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京剧欣赏】

【京剧欣赏】 行路哭灵

康氏夤夜奔走古庙无僧
袁荣易
font print 人气: 68
【字号】    
   标签: tags:

《行路哭灵》是《钓金龟》的续篇,然而两者情境迥异,传统上经常是分开演出的。如果要连在一起演,这位老旦演员非得要是铁嗓钢喉不可,因为《钓金龟》、《行路哭灵》两出戏都有大段的唱,唱个不停,挺累人的。另外,老旦演员在这两出不同情境的戏中,分别要演出不同的“意”(感情及意志状态),合演实在是吃力不讨好,事倍功半,效果并不好。所以以前的戏提调(排戏人)甚少把这两戏排在一起演,这可免去情境混淆、演员又太费力的坏处。可现在不讲究这些,老旦演员为显示己能,硬要一口气演完,无非把戏演成了“一道汤”(演员没有独特、应工的表演)。

《钓金龟》是喜中带悲的一出戏,小儿子张义嚷嚷母亲偏心,母亲康氏以道理相劝,小儿子张义终于回心转意孝养母亲。母子斗嘴,有惊无险,欢喜结束。大概与妈妈吵架获得某种沟通,张义异想天开也要去找远在祥符县的哥哥评理,埋伏下他从此失踪的伏笔。

《行路哭灵》主要是母亲康氏与大儿子张宣的冲突,这个冲突让人十分震惊,已经达到古今中外都难以企及的“悲剧”顶峰。西洋的悲剧理论有其挖掘很深的哲理,认为是人物性格缺陷造成不可挽回的命运悲剧。足见西洋文化勇于表现对自我个人的剖析,深具反省精神,找到命运的肇因源于人类性格缺陷。

西方文化挑明的表达个人要为个人自己负责。比较之下,中国文化不但要自我负责,更要为团体负责。所谓先“诚意、正心、修身”,然后做到“齐家、治国、平天下”。个人性格的陶冶从诚正修,达到贡献团体的齐治平才算完整与成熟。即使一个普普通通的妇女像康氏,也能做到儒家这样的理想,她的性格没有缺陷的。


1.《行路哭灵》康氏(马丽婵饰演)不辞辛劳,夤夜赶往祥符县,寻找儿子张义的下落。

当个人不能做到与团体合谐,那是严重缺陷,不是君子而是小人,以前中国出现很多慷慨的君子,因为谁都不愿被归类为自私自利的小人。康氏以一己之力抚养两个小孩,为家庭无私奉献,有功于社会。儒家思想强调人能促使团体合谐,就是一个性格没有缺陷的人,一个顾大局、识大体的人。

可是在《行路哭灵》这出戏里,为什么一个没有性格缺陷的母亲,却完全无法摆脱命运的悲剧。

性格缺陷出现在剧中人的身上,情节会突出某个关键点,让剧中人去做选择,从而暴露其私心,这是西方悲剧表现主角傲慢、无知、情绪化、……,导致命运的惩罚随之而至。可是康氏吃苦带小孩,遵丈夫之遗言:大儿子聪明尽力供其读书,小儿鲁钝让其捕鱼维生,她不时的谆谆教导小孩,从未疏忽做母亲的责任,给社会制造出什么“问题儿童”来。她的所作所为、她的选择,完全符合儒家的理想。可是到头来她小儿子被人害死,剩下“冷面”的大儿子陪她度晚年。为什么会这样?她无私的尽其责任义务,却得不到任何盼望,像戏词所说“竹篮打水一场空”。


2. 康氏(马丽婵饰演)快步跑圆场表现人在急速行路,走的气喘嘘唏,勉强用伞做拐杖强撑。


4. 康氏(马丽婵饰演)着急询问小儿子张义的下落,张宣(邹慈爱饰演)面露难色。

《行路哭灵》康氏一出场就叫人吃惊,她摸黑赶路,从河南的孟津县到祥符县(开封),一共要走两百公里的路。

因为康氏自张义走后一个多月都没有收到任何音讯,心里有很不好的预感。既然张义去了祥符县县长的哥哥处所,找到祥符县衙门就能探知实情。她日夜赶路,又是一个黎明了,心里焦急,恍惚中似乎见到张义鬼魂现身:

(康氏内唱二黄倒板)夜黄昏直走到金鸡叫,
(康氏上,张义上,向康氏一扑、两扑,跑下。)
(康氏白)啊?适才看见我那张义孩儿,披头散发,血流满面,怎么一时之间,看他不见?哎呀,儿呀!你无有差错,还则罢了,倘有差错,叫我六十三岁的老婆子,依靠着哪个?
哦,是了,想是我年纪老迈,运败时衰,在这中途路上,莫非我遇见了鬼了!呃,我是不怕鬼,我是不怕鬼!
哦,是了!(二黄碰板)却原来那乌鸦叫,我大吃一惊。
(二黄原板)适才间见张义満面血淋,
不由得年迈人我胆战心惊。
莫不是年衰迈将儿错认,
莫不是眼昏花我看儿他不清
走了些乡村舍向人来盘问,
又走些那庵观寺院古庙无僧,
许多的山林。
一路上我就盼娇儿泪难忍,
为娇儿哪顾得含愁茹辛。

