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楊延昭傳奇】棋盤石鬥棋 三箭退遼兵

作者:仰岳
楊延昭傳奇——棋盤石鬥棋 三箭退遼兵。(夏瓊芬/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1399
【字號】    
   標籤: tags: , , ,

楊延昭,《宋史》中的北宋抗遼名將,戍守邊防二十餘年,遼人(契丹人)十分畏懼他。遼人認為六郎星宿(將星)是他們的剋星,而楊延昭的智勇善戰宛如是六郎星下凡,故稱之為「楊六郎」。

楊延昭和天波府楊家將保家衛國、一門忠義的改編故事,從元代起,各種版本在戲曲、小說和評書中流傳甚廣,深受普羅大眾喜愛。此【楊延昭傳奇】系列,筆者僅就鄉野民間口耳流傳的軼聞加以摘錄綜述,與讀者分享楊六郎流傳千年的英雄故事。

圍棋,是「琴棋書畫」四藝之一,傳說是上古聖王堯帝為陶冶兒子丹朱的頑劣性情所發明,後來這門技藝在華夏地區廣泛流傳,逐漸地發展出「弈道」的修煉文化,東漢史家班固在其著作《弈旨》中也列出了四種弈道的修為。

在歷史上也流傳著許多帝王將相、文人雅士下棋鬥智的故事。在北京香山附近的打鷹洼上頭有一座棋盤石,這石不只長得像天然的棋盤,背後流傳的故事也非同一般。傳聞北宋名將楊延昭曾與遼將韓昌在此地下棋鬥智,最後楊延昭以少勝多,成功嚇退遼國的千軍萬馬……

話說韓昌多次敗給楊延昭和宋軍後,決定智取,於是他寫了封書信,派使者前往宋營,約楊延昭於次月初三前來打鷹洼會面,商量國界劃定之事。

遼國使者攜書信抵達時,楊延昭剛訓練完士兵,正邊讀著兵書邊擺棋譜。楊延昭看了信,安排使者暫時在客店休息,召來心腹將領商討回應之策。孟良、焦贊認為遼國此舉有詐,反對赴約;岳勝及楊興則認為可將計就計,拿下韓昌。

經過一番討論後,楊延昭決定赴約,他對遼國使者說道:聽聞韓昌精通棋藝,這次就比文的!在現場雙方最多僅能帶百名隨行士兵,以棋藝決勝,若他能贏我,我就讓出一箭之地,反之亦然。下月初三我必與會,只望他能謹守信約。

使者回去,將楊延昭的話轉達給韓昌,韓昌喜不自勝地說道:楊六郎這次恐怕是栽了,這棋局不論你輸或贏,我都要將你擒住!

棋盤石鬥棋鬥智

接近兩人相約的時日,韓昌派出千名將士在棋盤石附近設下埋伏,又找來大將耶律休哥,讓他在附近十幾里的幾個營地裡設下數萬重兵預備著,準備將楊家將士一網打盡。而楊延昭在承諾赴約後,也立即與將士們研究布局對策,在約定日期即將到來時,他讓楊興留守,帶上孟良、焦贊、岳勝等人出發。

到了初三當日,香山打鷹洼頂上艷陽高照,天空一片蔚藍,楊延昭提早來到了棋盤石,等著韓昌赴約。不久韓昌到了現場,僅帶著數位隨從。

楊延昭以軍禮相迎韓昌,寒暄道:上回連射三箭,你嫌一次讓得太多;這回同樣射三箭僅取其中一箭之地,還望你守約定,這次就比文的,還希望比試後,宋遼雙方往後不再征戰。韓昌聽了連聲表示同意。

說罷,二人就到了棋盤石上擺開棋局,楊延昭選白子、韓昌則是用黑子,這局為韓昌先下。一開始雙方多次試探,之後開始你來我往的攻防,互不相讓。

明 方正陽《高士下棋》。(公有領域)

楊延昭說道:韓昌,原以為你精通棋藝是虛名,沒想到你真的有實力,招招逼人,讓對手絲毫無喘息空間。韓昌回道:當然!遼國境內唯有太后棋藝能與我不相上下,其餘無人是我對手。

二人繼續攻防,在幾十手後,韓昌已吃了不少白子,成包圍之勢。韓昌說道:楊延昭,這兒叫打鷹洼,獵人在抓老鷹時會在鷹窩附近以老鼠放入鐵球網為餌,等老鷹來抓鼠,必會遭鐵網所纏,動彈不得,你就如同老鷹一樣跌入陷阱,插翅難飛,還是乖乖投降吧!!

言罷,只見附近幾個隘口地形出現大量的遼軍旗幟,幾股遼軍緩緩地向這個山頭接近。

三箭退遼兵

但楊延昭仍神色自若地繼續下棋,他說道,韓昌,與你說個故事:戰國的名棋士弈秋,他有次教導兩個人下圍棋,其中一人專心向學,只聽弈秋的教導;而另一人雖然也聽,卻老是認為有大鳥要飛來,想拉弓射鳥。這樣二者雖然同樣學棋,但後者棋藝不如前者好,是因為他的聰明不如人嗎?當然不是如此啊!同樣,你要與我鬥棋但心不專一,老想以偏門取勝,所以你只會看到眼前的勝利,還不知敗局已顯!楊延昭邊說又下了幾步棋。

韓昌回道:死到臨頭還嘴硬,看我大獲全勝,接著又陸續下了幾子,但下著下著逐漸感到不對勁,之前看似領先的棋局慢慢逆轉,攻占的幾手反而又一一陷入包圍,韓昌試圖扭轉敗勢,但棋盤上已快被下滿,接近終局,可走的路越來越少,韓昌經過計算推敲,無論走哪些步最後都會輸給白子2—3目。

