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名山名寺石窟

【少林古寺】之七:康乾盛世 少林龙庭

作者:皇甫容

少林古寺。(权纪恩/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制图)

康乾盛世,气度雍容,其繁华也可媲美汉唐。大清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以文治武功,统领满汉蒙,远交天下诸国,可谓盛极一时。少林寺随着历史的车轮步入大清,迎来满洲沉雄健朗的王国气象。在帝国的福荫下,少林寺跃身为帝王龙庭,迎接清廷君臣悠游林泉,寄托旷达。

大清立国  帝王佛缘

天聪十年(1636年)五月,皇太极称帝,定国号“大清”,改元崇德,改族名女真为满洲。满洲(Manchu)是从“曼殊”音译而来的汉字,也曾写作“满珠”,出自文殊菩萨的名号“曼殊室利”。传说中,文殊菩萨是佛陀的众徒之首,也是智慧的守护神。当时,西藏朝贡清廷,向大清皇帝上书,称其为“曼珠师利大皇帝”。大清子民自称,满洲二字就带有佛号“文殊”的意思。

大清王朝,因历代皇帝崇佛修佛之故,王朝气象犹如雄狮,帝王沉雄、将士勇猛,整座王朝透着清雄的健朗。

顺治皇帝入关称帝后,为寻找法门龙象,禅院珠林,亲自向禅师玉林通琇、木陈道忞(音泯)问法。他并且亲自供养大德高僧,在皇宫万善殿请其升座说法。顺治帝每每以厚礼迎接禅僧,他与禅门耆老相见时,不令对方以称臣之礼致拜。

康熙大帝在位61年,出京巡视近二百次。他将隐逸于山林的大德高僧一一延请到京师,使明末离乱的佛门重现璀璨的信仰风采。康熙帝恩宠西藏番僧,使其出入清宫、奔走边陲。乾隆皇帝在《永佑寺碑文》中尊称康熙帝是转轮圣王的化身,福慧双全,威德无量。

康熙大帝,宫廷画家绘。(公共领域)

雍正皇帝自号破尘居士。他勤心庶政,又于百忙之闲实践修行,身心得以通达自在。多才多艺的乾隆皇帝,则认为自己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这就是少林寺面临的王朝气象。

康熙御题  山门金匾

康熙帝曾以满语、蒙语、拉丁语、唐古语四种语言翻译心经,还着手编集了大量佛门典章。根据故宫档案记载,御制心经是由康熙帝亲自书写,交付养心殿刊印后,恩赐给崇信佛门之人。仅慈宁宫东斜廊柜中就保存有上千册康熙帝御制的心经。因康熙帝敬重佛门,佛门各宗各派都深受裨益,少林寺也不例外。

虽然在正史里,并未见到关于康熙帝到达少林寺的史实,却有记载,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康熙大帝为少林寺御书了两块匾额“少林寺”和“宝树芳莲”。

有关御题金字匾,民间传说中的故事是这样的。少林寺山门修建完毕后,山门上的匾额一直空悬着。少林方丈敬斋和尚一直想请皇帝御宝,以镇山门。

1704年,京师传下圣旨,康熙帝要巡游中岳。据说,当康熙帝率领文武百官来到少林寺时,但见山门抖拱层叠,雄伟庄严。再仔细一看,发现这座气宇轩昂的山门悬挂的却是一块空白匾额。敬斋和尚说,为迎接御驾,全寺的僧人将原来自题的横匾都取了下来。现在正有一老一少两个僧人在书写,还望皇上指点。

康熙帝见这二人字迹,或大字如斗,或小字如蝇,于是就提笔挥写了“少林寺”三个大字,并盖上帝王印玺。康熙御笔正大庄重,透着帝王的神秀雄武,三百年来历经风雨,依然神气逼人。由于匾额上刻有“康熙御笔之宝”的印玺,因此康熙为少林御题金字匾,成为广泛流传的说法之一。

