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远迈汉唐”抚万国

郑和生平札记(一)

作者﹕刘翰青
font print 人气: 1113
【字号】    
   标签: tags: ,

引言:著名的国际学者,英国的李约瑟博士在全面分析了这一时期的世界历史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可以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这番见解得之于曾七下西洋的郑和舰队。

一、天降大任磨难多

郑和本姓马,回族人,在兄弟中排行第二,另外还有四个姐妹,他出生时,父母为祈求真主保佑、世道平和、小孩能平安成长,所以给他取名为“和”。这个三宝(备注1)是小名,大概姐妹中有一个比他大,所以他是第三个“宝”,然而,这个 三“宝”异日竟成为明帝国的国“宝”,恐怕是其父母始料未及的。

良材美质都需一番雕琢方能成器,所以孟子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那番至理名言,古今有成就者概莫能外,郑和自然也在其中。

说起来,老马家祖上其实是政府高官,北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马和的十世祖—中亚布哈拉的普化力国王或教长索非尔,率5000多人和5000多匹驼马来中国朝贡,并申请归诚,神宗封他为宁彝候。他的五世祖–赛典赤赡思丁赶上伟大的忽必烈时代,被封为咸阳王,驻镇滇南。从此,他们成了云南的贵族大姓。曾祖伯颜做过中书平章,马和的父亲马哈只是元帝国的滇阳侯。按理说,出生在这样的“干部家庭”,应该过着小少爷的安逸生活,然而,马和出生时,偏偏是元灭明兴的更替时代,蒙元的势力已经被驱出中原,元宗室梁王据守的云南,成了明帝国势力包围中的孤岛。1381年,明军远征云南,半年内平定了云南全境,马和成了小战俘,被带回应天府(南京),作了小太监。

由这次命运转折起,马和被渐渐推上了历史的大舞台。

二、良驹虽骏需伯乐

据 《古今识鉴》卷八记载:郑和“身高七尺,腰大十围,四岳峻而鼻小,眉目分明,耳山过面,齿如编贝,行如虎步,声如洪钟,才负经纬,文通孔孟,博辩机敏,长于智略,知兵善战”。若以相术论,这是典型的贵人之相,不过,良驹需要有伯乐赏识,马三宝这匹良驹遇到的伯乐便是光耀后世的永乐大帝--当时的燕王朱棣。

朱棣一眼就看中了这个与众不同的少年,让他做了自己的贴身侍卫。从此,马三宝随侍燕王左右,北塞巡边,远征蒙古,后来的历史证明,朱棣确有识人之能。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这位建文帝刚坐上皇位,就着手削藩,其手段极其狠毒,周、湘、代、齐、岷五位藩王,或流放,或囚禁,湘王甚至被逼阖宫自焚而死。燕王朱棣为避难只好装疯,可朱允炆依然不依不饶,燕王被迫起兵,是为“靖难之役”。

“ 靖难”之初,燕军颇为孤立,政治、军事和经济都处于下风,势力范围仅限于燕赵的几座孤城(今北京通县、津蓟县、居庸关、怀来等地),明将李景隆趁燕王进攻大宁之机,包围北平,结九营于北京城外的郑村坝,燕王还师时虽然得到了宁王劲旅朵颜三卫,可是,和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相比,军力相差还是太悬殊了,两军在郑村坝陷入僵持状态,局势对燕王极为不利,此时此势,燕王打不起消耗战。朱棣向身边的人征求意见,马三宝的军事才能崭露出来了。他向燕王献计,一旦李景隆兵动,以奇兵左右夹击。燕王采纳他的计谋,并令他亲临战阵,三宝出生入死,连破李景隆七营,斩首数万,李景隆不敌,南逃德州,顿时军心大乱,燕军一举获降兵数万,战马两万匹,扭转了整个战局,燕王对此念念不忘。

朱棣登基后,马三宝被封为内宫监太监,因为他在郑村坝立下大功,永乐大帝为他赐姓“郑”,从此,郑和之名永留青史。

三、天朝文明四海播

1、出使东洋

“郑和下西洋(备注2)”是妇孺皆知,然而,很多人却不知道,此前郑和下过东洋。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派郑和出使日本。郑和统督水师10 万到达日本,向室町幕府的第三任将军足利义满宣旨:“使其自行剿寇,治以本国之法”。足利义满接受明朝封赏,并派遣使节献上抓获的倭寇,日本以属国的名义 对明朝进行朝贡贸易。明朝赐足利义满“日本国王”金印一枚,足利义满回书自称“日本国王,臣源义满”。从此,宣旨赐印,与天下万国贸易往来,成了郑和的“终身职业”。