(二黄垛板)到如今,我也顾不得,年纪迈老,一步一步往前迈奔,
(二黄原板)走得我两足痛寸步也难行。

这段“行路”,演出康氏“喜、怒、忧、思、悲、恐、惊”所谓七情的瞬间递变,同时她脚下跑“圆场”,行走不停如跑马镫一般“走了些乡村、庵观寺院、山林”,身段、表情、歌唱,一气呵成,演的好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又是多么的好看!先前康氏见鬼,后来又自我宽慰那是乌鸦乱飞乱叫,观众如临其境,心也随之起伏不定,这是传统戏“一个人闹满台”的典型风貌。


5. 哭灵一段,康氏(马丽婵饰演)见到张义的灵堂不由悲从中来。


6. 康氏(马丽婵饰演)一人独守灵堂,止不住的哀戚,用大段的唱来宣泄。

从前老旦名角龚云甫能以《行路哭灵》在满清宫廷演出,而且是压轴(当日演出最受瞩目、关注焦点的一出)。一位谨守儒家教诲修身处世的妇人,为何遭此不堪的变故,这刺激施政者认真思考:人民一旦怀疑安身立命的中心思想,这个社会就不再合谐,戏曲深处蕴藏着叫人深思的信息。


7.在康氏梦中,张义的鬼魂(陈元鸿饰演)前来诉冤。

《行路哭灵》其实是行路、训子、哭灵的合称,行路后接演的是训子。好不容易到了县衙,康氏以乡邻人的名称求见,没想到县长儿子不见乡邻人。等到以母亲身份见到面,康氏忍不住要教训大儿子张宣懂得做人的道理。在《钓金龟》中,教训小儿子张义,张义纯真调皮;到《行路哭灵》的训子,张宣表面很礼貌的接受着,内心想什么就不得而知。张宣隐瞒张义死讯,最后母亲再三逼问他才肯说出来。

心肠痛断的康氏,赶往灵堂,单独一个人守灵;半夜张义鬼魂前来说明自己真正的死因,并请母亲到城隍庙包公正在驻守的地方,为他申冤。康氏为小儿子申了冤,但是到底为什么康氏与小儿子遭此不幸待遇?儒家无言以对。@*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另外京剧脸谱,据高戈平“国剧脸谱艺术”一书,猩猩胆最特别的是其脸谱两个上方侧面,清清楚楚的画着鸟的两只大眼睛,红山玉器也是这样大大的眼睛。从现在出土文物得到的呼应,可知脸谱其来有自,不是随随便便画的。
  • 在《越虎城》里,观众亲眼看到什么叫做“初生之犊不畏虎”,牛犊子甚至能越虎而过,胜过老虎,战场上十万人都打不过秦怀玉一个人。这固然是给武打戏艺术加工,以表现尚武精神。但也还有其他理由
  • 小翠花(于连泉)是非常了不起的花旦演员,自九岁登场,四十年没离开过舞台。但到1949年后,会演上百出戏的他竟然无戏可演。1956年中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计,演了几个小戏,却种下文革被迫害的原因,可怜他没熬过文革就死了。他的徒弟陈永玲也被关,陈放出后即使再传授一些花旦戏,别人也不敢乱演。渐渐,没再听说谁是花旦名角了。
  • 京剧里有不少自然本色的戏码,例如《打焦赞》就是如此。剧中四个人物:杨延昭、孟良、焦赞、杨排风,阶级并不相同,但相处一起,却亲如朋友或手足一般,彼此坦诚无隔阂。
  • 休士顿国剧社5日在侨教中心举行京剧清唱会,十六位社友演唱的都是脍炙人口的剧目,如:[描容上路]、[西施]、[钓金龟]、[洛神]、[黛玉葬花]、[文姬归汉]、[赵氏孤儿]、[苏三起解]等。社友们个个声调纯正,有着深厚的演唱功力,使听众大饱耳福,迟到的听众后悔失掉更多的欣赏机会。
  • 清末民初,《红梅阁》是出盛演不辍的戏。今日犹留北京景泰茶园在民国元年的一张戏单,就有《红梅阁》,由武旦粉菊花主演。戏单在《红梅阁》后二出还有《紫霞宫》,也是出著名的鬼戏。清末民初的文人易实甫很喜爱这两出戏
  • 《宏碧缘》王伦表面知书达礼,男主角骆宏勋看不出他的奸险,竟与他结拜为友,造成骆宏勋及许多侠义之士(如骆之师弟任正铨)狼狈不堪的命运。好在众多江湖好汉相救出险,这出戏让观众也身历其境的体会,一个人可以坏到这样,他对着你微笑,内心却包藏祸心,将你除之而后快。
  • 岳母训教岳飞移孝做忠,既是勉励同时也是岳母的自我抒解,“死如泰山莫似鸿毛”,生命庄严的重量感,巍峨矗立在那里。
  • 旧唐书说:“取其诙谐以托讽谏,优伶旧事也”,意思说历代以来,优伶用诙谐的表演来传达讽谏,成为传统的惯例。汉代史记有“滑稽列传”专为优伶立传,赞扬他们的智慧所做出的贡献。明代谢在杭《文海披抄》说:“自优孟以戏剧讽谏,而后来优伶,往往戏语,微发而中”。聪明的伶人处身尴尬之中,却能用幽默的话语,轻点一下,击中要害。
  • 《探阴山》是讲包公审案中,碰到一件特别难以理解的案子。所有的证据都指向嫌疑犯颜查散,死者柳金蝉的首饰珠宝就是在颜查散的身上搜出来的。可是在执行绞刑时,颜查散的尸身却直立不倒。经验丰富的包拯立刻明白自己错判了这个案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