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放学后——孩子“开心转换”的关键时段

文/芭芭拉‧丹泽(Barbara Danza) 陈洁云 译

自由的玩耍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很可能比父母给他们报名的活动有价值得多。(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1022
【字号】    
   标签: tags: , , , ,

我的孩子们开始上小学后,我惊讶地发现,放学后的一两个小时竟然这么有挑战性。

在校6小时(实际上是6小时25分钟)后,平时开心的小家伙们会表现出急躁、悲伤和疲劳,要过渡到属于家庭作业或课外活动的下午时段总是相当困难。

很快我就明白,坚持让他们进家门五分钟就做功课,或追问他们一天过得怎样,均非上策。相反地,温柔地欢迎孩子回到温暖的家,留下一些自由与宁静,孩子会更快乐,下午时光也会过得更好。

新学年又开始了,以下就是孩子放学回家时你可以考虑的一些想法。

孩子可以倒下的柔软之地

我还记得早前,心理学家和脱口秀主持人菲尔博士(Dr. Phil)现身“奥普拉‧温弗瑞脱口秀”讨论婚恋关系。他谈到理想的伴侣总能成为另一半“可以倒下的柔软之地”。

我一直很喜欢这一意象,就是为亲人提供“可倒下的柔软之地”。我认为这就是孩子们从学校回家时所需要的东西。

他们一直被关在室内,坐很长时间,整天听大人指挥,被经常很赶的严格的时间表拴着,并且还泡在一种需要耐心宽容才能挺过来的环境中。作为家长,与其继续一天的匆忙,将他们的待完成事项列表拉得更长,也许我们能在心灵中保有柔软,通过放慢节奏,通过温柔、善良和慈悲来作为“课后转换”的缓冲。

家的温暖

居室的状态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普林斯顿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发现,杂乱无章会限制人的专注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你可能并不需要研究来告诉你:敞亮干净的空间比凌乱无序的空间给人的压力更小。由此,以整洁的家迎接孩子归来是有益处的。

我发现,播放宁静的音乐、点蜡烛、少开电灯,都可以让家中的境更宁静祥和。

暂停“讯问”

我花了相当长的时间才意识到,放学后我问孩子的问题(“今天怎么样?午间休息你都干什么了吗?午餐好吃吗?美术课怎么样?你的好朋友怎样?”)会让他们感觉很累,而不是像我想的那样能鼓励他们、帮到他们。

用拥抱和微笑、用温柔的话语和平静的举动代替用心良苦的“讯问”吧。让他们回家,就只是回家而已。当日子一天天过去,他们做好准备时,会敞开心扉和你分享和沟通。

容孩子释放压力

我也曾经认为让孩子把功课尽快做完、为其它活动让道很重要。就让我们赶紧了结它,这样就能享受一天中剩下的时光,对吧?

等待太久才开始写作业可能让晚上变得令人沮丧,这是肯定的。而在到家的一刻和开始写作业之间的时段里,用放松来进行缓冲,对孩子会有莫大帮助。

准备一份健康的零食和饮水,让您的孩子回家后能将在学校一天的压力释放出来,可以一切会变得不同。

不要安排过满

课后活动为孩子开发兴趣、学习新事物提供了很棒的机会,但不需太久,这些活动所占用的时间就会使之变得弊大于利。

对于侵占孩子时间的活动,要格外有选择性。别忘了,这些活动将取代自由的玩耍,而后者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很可能比你给他们报名的活动有价值得多。

祝福您和您的孩子拥有美妙的新学年,以及开心的“课后转换”!

点阅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亲子教育撰稿人芭芭拉‧丹泽(Barbara Danza)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茉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为孩子准备早点、盒装午餐、放学后的点心及晚餐都在——厨房。美国生活网站realsimple.com近日提示了在新学年中让厨房井井有条、下厨省时高效的九个实用技巧。
  • 明天开学,考生升学考试倒数。专家说,学生应培养正向抒压,家长应多陪伴、别投注梦想压力在孩子身上,以免孩子陷负向压力循环,造成心理问题。
  • 市场上销售的家居清洁剂让人眼花缭乱,然而在动手做扫除时,林林总总的状况,常常还是会让我们一筹莫展。美国家居生活网站Hometalk整编了10个网民分享的清洁小诀窍,让你可以轻松地让居室焕然一新。这些经验之谈或DIY配方的共同点是简易、经济且环保,都曾获网民大量转发和点赞。
  • 我们身为心理医师,经常邀请我们的病人跳脱固定行程、改变自己的习惯,做出改变。那么协助孩子进入学习状态时,为什么我们建议要排定固定行程呢?
  • 一项新的研究揭示,许多四岁的幼儿身体还没有发育完全就开始上学,每日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和过度依赖屏幕。使他们在基本平衡和协调能力间挣扎,将渐接影响其未来的学习能力。
  • 在经过漫长而炎热的夏季之后,秋风伴随着9月徐徐而来,学校陆续开学、国家美式足球大联盟(NFL)的赛季也将至,为吸引顾客,以下是多家美国商家在9月推出的免费赠品。出门游玩时,千万别错过了好机会。
  • 当孩子表现得不如我们所预期,我们感到生气,而对着孩子指责、批评、责骂或威胁……但我们如此反应,除了宣泄自己的情绪外,对孩子的帮助到底有多大?
  • 良好的亲子沟通,可培养小孩愿意诉说的习惯。(Shutterstock)
    不少父母师长总是摸不透:为何孩子老爱对立反抗?也常为这种行为的教育问题而犯愁。针对这类恼人的问题,临床心理师厘清常见的教育迷思与误区,并提供三招教养秘诀,指引如何有效经营良好互动,化解剑拔弩张的危机。
  • 谁都不想霸凌事件发生在孩子身上,但少年人遭遇霸凌的实际情况却十分惊人。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统计,仅2019年,就有超过20%的12至18岁美国学生报告称在该学年遭受过校园欺凌,包括谣言中伤、取笑、辱骂或侮辱、推搡、绊倒、吐口水或威胁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