2、受命远航

下西洋的正使,并非永乐大帝一拍脑袋就随便决定的。成祖对郑和的个人才能和背景做过一番考量,在做最后决定前,还向相术高手袁忠彻征询过:“三宝领兵如何?”袁忠彻回答,三宝人长的帅,有头脑,内侍当中没有比他强的,结论是“臣察其气色,诚可任。”

袁忠彻的父亲是大相士袁珙,这位袁老先生,在嵩山寺一见姚广孝,便断言姚是“刘秉忠流也”,后来见到燕王朱棣,相曰:“龙行虎步,日角插天,太平天子也。”,说他四十岁后,胡子超过肚脐的时候,就该当皇帝了,后来果然应验。袁忠彻袁小先生深得乃父真传,铁口直断也是从不落空,他相王文,说他“面无人色,法曰沥血头”,相于谦,说“目常上视,法曰望刀眼”,后来,明英宗“夺门之变”,杀害了大学士王文和于谦,验证了袁小先生的相术,此乃后话。

对郑和的这番评价,出自袁小先生之口,可谓非同一般,这帮助永乐大帝做了最后的决定。永乐三年六月十五(1405年7月11日)郑和以“钦差总兵正使”的身份奉诏出海,从此开始了历时28年七下西洋的壮举。

3、郑和舰队

这是一支怎样的舰队呢?“宝船六十三号,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换算成当今的尺寸,大号宝船长达130米,宽50多米,排水量达数千吨。这样的庞然大物,配上当时最先进的火炮,俨然是15世纪的航空母舰,这艘“航空母舰”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木制的,这种巨型木船以现代的科技水平都很难制造出来。那么舰队的人数呢?“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继金币。”几十年后才出海的三个欧洲人--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的航海人数:分别在90-150人之间;170多;265人。这里不是单纯的谈数量,而是说明一个差距,数万里的远洋航行,需要各方面物质保障,航海人数的多少,反映了一种实力。

郑和船队在当时世界上堪称一支实力雄厚的海上机动编队,很多外国学者称郑和船队是特混舰队,著名的国际学者,英国的李约瑟博士在全面分析了这一时期的世界历史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可以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

备注:

1、后世称郑和为”三保”,是因为与“三宝”同音,演变而来的。

2、下“西洋”的定义:不同时期所说的东、西洋范围不同。明代初期,郑和航海时所谓的东洋、西洋,继承了元朝的说法。《瀛涯胜览》一书的作者马欢曾随同郑和一起下西洋,他在书中写道:“国之西北海内,有一大平顶峻山,……名帽山。其山之西亦皆大海,正是西洋也。”所指大平顶峻山,是马六甲海峡西口的韦岛 (Pulau we)。那么,韦岛即是当年东西洋得分界。

(未完待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清明节扫墓活动,来源于寒食节。寒食节在黄历三月,清明的前一、两天。汉代以前的寒食节,禁火时间较长,约一个月,后慢慢减少,至唐宋时期已减为清明前一天。
  • 范仲淹说:我每天睡觉时,都把这一天所开支的费用和所做的事情,统统盘点一遍,自省内找:如果做得恰当,就可睡一个好觉;如果费用开支不当或做事不妥,就会彻夜难眠。第二天必定要想方设法,予以弥补、改正。
  • 陆稼书口中喃喃自语,好像与人交谈一样,过了一会儿,呼唤其家人说:“忠湣公在此,交代了一些事,我这就去啦。”于是闭目而逝。此时空中传来凤箫笙鼓的喧闹声盈耳不绝...
  • 北宋名臣范仲淹,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感动无数仁人志士。
  • 年富做事详细,计算考核都很用心,所以一些积弊都能够被革除,而百姓们的生活也因此大有改善。
  • 当马顺要离开时,王竑很生气的跳了起来,抓住他的头发大吼说:“你们这群奸人,祸国殃民,早就该被杀头了,到现在还敢这么嚣张?”
  • 郑和是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先驱,郑和下西洋是当代航海事业的顶峰,后世几百年中,几无人能及....
  • 李秉说:“只要不将我下狱,一但入狱,我就必定不会出来,因为这会伤了国家的颜面。”
  • 当时,金人闻之丧胆,出“千金”重价购买,读后为之变色,惊叹说:“南宋有人!”这个使金人闻之丧胆的年轻的编修官,就是南宋时代的爱国名臣胡铨。
  • 宋璟为相,特别注意考察官员的品质。他认为:让那些阿谀逢迎之徒混入官场,一定不是好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