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文史】王阳明匡扶社稷 祈风又祈雨

文/宋宝蓝
王守仁。(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761
【字号】    
   标签: tags: , , ,

精诚之至,天地动容。明朝大臣王阳明(1472年─1529年),就拥有感天动地的至诚。王阳明一生留下众多的传奇,虽不是武将,却能多次率军平叛;虽不是出家人,依然修行有素;为官有情操,为民祈风祷雨,以血禳灾,力济天下苍生。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子,谥文成。(公有领域)

能未卜先知 也不执于小术

王阳明曾在离老家余姚二十里的“阳明”山洞里修行,并与王思舆、许璋、王琥等道友颇有交往。

弘治十五年(1502年),王阳明告病回乡,筑室于阳明洞中静修。时间一长,竟也能未卜先知。有一天,王思舆等四位友人去拜访他,他们刚走出五云门,还没有行至阳明洞,王阳明就令仆人去迎接,并告诉仆人他们来的路上所发生的事。

仆人候在半途,等了许久,才见到王思舆等四人,并向他们转述了阳明先生所说的事,结果都很契合。《王阳明年谱》记载“众惊异,以为得道”,众人都很惊讶,认为阳明先生已经得道了。

后来,王阳明领悟到“此簸弄精神,非道也”,真正修行有素的人不执著于小能小术,即便有了未卜先知的功能,也不代表就能得道圆满。不久,王阳明就舍弃这种小能小术,不再簸弄那些了。

明武宗时期,王阳明在朝为官,虽遭奸臣刘瑾陷害,终是有惊无险,遇难呈祥。后来,王阳明匡扶社稷,数次为国平定叛军,为民祈雨祷风,显现出他过人的一面。

以血禳火 为民祈雨

正德五年(1510年)三月,朝廷任命王阳明为庐陵知县。到任之前,庐陵县“狱牒盈庭”,官署积累了许多冤假错案。王阳明到任后,逐一甄别审理,短短几个月,清空了刑狱案件。

有一次,城中发生火灾,大风一吹火势更猛。大火肆虐时,王阳明亲自祝祷,“身祷返风,以血禳火”,以自己的血祭祷上天,大火立即熄灭。此后,王阳明重新规划县城布局,将屋舍之间留出空道,以防止火灾蔓延并供逃生之用。他申明纲纪,严禁官吏横征暴敛,剥削百姓。为方便四方旅客,他又派人建立驿站和客店。他施行惠政,深得百姓拥戴。

正德十二年(1517年),兵部尚书王琼特别推荐王阳明,升其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等处(今江西、福建省南部),剿除地方巨寇。王阳明抵达江西后,赈济百姓,招抚流民,并贴出榜文昭告百姓:“求通民情,愿闻己过。”

秀峰摩崖王守仁“纪功碑”。()

地方巨寇连年肆意掠夺商船,侵扰百姓,王阳明在漳州平乱,率军屯驻在福建上杭县城。根据《时雨记》所述,王阳明见上杭旱情严重,于是在办公之处主持了祈雨仪式,之后上天降下一天一夜的大雨。不过百姓认为雨水还不足以解除旱情。等到四月,王阳明率军凯旋归来时,上天连续下了三天大雨,百姓高兴地出门耕田。王阳明登上城楼,看到百姓兴高采烈的情形,也为之欣悦。地方官员请求把他办公的厅堂命名为“时雨堂”,并且说:“百姓苦于匪盗之乱,已经很久了,又遭遇严重的旱情,眼看着百姓就要流离失所,难以维持生计。如今刚刚凯旋而归,上天就适时降下大雨,正所谓‘王师若时雨’,如今得到验证,请记录这件事。”在官员的请求下,王阳明记下此事。

王阳明谦逊地说:“百姓只是希望耕种土地,希望下雨种好庄稼;只希望上天庇护天下苍生;只希望皇上申明法纪,天下太平;只希望将士舍生忘死,为国效力,除去危害百姓的恶匪;只希望地方官员,竭力除恶保护百姓,使百姓获得好收成。我有何德,敢叨念上天之功。”

一心匡扶社稷 祝祷得北风

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叛乱,袭击南康和九江。他最初的计划是攻下南京后,再率兵进犯北京。他率领了十万大军,打了几次胜仗,因此想乘胜追击,挺军东下。

