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中国新年.年俗

尾牙拜土地公带头迎新年 蕴藏什么意含?

作者:容乃加

有德能安宅,有土必有神。图为一尊黑面土地公。(pixabay)

font print 人气: 857
【字号】    
   标签: tags: , , ,

传统中华文化的过年习俗,不是年末跨岁初这一、二天的节庆而已,而是一连串的除旧岁迎新春的节祭与活动。传统文化中,神州大陆从“腊日”击鼓,以赶走不祥的疫鬼,祈求平安开始,就有过年的气息了,而在南方,一般从黄历十二月十六日“尾牙”这一天启动一连串的过年节俗。

作“尾牙”和传统年俗

作“尾牙”有哪些内涵呢?为什么作“尾牙”拜土地神,成了一连串年俗的一部分呢?

尾牙作牙图兴盛

作“尾牙”拜土地神——“社”神,是华人从远古以来的传统信仰,目前在台湾民间还是很盛行。

台湾一土地公庙神像。()

从黄历二月二日土地公诞辰开始,每逢月中的初二、十六日,民间拜土地神(也称“土地公”),俗称“作牙”。“作牙”是感谢土地神保护、迎接福气的祭仪。十二月十六日的“作牙”是一年中的最终回,所以就称作“尾牙”,这在一整年的“作牙”中最是盛大。

民间公司行号、工厂在“尾牙”盛大祭拜土地公,同时“尾牙”是设宴酬谢员工一年辛劳的日子。根据《台湾省通志》的记载,土地公也是商人所崇拜的“财神”。“迎接福神、迎接财运”是做生意之人的愿望。祭拜土地公事关生意的兴隆,所以一般商人、店家、大公司厂商等等都很重视每月的作牙祭拜,逢年关之前的“尾牙”更是大日子。

尾牙这一天,做生意的公司行号、工厂具办丰盛的祭品来祭拜土地公,报告一年的收获成果,同时感谢一年来的庇护保祐。祭拜之后,接着设宴酬谢员工,以及帮忙牵线做生意的中介商人——旧称“牙商”。生意行号作尾牙感谢天地神明保祐和人员的用心努力,平安收成又一年:

尾牙作牙图兴盛 祭拜福德土地公

旧说鸡头示去留 老板设宴谢员工[1]

全台湾最大的土地公庙——屏东县车城乡福安宫。(中央社)

尾牙“好过年”

“尾牙”也是生意往来收款结账的年关分界点。在传统习俗中,商号、顾客之间往来的账款,要在“尾牙”之前结算完毕。商号店家赶在“尾牙”之前催收一年中往来的债款,过了这一天的欠款就留到明年开工以后才收,以便让人“好过年”。所以“尾牙”就带有终结债务的“年关”意含,也显现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宽厚内涵。

尾牙迎新迎福

尾牙是一年的结尾,正逢除旧迎新之时,丰盛的尾牙祭带着迎接来年福气的意味。因为作“牙”的本字是“迓”,就是“迎福”的意思。因此,作“尾牙”就打响了传统年俗的第一炮了。

岁终祭后土 谢土地神祐福

“尾牙”作为过年习俗,往上追溯可以找到祭拜“后土”的文化渊源。《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虞舜时举八位贤德人士(“八恺”),使其“主后土”治理百事,受到天地福祐,人间无殃,百物丰收。

中华民族相信,人立于天地间,皇天、后土都有神明。《白虎通德论‧五行》说“土为中宫……其帝黄帝,其神后土”。“后土”就是大地之神——土地神。

山东曲阜孔府后土神位。

有土必有神 

从中国上古时代起,天子在岁末年终之际领着百官祭祀“后土”,在民间各地则祭拜当地的“社”神,感谢土地之神赐予平安。“作尾牙”带着年终祭拜“后土”、“社神”的古早习俗余风,表达对土地感恩的心意、迎迓福气的心愿。几千年的朝代更迭,直到无神论处心积虑摧毁神州信仰之前,这种信仰深入于民间,一直没有动摇。

汉代《风俗通义·祀典》就这么说:社是土地的主人,感谢广大土地上的土地神,不要遗漏、不要失敬,所以就作社——土地神坛来祭祀,报告收成感谢福祐。[2]

土地神“社”在神州中国大地,从公家到民间处处都有。《礼记‧祭法》说到王有王社、各姓有大社、诸侯有侯社、诸侯为人民设国社、一群士大夫可有共同的社。另外民间二十家置一社(《风俗通义》)。《周礼.地官司徒》记载,国邦建“社稷”来祭祀“田神”(包含土地神和谷神)。由此可见中国古代从天子到民间,都很重视祭祀土地之神。

