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中华文化300问【成语数来宝】

五福是哪“五福”?五福临门有门道

作者:容乃加

五米高的彩灯“运财小福星”,喜气神气。(宋祥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font print 人气: 7510
【字号】    
   标签: tags: , , ,

日常生活中常听到一些招福的吉祥祝贺词,虽然通俗,个中则含有悠久的文化底蕴,反映了中华民族非常深奥的睿智哪! 常听说的“五福临门”就是其中一个。

五福临门!“五福”齐降,五种幸福一同降临家门,真是鸿福齐天!那么,有没有想过“五福”是哪五福呢?或是把它当作幸福的代名词呢?

中华文化久传五福典故

“五福”古来就传说,晋代洛阳宫阁中就有以“五福”命名的建筑,称“五福堂”[1]。

汉代的著作《史记》、《汉书》中就已经出现“飨用五福”之说。《史记.宋微子世家》有言“飨用五福,畏用六极”;《汉书.谷永杜邺传》也传载:“经曰:‘飨用五福,畏用六极。’”可见“五福”在汉代之前就记载在经典之中了。

那么,“五福”的具体内容是哪五福呢?是出自哪一本经典呢?

“五福临门”的内涵来自春秋时代的经典《尚书》,在其中的《周书.洪范》说到“五福”:一寿,二富,三康宁,四攸好德,五考终命(*考终就是善终)。

“寿”就是长命;“富”就是足财,财富充足;“康宁”就是健康没有疾病;“攸好德”就是好德修善(攸是发语词,没有特殊意义);“考终”即善终,“考终命”就是人的一生能善终,对上能奉养父母,对下能养育子女至其婚嫁成家,对上对下都能尽到责任而无遗憾。

(宋代《胡氏尚书详解》这么解释“五福”:“一曰夀永年;二曰富足财;三曰康宁无疾病;四曰攸所好德;五曰考成终命,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

好德招福

五福之中“好德”最是关键,“好德”是通向享福之道。《尚书.周书.洪范》说:“‘予攸好德’,汝则锡(赐)之福。”心中存善念、潜修善德,就会得到上天的赐福,五福中的其它四福——长寿、富有、康宁、善终,都可以因为“好德”而招来,所以说“好德”是五福之中的关键,透过修德能让福祉源源不绝。

如果不好德,得到福气之后,也会转而招来灾祸[2],《尚书.周书.洪范》中称为“六极”。“六极”之灾和“五福”是相对的,它们分别是:一凶、短、折(*不能长寿),二疾,三忧,四贫,五恶,六弱(*不能自主、无法自拔)。

《西游记》中也有“五福堂”一景:“五福堂前,艳艳千条红雾遶。”从春秋传到今,不论是在经典、文学作品中或在人间,大家喜爱“五福临门”,可以见到中华文化的悠久深厚;但是,许多人已经不知道,“好德”是招来五福临门的关键,而且主权就掌握在自己身上!好德修善就是招福的方法!

康熙皇帝亲笔所书“福”字笔法浑圆遒劲,并以“康熙御笔之宝”印玺加顶,被称为是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正宗福气。民间称之为“五福之本、万福之源”。(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图片)

-注-

[1]《太平御览》汲引《晋宫阁名》:洛阳宫有则百堂、螽斯堂、休征堂、延禄堂、仁寿堂、绥福堂、含芳堂、乐日堂、椒华堂、芳音堂、显成堂、承先堂、五福堂、嘉宁堂。

[2]《尚书.周书.洪范》说:“无好德,汝虽锡(*通“赐” )之福,其作汝用咎(*灾祸)。”

@#

-点阅:【成语数来宝】系列-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处在春分之后,此时节万物清洁明净,所以得“清明”之名也。战国时代屈原《楚辞》说:“阳气发兮清明”。公元前的京房《京氏易传》云:“三月清明节在戌”。由此可见中国古人早在二千年以前对“清明”这个节气就有了深入的认识。那么清明节什么时候变成扫墓节呢?
  • 天象奇观常常引起观星族的兴趣,也引得关心天象与世运吉凶者的关注,“七星连珠”就是其中一种!你可知“七星连珠”、“五星连珠”从遥远的时代以来,就是极受古代中国重视的天文现象,古来有句成语叫“珠联璧合”,就是指这个天文现象。“七星连珠”是什么意思呢?中国史上第一次七星连珠发生于何时?“七星连珠”是吉兆还是恶兆呢?
  • 俗话以“呆若木鸡”来形容人愚笨或受惊吓发愣的样子。其实古代“呆若木鸡”意指人怎样的心理精神状态呢?在历史上,有精彩的故事,呆若木鸡战胜强敌,我们来看看。
  • 元宵节是个天上人间交会的美好日子。一说到元宵夜,谁能不想起赏花灯呢,宋朝诗人一翦梅卢炳说“灯火楼台万斛莲”,元宵花灯照亮天人之间,一夕如昼,更少不了“灯谜”共欢伴,还有那元宵“嘉夜煮浮圆”让元宵的记忆更深印人心!你可知道这些元宵节俗的来源吗?嘉节当前,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追一追元宵节俗的时空背景。
  • 儒家认为揖让之礼“屈己敬人”的精神是君子之心的表现。而《易经》的哲理则以为屈己敬人的“谦谦君子,利涉大川”,就说谦退有益于人突破环境限制向四方发展。这些都是中华文化重视揖让的精神所在,而具体表现在生活中的主要场合就是见面的揖礼。
  • 黄帝梦中之人转生老子?印度人和希腊人同宗?一阵大风带来的奇迹,真实的历史,超越你想像。
  • 民间有“做七”习俗,“做七”意指在亲人往生后每七天举行超度法事,“做七”习俗行之久矣,由来为何?为什么不行作“五”、作“十”的习俗,而是做“七”呢?做“七”的理据为何呢?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了解。
  • 王勃从滕王阁高处临观秋景,所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瑰伟绝特的景色就来自初唐上元二年(675年)九九重阳日。共赏九九重阳诗词的名篇佳句。
  • 可知古今有两个“中秋”?它们各以“月夕”和“夕月”为名,表现了“中秋”丰富多元的特色与内涵。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 中秋节的月亮与嫦娥的传说迢递人间几千年,是最古老的中华民俗传说中的一个,启发人修炼成仙、返本归真的追求,也显示给人往上飞升的关键。月饼加进了月亮与嫦娥故事中扣响人间的中秋组曲,传送着浓厚的团圆情味。宋代学者邵雍《梅花诗》吟:“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道出了天人之间的幽微相通,嫦娥可不就是引路的仙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