而努力,其中野生动物保育就是很重要的一环,学校作为地方的智库,除了救援、照养、生态调查甚至后续追踪物种动向等等的服务外,更希望能让各界认同,保育必须从个人意识建立起,如何取得经济发展与环境共荣的平衡,是现在及未来都不能停滞努力的目标。

责任编辑:王愉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