北京社稷坛位于北京皇城的内部,北京中轴线西侧,与太庙相对,是皇帝祭祀社神(土地)和稷神(五谷)的庙坛建筑。现辟为中山公园。()

社稷是一高土坛,周边围绕着矮墙(“设其社稷之壝而树之田主”),这也就是土地神庙的前身了。在台湾山野、阡陌间还有许多小小的土地神“社”,展现朴素风貌和人间崇神的礼敬之心无所不在。

敬天谢地 迎新年

周代古人在年终祭祀社神的时候,也预卜来岁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情况(《春官宗伯》:“社之日,莅卜来岁之稼。 ”)。今天的人在尾牙时拜土地公,祈愿来年迎福,此心愿也是共通的。所以说,如果你还未听到腊鼓,那么就从尾牙“谢土地神”开始启动中国新年吧!

-注-

[1] 传统的宴请员工的尾牙宴一定有一道“白斩鸡”料理,作为明年不续聘的暗示,鸡头对到的那人,被暗示明年不用来上班了。现在有的公司行号在这一天摸奖赠礼,解雇续雇与否,则交给另外的办法了。

[2]《风俗通义·祀典》:“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广博,不可遍敬,以为社而祀之,报功也。” @*#

--【华夏文化智慧与趣味】待续--

责任编辑:方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黄历十二月十六日,俗称“尾牙”。台湾习俗家家户户都以三牲祭拜土地公,各行业的老板宴请员工,感谢他们一年来的辛勤。适逢入冬以来最强寒流报到,台湾各地也启动街友低温避寒机制,提供专人专线服务及安置。
  • 为什么吃好料理叫“打牙祭”?和“作牙”、“尾牙”有关? 现在的人逢到聚会或是庆贺喜事,常以吃吃喝喝来庆祝,就说是“打牙祭”,这说法从何而来?的确,吃吃喝喝不能不用“牙齿”,其实“打牙祭”的说法源来已久,和土地公福德正神、“作牙”有关联。
  • 腊月十六拜土地公作尾牙,为何尾牙祭祀土地公?比起“头牙”来为何公司行号店家更重视尾牙?在中国的传统民俗中,土地公和“后土”、“社神”有关连……
  • “尾牙”这一天要祭拜“土地公”。同时,公司行号商铺的老板在祭拜土地公之后,设宴酬谢员工一年的辛劳。为什么“尾牙”这一天要祭拜土地公呢?“土地公”乃是土地之神,为何又是“财神”呢?传说起源于久远以前的周成王时代……
  • 孝悌是孔门教人的起点。《孝经》讲,“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简单的说,最基本的孝,是赡养父母,“朝夕色养”,做子女的要爱护自己、修养品格,否则“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进一步,有条件、有机会的,子女做一番事业,为国为民效力,光宗耀祖。最高的,子女能立身行道,成圣成贤,父母也因此享大福分。
  • 金丝桃的这个花语浮现眼前的是这样的画面:一边毫无保留绽放烟花般的绚丽光华,一边发出防御的警讯威慑──非诚勿扰!邪祟勿近!别看我如此纤柔娇美,但我是味微苦、有小毒的,要是欺人太甚,将承受我报复的后果。
  • 为什么“夫子温、良、恭、俭、让”就能得之?这里援引一段张居正教小皇帝的话,有这五者德容之盛,感动于人,所以各国的君,自然敬之而不忽,信之而不疑。都把他国中的政事,可因可革的,来访问于夫子,故夫子因而闻之耳。”也就是说,孔子之闻政,是因为其德行的感召力。
  • 与其它文明相比,中华文明的一大特色,是对家、祖先、孝道的高度推崇。本章就是鲜明的体现——曾子说:“敬慎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祭历代的祖先,老百姓的德行就会归于淳厚了。”在亲情中,人心有了依归,人生有了温暖,社会道德由此奠基,社会秩序由此扩展(古代中国是家国同构),所以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 天灯, 放天灯, 天灯节, 台湾, 平溪
    黄历正月十五夜称“元宵”,又称“上元”“元夕”“灯节”。这一天里,人们闹元宵,吃元宵、猜灯谜、结伴赏花灯,古代词人也把赏灯会情景写进诗词。写元宵灯会的词,不计其数,而南宋辛弃疾的一阕《青玉案‧元夕》,则千古长在人心。词中有元宵的胜景,词中对灯节寄情,更有人生的深意。
  • 在古代留下许多龙的故事;对现代人来说,有人认为“龙”只是一个概念,也有人认为龙的故事只是一种神话传说。有意思的是,为何自古以来每个民族都离不开神话故事呢?岁逢甲辰龙年,我们也来回味一些龙的故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