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全台8千人罹口腔癌 拒菸檳、定期篩檢降風險

人氣: 61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23年07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玟茹台灣台北報導)口腔癌是男性國人常見的癌症之一,據統計,台灣每年逾8千人罹患口腔癌,平均每天約有23人新診斷為口腔癌,其中逾8成有吸菸行為,7成有嚼檳榔行為,超過5成的患者有吸菸且嚼檳榔,國健署10日表示,「拒菸檳」是最簡單、有效的防癌方式,世界衛生組織去年發布研究結果縣市,研究一致指出,戒除檳榔後,每年口腔癌風險可降低2.3%至6.7%。

檳榔、菸品皆是世界衛生組織公告的一級致癌物(確定對人體致癌),更證實使用菸、檳是國人罹患口腔癌的重要原因。據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台灣每年逾8千人罹患口腔癌,平均每天約有23人新診斷為口腔癌,患者中9成為男性,其中逾8成有吸菸行為,7成有嚼檳榔行為,超過5成的患者有吸菸且嚼檳榔

口腔癌的預防,除不要養成吸菸或嚼檳榔習慣外,據台灣大學的研究實證顯示,定期口腔黏膜檢查可降低21 %晚期口腔癌的發生風險及26%口腔癌的死亡風險。國民健康署長吳昭軍提醒,早期檢查早期治療,不僅顏面外觀及口腔功能較不受影響,生活品質也較好,5年存活率更高達8成,但若延遲發現或置之不理,未積極治療,則晚期個案存活率通常不到4成。

國健署表示,預防口腔癌的發生,「拒菸檳」是最簡單、有效的防癌方式,世界衛生組織於去年發布預防措施的實證效果,研究一致指出,戒除檳榔後,每年口腔癌風險可降低2.3%至6.7%,戒檳榔10年後,風險則可降低17%至51%;戒菸後,4年內口腔癌風險下降35%,戒菸20年後,罹患口腔癌風險即接近不吸菸者。

另外,政府免費提供30歲(含)以上嚼檳榔(含已戒)或吸菸民眾、18歲以上至未滿30歲嚼檳榔(含已戒)原住民,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經國民健康署口腔黏膜檢查資料分析發現,透過篩檢發現之口腔病變者,多數屬癌前病變及早期癌症,有嚼檳榔或吸菸民眾應養成定期篩檢習慣,才能發現早期病變。

責任編輯:曉玫

評論