雍正修行  通达圆明

雍正,名胤禛,是康熙帝的四皇子,是中国史上克己极严,勤勉国政的皇帝。他尚慕清雅,也亲自修行。雍正在位期间为禅门做了两件大事,一是革新禅宗读物,二是钦命拨款,修缮少林寺。

雍正自号“圆明居士”,在他还是皇子时,康熙帝为其赐下一座藩邸,并御书“圆明”二字。对此,雍正解释到:“圆而入神,明而普照”,君子自省修身是帝王治国的极高境界。雍正在皇子时期一直以“圆明”作为佛号。

雍正登基后,不分寒暑,勤心庶政。闲暇时日,他以九五之尊升堂说法。最初,雍正轻视禅宗,后来在章嘉国师的开导下,他随僧人在皇宫静修参禅,洞达本来,智慧大开。为革新禅宗,雍正打破门派之见,亲自从大藏经中挑选精华的禅宗语录,并在每卷亲自作序,根据参悟的经验,发表真知灼见。雍正十一年(1733年)刊行的《御选语录》成为最权威的佛门经典读物。

雍正看到,有些僧众不守清规,破戒坏法,有辱佛门宗风。于是,为了破除佛门邪见,他亲自撰写《拣魔辨异录》,驱逐雄狮身上的寄生虫。

雍正十三年(1735年),河南巡抚王士俊上书,奏请全面修缮少林,恳请雍正帝御批修整少林的规划图。雍正皇帝便拨出专款九千万两白银,用以修整禅宗祖庭。同年,雍正驾崩。因此,少林寺的修缮工作于乾隆时期动工完成。

清世宗雍正皇帝。(公有领域)

乾隆行宫  少林龙庭

乾隆是雍正帝的四皇子。他多才多艺,治国一流,在康、雍两代帝王的基业上,乾隆续写大清盛世的华章。

大清王朝崇佛,乾隆皇帝也秉承国风,亲自主持雕刻大藏经以及翻译佛经。乾隆一朝敕选大德著述收入经藏中,共计7247卷;他并敕命编订《四库全书》,历时十多年大功告成。而翻译佛经的工作则长达十八年,直到乾隆五十五年才全部竣工。

大清帝王克己自律,思想开明,因此国朝子民留连文酒,乐于悠游林泉,寄托旷达。乾隆时期,自愿出家的子民就高达三十四万人。

河南嵩山少林寺塔林。 (Wintran/Wikimedia Commons)

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从洛阳巡幸少林寺,参观唐宋碑刻、塔林及寺中各殿,当晚就在少林寺的方丈禅室中夜宿。半夜时分,久旱未雨的嵩山忽然下起瓢泼大雨,乾隆皇帝龙颜大悦,披衣起身,写下唐人诗作。

一场喜雨过后,但见锦绣龙旗鸾章,将山色辉映的格外壮丽。少林寺也因帝王行宫之故,获得“龙庭”的美誉。

清凉宝刹,瑞应瑶璧;翠华烟霭,芝草灵兮。大清王朝自康熙帝亲政以来,对内削平大难,为盛世奠下稳固一统的基业,对外战胜劲敌,扬大清国威于天下。康、雍、干三代帝王感德嘉道,崇尚清淳古风以致极隆。

站在嵩山,环望乾坤。心中有道之人,无论帝王将相,还是草野庶民,都会像磊落星月,奔走尘寰,却能不染纤尘。

参考资料:

1. 《钦定满洲源流考》(清)卷一

2. 《朗潜纪闻初笔》卷五,(清)陈康祺

3. 《永佑寺碑文》(清)乾隆

4. 《清稗类抄》(清末民初)徐珂编撰

5. 《御选语录》(清)雍正

6. 《登封县志》卷一

7. 《少林圣地——嵩山》乾坤鱼、窦岩编著,青苹果数据中心制作

8. 《少林仿古》温玉成,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1999年

9. 《中国佛教史》蒋维乔,商务印书馆出版,2015年12月 @#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原创作品,请勿侵权)

点阅【少林古寺】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张宪义、李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