王阳明获悉消息,急忙搭船赶回吉安部署军事,以牵制宁王,拖延时间,寻找突破的时机。由于南风迅猛,他的船不能前行。而此时,宁王派出的追兵,一路猛追。

在此危机之时,王阳明向天焚香祝祷:“皇天若哀悯生灵,请许王阳明匡扶社稷,降下反风。”一会儿的功夫,南风停止了,刮起了呼呼的北风,顺风扬帆启航。上天化解了他的危难,并为他平定宁王之乱,赢得了不少时间。

狂风不止 门人祝祷得西风

王阳明生前留下不少传奇,死后也留下一则奇闻。

王阳明抱病前往广西平叛,不幸病逝。临死之前,当船行至青龙铺时,王阳明召来门人周积说:“我要去了。”周积声泪俱下,问他:“您有什么遗言?”王阳明说:“此心光明,还要再说什么?”说完,瞑目而逝。

他的门人将其灵柩停在南野驿,等待次日启程,要将灵柩送回王阳明家乡余姚。远近士民哀恸不已,哭声震天,犹如失去了父母一般。当门人护送灵柩至南昌时,连日刮起猛烈的北风,客船无法航行。

门人赵渊对着灵柩焚香而拜,说:“舟不行,难道是您要为了此地的士民留下来吗?余姚的亲人与弟子都还在等候您。”也许,王阳明在天有灵,赵渊话音刚落,北风忽然转为西风。

王阳明匡扶社稷,为国为民祈风祈雨,以血禳灾,庇护生民,一生留下众多的传奇。传奇的背后,既有他在世为臣,平乱靖难的使命;也有上天冥冥庇护苍生的悲悯。@*#◇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王阳明碑亭。()

事据《王阳明年谱》、《王阳明先生全集》、《时雨记》、《王阳明靖乱录》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他的《劝学诗》激励了一代代的莘莘学子;他的书法丰厚雄浑,雍容正大,法度谨严又气势磅礴;他为官清廉,正直敢言,凛然赴难,视死如归,其忠义大节,光风霁月,高山仰止。他就是字如其人的不朽典范——大唐书魂颜真卿。
  • 岳阳楼
    《岳阳楼记》就像一个巨大的文学磁场,吸引、感染着接触到这篇文章的读者。现在想来,如果没有巴陵郡守滕子京独具慧眼地对范仲淹的约请,后人就读不到这篇绘声绘色描写浩渺的洞庭湖变幻无穷的风光、迁客骚人对洞庭湖的不同感受、最后又转化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浩叹的美文。
  • 民间过大年前有祭灶神的风俗,祈求福禄临门。在东汉时,“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孝子黄香却“不祭灶”,到底是怎回事?而且,他从一介贫民转身为得皇上赏识尊重的贤臣,掌管国家枢机要务。这样的福分从何而来呢?
  • 明孝宗弘治二年追赠于谦为“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赐谥“肃愍”。明神宗万历十八年改谥“忠肃”。于谦蒙冤于一时,却万世不泯,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 《书经‧大禹谟》有句话:“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意思是说,自满会招致失败,谦虚会得到益处,这是自然的规律,普遍的真理。而耿直敢言的伯宗,却无法遵从。不过伯宗的妻子却深知此理,后人称赞伯宗妻子知“天道”,从而保全了儿子的性命。
  • 明孝宗弘治二年,朝廷追赠于谦为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号“肃愍”。浙江巡抚傅孟春认为“肃”之一字,未足以尽于公之良惠忠贞,为此具疏。
  • 一日,浙江盐台姚舒因历吴山,见行人伍公,即春秋时伍子胥也。复过褚堂见仆射褚公,即唐时褚遂良也。来至栖霞岭见武穆王岳公,即宋岳飞也。特谒三台山赡于肃愍公祠。姚舒观四王公之忠节,皆祠于杭。欲共建一坊,一可以共播休烈,一可以励后观瞻。后坊成,名曰“忠节坊”。
  • 明宪宗成化年间,于谦之子于冕获赦,于冕上疏为父于谦平反,宪宗亲自审理,并下诏予以平反。明孝宗弘治二年,明孝宗追赠于谦为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赐谥“肃愍”,钦赐在墓边建祠堂,题为“旌功”。
  • 王苏二人政见不同,只因各自性格不同,看问题角度不同,但本心都是心系天下、为国为民的;对于对方的人品道德、诗文学问彼此都是互相敬重的。
  • 曹吉祥等叛乱失败,曹吉祥被磔刑于市;徐有贞获朝廷赦免其罪,回到家乡,后病逝,终年六十六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