楊延昭回道:韓昌,就此投降吧!你的計略已遭我看穿了。但韓昌仍不服,說道:鹿死誰手還未知!他立刻傳令將士發起攻擊。楊延昭讓岳勝揮起旗幟,只見東、西、南三面隘口的遼軍已被孟良、焦贊的部隊圍堵,令人驚異的是有一半的遼軍部隊竟向宋軍倒戈,遼軍陣勢頓時大亂。

楊郡馬(楊延昭)大破遼兵。《繡像南北宋志傳》繪圖。作者: 研石山樵、(明)湯顯祖。(公有領域)

原來那群倒戈的遼兵部隊原是先前戰敗,曾遭宋軍俘虜後獲釋的將士,他們早已厭倦征戰不斷的生活,又曾待在宋營接受文明教化,心底對楊延昭及楊家將士的風範心生敬佩,因此受到孟良、焦贊的策反,在關鍵時刻扭轉了情勢。

楊延昭又說道:韓昌,若你走正道謹守約定,那你尚有贏我的可能!然而你卻是說謊背信,所以失敗是必然,這棋局已由我取勝。說罷,楊延昭拉弓射箭,只見他雙臂一拉,弓如滿月,颼、颼、颼幾聲箭已射出,分別飛行數里,前兩支箭落在前、後沙澗村、第三支箭更飛到了白虎澗村前的一塊大石上插住不倒。

韓昌見狀大吃一驚,心想:這三處不是耶律休哥的幾個軍營伏兵之處嗎?難道楊延昭早看出我的計策?他不禁忐忑,這些伏兵中是否有些人也已被策反,交戰時將會陣前倒戈?

這時,又見南方數十里遠處,道上沙塵滾滾,鳥獸逃竄,恐怕是宋廷的大隊援軍正在快速逼近,看似有數萬人之眾。

楊延昭說道:韓昌!談判不成,是否已準備好在沙場上續戰?

韓昌眼見計策失敗,幾番思索,以目前情勢,即使正面對決亦無必勝把握,只得悻悻然收兵。

楊延昭見遼兵退去,也領著部隊與後援會合後返回營地。原來那隊援軍是楊興派出的接應,他早依楊延昭吩咐,將馬匹後方綁上特製機關,沿途製造大量沙塵,使僅數千人的兵力遠遠看來卻似數萬大軍。

而楊延昭帶上打鷹洼的將士,不算遼軍倒戈加入的,也不過百人。明知對方可能使詐,但他仍言出必行,謹守自己戰前所言,隨行兵士不過百人的約定。

參考史料:

《楊家將穆桂英傳說》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 2015年出版 高雪松 蒐集整理
《楊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義》明朝 佚名 著 秦淮墨客校閱

點閱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孟良是楊延昭手底下的一員勇將,他身負家傳武學,力大無窮,擅長使用一對大板斧,在戰場上罕逢敵手。在評書、小說描述中的的孟良僅是個勇猛的戰士,缺乏將才,然而在傳說中的故事的描述卻是粗中有細,一度還單獨擒住遼軍的大將大鵬呢!
  • 韓伯俞被母親杖打,卻為母親年老力衰而哭泣;墨子見絲隨染料而變色,悲嘆人也會受環境影響而改變。
  • 顏闔說:「馬再好,它的力氣也總有個限度。我看東野稷駕的那匹馬力氣已經耗盡,可是他還要讓馬拚命地跑。像這樣蠻幹,馬不累垮、馬車不翻車才怪呢。」
  • 小皇帝孫亮好聰明啊,雖然他年紀小,可是他沒有受人的影響,著急的就下判斷,冤枉盡職的官員。他能夠自己思考,找出證據,把壞人給治罪了。
  • 王蘭英又是在後方緊追不捨,約莫跑了數里,到了子牙河邊一個渡口。楊延昭心想:好極了,渡口想必水較深,有機會脫身了。他騎著白龍馬越過渡口碼頭,準備涉水而過,然而這次白龍馬跳入河中,卻是飄於水上,動也不動。
  • 南朝時期,文廣通追趕一隻中箭的大豬,竟然來到了一個猶如世外桃源一樣的地方。他在那裡見到了漢朝高人,以及玄學奠基人。他在那裡只待了一會兒,人間卻已過了十二年。那個引起這場奇幻之旅的罪魁禍首——大豬,又和文廣通有什麼因緣關係?
  • 楊延昭離開小王都村後,騎馬返回軍營,這時聽到了後方有人叫他:「將軍留步!請先停一會兒。」他回頭一看,王蘭英騎馬快速地追了上來。
  • 王蘭英是楊延昭的第二位妻子,因父親為北漢名將王懷之故,也稱為王懷女。她天生神力,又被金刀聖母(也有一說為驪山老母)收為徒兒,武藝高強,在當時幾乎無人能敵。然而她與楊延昭又是如何結為夫妻的呢?這就得說起在當地流傳千年的一段情緣故事…...
  • 鍾離瑾讓前縣令的女兒有好的歸宿,得到天帝贈官的善報。楊素成全樂昌公主與前夫徐德言的姻緣,終於促使「破鏡重圓」。
  • 張秀才得到的這個瓶子能顯示黃曆日期。初一時瓶上就起一個黑點,黑點大小如豆,然後黑點面積與日俱增,到了十五月圓時,瓶身整個變黑;過了十五之後,瓶身黑色面積又逐漸減少,到了月底最後一日,黑點完全消失,恢復為原來的樣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